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向差,是从
取向分布函数的基本概念出发,提出了统计计算晶界两侧晶粒取向差分布规律的方法,利用这种方法不仅可以计算晶粒取向随机分布时晶粒之间取向差的分布,而且可以计算具有织构的条件下,再结晶晶粒与形变基体之间晶界两内晶粒的取向差的分布规律,在计算过程中可以直接代入实际测算的ODF数据进行计算。
塑性变形使金属晶粒内部出现大量位错,位错量的增加会改变材料的
强韧性能,因此在研究塑性变形金属的力学性能时,需要了解位错的分布和位错的密度。人们一般借助
透射电镜观察位错分布,位错周围几个到几十个原子层的应力场能够在透射电镜下的投影形成衍衬像; 而表征位错密度的方法则是对位错的衍衬图像进行统计估算。然而,利用透射电镜图像表征位错密度仅适用于轻微变形或者内应力不大的样品,在塑性变形比较显著的样品中位错缠结严重,从图像上难以一一辨别,图像统计方法难于应用。
位错周围的晶格畸变会随着位错的增加而累积,显著变形后材料局部会出现小角度的取向变化,形成位错墙、显微带甚至亚晶界等亚结构。因此在塑性比较显著的情况下,变形金属晶粒内的取向变化能够反映出位错累积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