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词法
以叙词语言来标引和检索文献的方法
叙词法是以叙词语言来标引和检索文献的方法。叙词系指从文献内容中概括出来的能表达文献主题并经过严格规范化处理的名词术语,属于后组式检索语言,检索时一般需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叙词予以组配。美国的穆尔斯(C.Mooers)首先使用了这个词。他认为:叙词是一种带定义的索引词——而且定义更为重要,被标引系统恰当地定义了的任何标记符号都可以用作叙词。叙词法产生于60年代,它是多种情报检索语言的原理和方法的综合。它发展了单元词法的组配技术,采用了组配分类法的概念组配原理,吸收了标题法对语词进行严格规范化的方法,并进一步完善了标题法的参照系统,采用了体系分类法的基本原理编制叙词分类索引和等级索引,以及与关键词法类似的方法编制叙词轮排索引,从多方面显示叙词间的相互关系,以保证准确、全面地选用叙词进行标引和检索。叙词法的出现,体现了情报检索语言的发展趋势。叙词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概念组配来表达文献的主题,提高标引的专指度,实现多途径、多因素检索,它能够适应计算机情报检索的需要,是检索效率较高的一种索引方法。
简介
叙词法是在20世纪50年代,为适应电子计算机在图书情报工作中的应用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它是分类法、标题法、元词法和键词法等检索方法及原理的综合和发展的产物。基本要素是叙词,它是表达各学科基本概念的名词术语和指示特定事物的专用名词。选用叙词的原则一般强调从概念出发,重在析义,使之具有规范性和单一性。在用叙词描述主题时,强调概念组配,对组配的级别和主题表达的深度一般不予限制。因此,多元组配是叙词法的一项特有功能。
语义关系
具有严密的语义关系
根据词义的需要,叙词相互之间有3种语义关系:①等同关系(用—代),指叙词与非叙词之间的关系,以符号Y(用)、D(代)来表示;其中Y项为标引词,D项为引导词。②等级关系(分—属—族),指隶属关系,以符号F(分)、S(属)、Z(族)来表示:其中F项是狭义词,属下位概念;S项是广义词,属上位概念;Z项是最上位概念,为一族之首。③相关关系(参—参),指词间相互关系,即互为参照,以C(参)来表示。叙词间的语义关系是叙词法的一个特点。
用叙词法编制的叙词索引(主题词索引),是一种有效的文献检索工具。为了满足多种途径检索的需要,叙词索引一般还编有多种辅助索引,如范畴索引、词族索引、轮排索引及双语种对照索引等。叙词法的具体体现是叙词表(主题词表),例如中国1980年出版的《汉语主题词表》等。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5-28 19:14
目录
概述
简介
语义关系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