发展心理语言学(developmental psycholinguistics)是指发展心理学与心理语言学交叉学科。从心理发展的角度探讨儿童语言的产生与获得过程的规律与机制。研究对象是个体对母语的理解和掌握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包括语音、语 法、语义、应用语言技能等。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70年 代以后兴起了一个研究热潮,积累资料渐多。
影响较大的理论有:(1)行为主义观点。把语言看作是对刺激的一系列反应,可通过强化、塑造或模仿形成,是对外界刺激的习惯化反应体系。语言是一种后天获得的功能,对其研究着重于功能分析,重视刺激和强化的作用。(2)乔姆斯基的理论。认为语言是人类特有的认知能力,是人类先天具有的心理官能。语言在表层上有许多不同,但在深层水平上却具有许多普遍特征。语言是一个高度抽象的规则系统,其发展有一个关键期(2岁至青春期)。(3)认知相互作用理论。认为语言是人类特有的表达意图、受规则制约的符号表征系统。遗传只为语言的获得提供前提条件,但不能使儿童具有先天的语言,语言是儿童当前认知机能与当前语言和非语言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由于儿童的认知潜能在质与量上都与成人有很大不同,故儿童认识世界的方式会影响到完成语言学习任务的方式。儿童的语言运用是其知识结构的反映。(4)社会相互作用观。强调社会相互作用在获得语言结构中的作用,认为语言结构产生于社会交往中。儿童及其语言环境是一个完整的动态系统,儿童不是语言训练的被动受益者,而是有自己意图的积极主动的语言加工者。儿童所处的语言环境和养育者对儿童的语言输入,对儿童语言的发展影响甚大。语言深层结构的出现不是先天的,而是通过社会相互作用在商谈和对话中产生的。模仿在语言发展中起着一定作用。但以上四种理论都未能圆满地解释,为什么儿童在4岁左右未经专门训练就能迅速地获得理解母语的能力。20世纪90年代以来,很多发展心理语言学者正力图博采各派理论之长,积累更多资料以解决这一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