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无择言
汉语成语
口无择言(拼音:kǒu wú zé yán)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先秦·孔子及其弟子《孝经·卿大夫》。
成语出处
先秦·孔子及其弟子《孝经·卿大夫》:“是故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无择言,身无择行,言满天下无口过,行满天下无怨恶。”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口无择言”。
成语故事
刘般是汉朝人,祖上几代都在楚地做王,到了父亲这一代,因为王莽篡汉,改国号为新,父亲被贬为平民,家境就此一落千丈。
刘般年幼的时候父亲就死了。王莽称帝不久被绿林起义军杀死,刘般的母亲听说汉室远支皇族刘玄在长安称帝,就与她的几个兄弟带着刘般去投靠,还没走到长安,另一支起义军赤眉军攻破长安,刘玄被绞死了,他们只好到处流浪,最后到了甘肃。
一路上,不管怎样辛苦,刘般每天都要刻苦读书。汉光武帝刘秀执政后,刘般从甘肃来到京都洛阳,承袭父爵做了苗丘侯,后又改为杼秋侯、居巢侯等。刘般曾多次对朝廷的政事提出合理的建议,都直被皇上采纳了。扬州刺史观恂在奏章中说他平时“口无择言”(随口说出来的话都对)、“行无怨恶”(行为没有可以被指摘的),要求汉明帝嘉奖他,于是明帝又任命他为执金吾,负责京城地区的治安。
成语寓意
“口无择言,身无择行”,意思是说出的话和做出的事无须选择,都能合乎礼仪或法度,也就是一个人说话及做事,没什么可以值得挑剔的。要做到“口无择言”,得有个前提:不合法的话不说,不合规矩的事不做。只有说话无口误,做事不任性,也就是古人说的“非法不言,非道不行”,才能做到口无择言,身无择行。当养成这一习惯以后,就不需要刻意琢磨如何说话,一旦开了口,自然是正确的。
在日常生活中,做人只要遵守社会公德和法律制度,不图谋他人私利,不做越轨的事情,就不必过于谨小慎微,处处计较自己的一言一行是否得当。不拘小节固然容易使人厌烦,刻意做作也会给人以虚伪的印象,不如诚恳待人,通过言行显露自己原来的本色。但需要注意的是,即使人们做不到“口无择言”,也应该避免“口无遮拦”,对失意者,莫谈得意事,遇得意时,莫忘失意日。当面责人短,人虽不悦,未必怀恨在心;背后言人短,不悦固然难免,怀恨却更长久。每个人都应该懂得,说话时,需真诚坦率,恶言不出口,苛言不留耳,这也是一个人应具备的素质和修养。
成语运用
“口无择言”指说出口的话无需选择,形容说的话都很正确。主谓式结构,含褒义;在句中一般作宾语、定语。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刘般传》:“数年,扬州刺史观恂荐般在国口无择言,行无怨恶,宜蒙旌显。”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马援传》:“龙伯高敦厚周慎,口无择言,谦约节俭,廉公有威。”
唐·张说《赠吏部尚书萧公神道碑》:“心根孝友,器包礼乐,动蹑思后,故口无择言;照在机前,故身无择行。”
宋·杨亿《故太中大夫·柴公行状》“善谈名理,口无择言,广聚坟史,手不释卷。”
清·李赓芸《嘉定四贤传》:“性方刚,口无择言,与人交,真率坦白。”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3-20 19:50
目录
概述
成语出处
成语故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