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交千佛寺,位于山西省
太原市古交市金牛东大街杨家坡,因殿内有千余尊石刻佛像而得名。古交千佛寺始创自唐,1992年因城市建设搬迁至杨家坡址。
历史沿革
据清道光十年(1831年)《重修千佛寺碑记》录,该寺“始创自唐,由来久矣”。《古交志》《古交村志》《可爱的古交》《古交遗韵》等诸多史料所载:“千佛寺始建于唐,续建于宋,扩建于明”。历史的变迁,千佛寺历经三迁三址,经过了无数次的翻新维护和修复。
宋天圣四年(1028年),修建千佛寺古碑一通。
明成化七年(1471年),重修千佛寺。
明弘治元年(1488年),千佛寺重建竣工。
明末寺庙大部毁于战乱兵火。
清顺治八年(1651年),修复天王殿。
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修复正殿。
清代晚期又有增修扩建。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多次增补修缮。适逢抗日战争爆发,寺院再次遭到严重的破坏残损。
1980年,国家为千佛寺拨专款7000元,古交区政府对该寺进行了抢救补修,重点是保护千佛。
1988年,古交又撤区建市,千佛寺选址市内杨家坡,投资89万元进行了整体搬迁。
1991年,搬迁至金牛东大街杨家坡。
建筑格局
古交千佛寺在搬迁过程中,大殿摒弃了晚清加建的前廊,恢复了明代的建筑风格,左右配殿增建成五间,将原龙王殿、马王殿改作耳殿,中轴线变成坐南朝北,占地面积2500平方米。寺院内南北深48.6米,东西宽33.42米,占地面积为1624.21平方米。中轴线上有大雄宝殿、天王殿,两侧为钟楼、鼓楼、耳殿、配殿。其中大雄宝殿作为主殿,面宽三间,进深七椽,单檐悬山顶。八檩前廊式构架,檐下斗栱七踩三昂。殿内后墙嵌有石雕佛像,雕刻小佛像。
文物遗存
古交千佛寺殿内后檐墙嵌有石雕佛像图79幅,即79块同一高度,不同长度(37―177厘米)的砂岩打磨面石,以石建墙,以墙见佛,共计面积为21.5平方米,面石上雕刻着8厘米高的唐代小佛像1144尊。所有佛像一式趺坐在高13厘米、宽10厘米的佛龛内,用压地法以突出佛像。佛像面目端庄,风度潇洒,衣纹流畅,手印有成道印、说法印,双手合掌。更多是双手重叠,手心向上,放在膝上的禅定手印。千佛像的雕刻技法不一,以墙面右上角尤为见佳。佛像形体为束腰、宽肩、高胸、束冠、圆脸,经专家鉴定,锁定为隋唐风格。这些佛像是本寺的精华所在,虽然石质为砂岩,雕刻手法略微粗犷,但造型古朴,极富情趣,千姿百态,无一雷同,是太原地区保留较完整的、富地方特色的石雕艺术作品。
古交千佛寺还有北宋天圣四年(1028年)建造佛寺记事碑1通,有明代、清代、中华民国等几代重建复修千佛寺古碑7通。另外还珍藏着马兰兴济寺、李家社东胜寺唐碑2通,西仙洞的汉朝碑和其它地方的一些古碑,还有一座千佛寺幸存的真能和尚灵寿宝塔。
历史文化
古寺重修盖有年,一方受福永绵绵。
人杰地灵原有像,物华天宝岂陡然。
烈火焚之惩昔废,祝延有感许今贤。
士庶归依从大法,何必区区祈舜天。
大明万历十四年(1586年)
文物价值
古交千佛寺建筑布局规整,架构完整,正殿后壁上的千尊石雕小佛是太原地区保存最完整并具有地方特色的石雕作品,具有较重要的历史价值。
保护措施
1983年,古交千佛寺被太原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太原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3月5日,古交千佛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古交千佛寺位于山西省太原市古交市金牛东大街杨家坡。
古交市内1路、2路公交车,市政府站下车步行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