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孜镇,隶属于
安徽省阜阳市颍东区,地处
颍东区东南部,东邻
杨楼孜镇,南与
颍上县隔沙颍河相望,西与袁寨镇、正午镇接壤,北与
枣庄镇毗邻。区域面积81.83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户籍人口85353人。
历史沿革
隋朝,境内设清邱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成立区公所。
1958年10月,改区为公社。
1979年8月,成立口孜区。
1992年2月,原汪庙乡、洪沟乡划归口孜镇。
行政区划
2011年末,口孜镇辖刘伶1个居民委员会,王老庄、曹庄、焦庄、白屯、济河、洪沟、饶海、白元、武后楼、王庄、大坝、杜康、钓台、枣园、洪杨、花园16个村民委员会。
截至2020年6月,口孜镇下辖5个社区和12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镇中大道南侧。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口孜镇地处
颍东区东南部,东邻
杨楼孜镇,南与
颍上县隔沙颍河相望,西与袁寨镇、正午镇接壤,北与
枣庄镇毗邻。区域面积81.83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口孜镇境内地形为平原,地势略呈西高东低,最高点王老庄村,海拔29米;最低点大坝村,海拔24.3米。
水文
口孜镇境内主要河流是沙颍河、新河、小河、蒋湾和济河,其中颍河全长17.8千米,济河全长13.9千米,港湾全长11.3千米。流域面积29平方千米。
自然灾害
口孜镇主要自然灾害有干旱、大风、低温、霜冻、雷击等。旱涝一般四年一遇,大旱、大涝年各为八年一遇。主要发生6~9月,1991年的大洪水和1998年的大洪水,给口孜镇造成经济重大损失。
人口
2011年末,口孜镇辖区总人口82989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9212人,城镇化率35.2%。另有流动人口27451人。总人口中,男性43200人,占52.1%;女性39789人,占47.9%; 14岁以下16223人,占19.6%; 15~64岁57340人,占69.1%; 65岁以上9426人,占11.3%。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70729人,占85.23%;有回族12260人,占14.77%。2011年,人口出生率15.11‰,死亡率6.31‰,人口自然增长率8.8‰。
2017年末,口孜镇常住人口79179人。
截至2019年末,口孜镇户籍人口85353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口孜镇财政总收入294万元,比上年增长23.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58万元,比上年增长21.2%。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68万元,增值税7万元,企业所得税2.8万元。人均财政收入36元,比上年增长12.5%。
2019年,口孜镇有工业企业2个,其中规模以上1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352个。
农业
口孜镇有农业耕地面积7.6万亩。2011年,农业总产值1.8亿元,农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67.2%。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4.4万吨,其中小麦3万吨,玉米1.2万吨。主要经济作物为蔬菜。2011年,蔬菜种植面积7000亩,产量4000吨。畜业以饲养生猪、羊、牛、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1.1万头,年末存栏5000头;羊饲养量14.4万只,牛饲养量6000头,年末存栏1000头;家禽饲养量67.6万元;畜牧业总产值8700万元。
工业
口孜镇工业形成以面粉、机械加工、塑料制品、建筑材料生产为主的工业体系。2011年,工业总产值达到2.73亿元,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24%。2011年,工业企业8家,职工276人,实现工业增加值0.8亿元,比上年增长13%。
商业
2011年末,口孜镇有商业网点1065个,职工4160人。2011年,社会商品销售总额2.32亿元,比上年增长15.3%。
金融
2011年末,口孜镇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5.1亿元,比上年增长13.1%。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口孜镇有幼儿园5所,在园幼儿1365人,专任教师46人;小学18所,在校生4583人,专任教师239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3所,在校生1598人,专任教师144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98%。
2011年,口孜镇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370.95万元。
文体事业
2011年末,口孜镇有文化站1个,村文化活动中心17个;各类图书室18个,藏书5万多册;音乐、美术、书法、摄影及文学业余创作队伍达160人。
2011年末,口孜镇有农民健身体育场地1处,经常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11%。
2011年末,口孜镇集镇上基本实现户户通有线电视。
医疗卫生
2011年末,口孜镇有医疗卫生机构1个;病床120张,固定资产总值2000万元。专业卫生人员69人,其中执业医师20人,执业助理医师9人,注册护士18人。
社会保障
2011年,口孜镇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990户,人数1484人,支出391.43万元;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救助475人次,共支出109.57万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988户,人数2578人,支出319.5万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285人,抚恤事业费支出984597元,比上年增长15.9%。敬老院4家,床位200张,收养农村五保人员162人。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3.93万人,参保率95%。
基础设施
2011年末,口孜镇有邮政网点1个,业务收入13.6万元,其中纯收入6.1万元。报纸、期刊累计发行17万份(册)。电信企业1家,服务网点5个,电话交换机总容量1.6万门,固定电话用户0.5万户;移动电话用户0.5万户,宽带接入用户0.2万户。
2011年末,口孜镇区有自来水厂3座,分别是刘伶居、济河村、白屯村。铺设排水管道4500米。
2011年末,口孜镇区有变电站1座,用户1.7万户左右,年供电量1.67万千瓦时。
交通
口孜镇已形成由铁路、公路2种运输方式构成的交通运输网络。铁路阜淮过境,境内长14.5千米。境内公路有阜口路,境内全长15.3千米,双向2车道,颍河是水运要道全长17.8千米双向4车道、口庙路境内全长4.1千米,双向2车道、正口路境内10.5千米双向2车道、汪庙路境内9千米双向2车道,4条公路干线交会,距阜六高速入口10千米。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历史上为抵挡洪水的肆虐,在刘伶墓周围筑堤防洪,逐渐形成了“口孜”状,故称“刘伶口”,后改称“口孜集”,因此而得名。
名胜古迹
口孜镇境内有晋刘伶墓、康桥古城孜遗址、
三国徐庶垂钓处、杜康烧酒遗址等名胜古迹。
晋刘伶墓
晋刘伶墓位于口孜镇口孜集北头河堤北坡下30米处,西距刘伶路南段约5米。该墓1959年3月11日清理。系一单到小型砖墓,形制被群众护提时破坏,墓砖也有几何纹、鱼月纹、田字框纹,墓底有散乱人骨和红胎绿釉陶屋、陶鸽及灰色蓖纹和素面弦纹陶片。墓旁有石碑刻“晋刘伶墓,大清宣统三年中秋月中浣,花翎二品衔直隶候补道程文葆敬立。”
口孜清真寺
口孜清真寺位于口孜镇老街南头,紧靠颍河北岸,该建筑始建于光绪六年(存于寺内的碑铭所记),占地约六亩,是我市现存的保留较早的具有伊斯兰建筑风格的一座古朴的寺院。该寺院现有建筑三十余间,其中:大殿三间、砖石结构的望月楼一座、北讲堂三间、东水房三间、阿訇住房三间等。其中大殿及望月楼原貌保留较好,大殿内木制结构及廊柱上的彩绘木雕、望月楼的砖刻纹饰都具有典型的伊斯兰风格。
康桥古城孜遗址
康桥古城孜遗址位于口孜镇康桥行政村古城孜自然村东侧。当地群众称此处为西古城(颍上县江口镇北有古城,习惯称其为东古城)。城址呈边长为250米的正方形,城垣范围清晰可辩,原东、南、西、北护城河址现有浅沟。城址内皆为耕地,曾在原北城墙处挖出很多砖。从南城门向南的地面下原有长30米、宽3米的拱行通道,均为砖砌。相传此处为春秋时代的古城址。
三国徐庶垂钓处
三国徐庶垂钓处位于口孜镇钓台村。根据府志载:徐庶,字元直,幼因报仇杀人,曾随母姓变名单福。事汉昭烈,后为曹操所给,母死归葬,不与魏谋,遂游钓于颍之单家潭(今阜阳颍东口孜镇),潭西1.5公里处有钓鱼台。相传即为徐庶垂钓处。
三国徐庶母墓
三国徐庶母墓,位于口孜镇大坝行政村单家潭后。墓高出地平面2.45米,砖砌。徐母姓单,单家潭人。
凤凰台
凤凰台位于颍河口孜闸口东(顺坝提)150米处,在口孜渡口西。相传,几百年前是一座很大的高台子,上面落过一只凤凰(凤凰不落无宝之地),故名凤凰台。凤凰台上有块鹅卵石,经常放光,一天夜里,有船夫发现,上岸遂取走,后来凤凰台逐渐塌陷,形成今天的现状。
七十二阶上天梯
七十二阶上天梯位于口孜镇颍河闸口东(顺坝提)150米处,与凤凰台毗邻。传说是竹林七贤之一刘伶在此得道羽化而登天的地方。
七十二道紫金沟
七十二道紫金沟位于口孜镇原班运站对面,原存两眼古井,相传是龙的眼睛,井底与沙颍河相通。传说,把鸭子放入井中,即刻便可从沙颍河而出,充满了神奇的色彩。由于历史的久远,现仅存有一眼古井,上面凹痕累累,显示了时间的漫长。
白夏墓
白夏墓位于口孜镇白屯村白屯。属于明代。说明:墓葬原存封土高约3米,占地约50平方米,墓前有石碑,题“白郡丞夏之墓”,该墓民国时期被黄泛覆于地下。白夏(1543-?),明颍州人,任汾州知州,著《道南屯》、《步城小咏》,旧志有传。
杜康烧酒遗址
杜康烧酒遗址位于口孜镇东北方向2公里处,今杜康行政村杜家岗。传说古时有个酿酒大师名唤杜康。他酿造的酒桨,色清劲大味酵,即使装在瓶子里、缸子里,瓮子里,插上塞子,加上盖子,那浓郁的芳香,都可飘出一里之外。那些瘾君子们一闻到扑鼻的酒香,连路都走不好了,撩得你非想喝个痛快。只须喝上三杯两盏,便可解忧,添兴,壮胆,浑身很舒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