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纪时法
十二地支纪时法
古代纪时法,中国古代十二地支纪时法,依据天色十二地支。
天色纪时法
古代主要根据天色把一昼夜分为若干段。一般地说,日出时叫旦、早、朝、晨,日入时叫夕、暮、昏、晚,太阳正中叫中日,将近中日时叫隅日,太阳西斜叫做(zè,太阳偏西)
古人一日两餐,朝食在日出之后,隅中之前,这段时间叫食时或蚤时,夕食在日昃之后,日入之前,这段时间叫晡(bú)时。日入之后是黄昏,黄昏以后是人定,人定以后是半夜,半夜以后分别是鸡鸣和昧旦,这是天将亮的时间。此后是平旦、平明,这是天亮的时间。例如:旦辞爹娘去,暮宿黑头山。出处《木兰诗》 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出。 出处《孔雀东南飞》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装。出处《孔雀东南飞》。
十二地支纪时法
古人用十二地支表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恰好等于现代两个小时。古人把第一个小时叫做初,第二个小时叫做正。例如在子时,第一个小时叫做子初,第二个小时叫做子正。
十二时辰表
举例
天色法与地支法是古代诗文中常见的两种纪时方法。如《李愬雪夜入蔡州》:“夜半雪愈急……,恕至城下……,鸡鸣,雪止……,晡时,门坏。”《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平明是平旦的别称。再如《失街亭》:“魏兵自辰时困至戌时。”《景阳冈》:“可教往来客人于巳、午、未三个时辰过冈。”《祭妹文》:“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群英会蒋干中计》:“从巳时直杀到未时。”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6-24 17:28
目录
概述
天色纪时法
十二地支纪时法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