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色树蜥
鬣蜥科树蜥属动物
变色树蜥是鬣蜥科、树蜥属的爬行动物,由于其体色可随环境而变,故得此名。变色树蜥别名马鬃蛇、公鸡蛇、雷公蛇。体长80~90毫米,尾很长,约为体长的3倍。体近三角柱形。头四角锥形,吻钝圆,吻棱棱角明显,鼓膜裸露,比眼径略小。鼓膜上方有二棘状鳞。头部鳞大小不等,头顶上方有一白点。自头后至尾基部正脊鬣鳞,越向后鬣鳞越小,至尾基部之后消失。四肢长,后肢贴体前伸达鼓膜或眼,前后肢有5指、趾,均具爪。生活时易变色,背部有深色斑,尾部有深浅相间的环纹。
动物学史
种名versicolor来自versi=变量和颜色,指该物种的变异性。
形态特征
全长雄蜥(103+305)毫米,雌蜥(103+306)毫米。背面浅褐色、灰色或具黑褐色横点或短线纹;眼眶四周有6-8条黑色辐射纹。幼体和雌蜥常有两条黄色背侧纹,尾部有深浅相间的环纹。腹面浅白色,常具有黑色或黑褐色条纹。颜色可随环境的干湿度不同及光线强弱而有深浅的变化。在生殖季节雄蜥头颈肩部,有时整个背面全为鲜红色,颈、颞、喉部散有黑斑。体侧扁,躯干断面略呈三角形。头长大于头宽,额部较平而略凹陷,吻钝圆而扁平,吻长略大于眼眶直径,吻棱及上睫脊明显。眶后无棘。鼻孔位于吻棱下方,眼眶直径小于眼耳间距,大于鼓膜直径,鼓膜裸露。吻鳞宽约为高的两倍,头背面鳞片平滑或微弱起棱;头侧鼓膜上方有二枚分散的棘鳞,眼至耳部有一排(4-5枚)大棱鳞,鼓膜后上方有一丛刺鳞;上下唇鳞均为9-11枚,颏鳞两侧各有4至5枚大鳞;咽鳞与腹鳞等大或略大,具强棱。鬣鳞侧扁而发达,颈鬣与背鬣相连续,长度由前向后依次递减,体后呈锯齿状,尾部逐渐消失。无肩褶。背鳞大小一致,大于腹鳞,具强棱,鳞尖向后上方;腹鳞大小一致,具强棱,末端尖出;环体中段有鳞38-48行。尾细长而略侧扁,为头体长的两倍半以上,基部粗壮,鳞具强棱。四肢适中,后肢贴体前伸最长趾端达鼓膜或眼,第Ⅲ、Ⅳ指几等长,第Ⅳ趾长于第Ⅲ趾。雄蜥颞部隆肿,尾基部膨大,生殖季节有一小喉囊。
栖息环境
变色树蜥生活于海拔80-2000米左右热带亚热带地区,常见于林下,山坡草丛、坟地、河边、路旁,甚至住宅附近的草丛或树干上,而以灌木林中为最多。
生活习性
变色树蜥行动迅速,追捕时,常攀援上树。爬行时常扬起头,能从这一树枝跳至另一树枝上。遇惊能从四五米高的树上跳下地,钻入草丛中逃逸。3月初至4月底为活动期,11月初至翌年3月初隐藏在地下洞隙中进行冬眠。夏天晚上常以四肢抱握树枝倒悬其上睡眠;或隐蔽洞穴中。食物包括蝗虫、蚂蚁、蝇、蜻蜓、螳螂、蜘蛛、蝴蝶、蟋蟀、小型鞘翅目及某些昆虫的幼虫,也见到吃雏鸟的。
传说变色树蜥咬人不放,要打雷时才松开,故俗名又叫“雷公蛇”。实际并不可靠。变色树蜥出于自卫虽会咬人,但其牙齿细小如锯齿,并无严重危害,更不会咬住长期不放。
分布范围
变色树蜥分布于阿富汗、巴基斯坦、尼泊尔、不丹、印度(包括安达曼群岛,特别是在印度大陆)、斯里兰卡(锡兰)、缅甸、泰国、西马来西亚、马尔代夫、越南、中国(云南、广东、广西、香港、海南)、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毛里求斯(留尼旺岛、罗德里格斯岛)。后引进到阿曼、肯尼亚、新加坡和美国。
繁殖方式
4月下旬到9月为产卵期,雌性每次产卵6-20颗,埋在潮湿的土壤中,孵化期6-7周。1岁性成熟。卵椭囿形黄白色或淡黄色,卵壳柔韧。
养殖技术
夏天可喂蝶、蛾、甲虫、蝈蝈等。喂大的昆虫要预先切成块。蜥蜴喜捕捉飞到箱内的苍蝇,可将苍蝇诱进爬虫箱,如在蜥蜴食皿附近垂悬纸片,上涂蜂蜜、果酱等引诱苍蝇进笼,供蜥捕食。以面粉蠕虫作饵料,会引起眼病,眼流泪,继而不能睁眼,头向后仰,不食,很快就死亡。病初可用-2%的硼酸水洗眼,并改变饲料。
亚种分化
保护现状
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无危(LC)。
主要价值
变色树蜥整体入药。将生活个体去内脏后洗净晾干,用竹片撑开,在文火上烘干或晒干之干燥全体入药即为传统中药之马鬃蛇。经分析研究含蛋白质、肽类、多种氨基酸和酶类。泡制马鬃蛇酒用50度以上的白酒,每10千克酒泡40条,可加少量当归作为佐料,经2-3个月即可服用。有驱风除湿壮筋骨之功效。主治风湿、腰痛、腿痛、骨痛等症。用量50-100毫升。中国广西民间将变色树蜥去皮、头、尾、内脏,切块和瘦猪肉蒸熟服用,可治小儿疳积和营养不良。
参考资料
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Calotes versicolor.reptile-database.
最新修订时间:2024-01-16 16:37
目录
概述
动物学史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