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解剖学
解剖学术语
古代解剖学是解剖学术语。
古代的解剖学
解剖这门学科,人们总以为是现代科学的产物,其实它在中国的医学史上,还真是古老得很!
解剖思想的萌芽
远在新石器时代,人体结构的秘密已吸引着原始人类。他们对人体的一些生理现象常不能理解,而另一些病理现象又使他们感到恐惧。那时;生产力十分低下,人类普遍地树起上帝和神的神秘观念。但当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用石刀、石斧剖开动物的体腔,或部落间征战的发生而造成残肢断体、开肠剖肚的呈现,使当时的人初步了解动物和人体内部的构造。这些,对于解剖思想的萌芽,无疑是有影响的。
产生于战国时期的地理学著作《山海经
神话传说仅仅是臆测,考古发掘的实物为我们提供了较为确切的证据。三千年以前刻在甲骨上的象形文字中,有不少与人体医学有关,如儿字,象征小儿头囱末合;孕字为人大腹之形,且有子在腹中;蛊字为肚子里有寄生虫的意思。这些象形文字的创造是对人体的正确认识为前提的。
最早的人体解剖
司马迁在《扁鹊仓公列传》中曾介绍过一位上古时代的名医:“上古之时,医有俞附,治病不以汤液醴漉,镕石,挢引,案杬,毒熨,一拔见病之应,因五藏之输,乃割皮解肌,诀脉结筋,搦髓脑,揲荒爪幕,湔浣肠胃,漱涤五藏。”看来俞附是一个手术高明的解剖者,只是传记的神奇性让人难以信置。但是这份记载却是条理分明,层次清楚:先是割开皮肉,疏通经筋,按摩神经,接着拉开胸腹膜,抓起大网膜,最后洗浣肠胃,漱涤五脏,使人怀疑作者在写作时加进了西汉时期的解剖知识。汉代时,我国的解剖知识已相当丰富。因为金属刀具的大量使用已为解剖学的发展创造了物质条件。
著名医书《黄帝内经》开始正式记载人体解剖。“解剖”两字最先在《灵枢·经水篇》中出现,“若夫八尺之土,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脏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气之多少……皆有大数。”二千多年前的中国医人,开创了解剖尸体的先例。《内经》中的《肠胃篇》、《经筋篇》、《骨度篇》、《脉度篇》等,都是记述解剖学的专章。其中对人体骨胳、部位、脏腑、血管等,均有长度、重量、体积、容量的详细记载。书中一些解剖学的名称,主要脏腑的命名,到现代还在运用。
《内经》中的《灵枢·肠胃篇》,叙述了消化道中各个器官唇至齿长九分,口广二寸半,齿以后至会厌,深三寸半,大容五合;舌重十两,长七寸,广二寸半;咽门重十两,广一寸半;至胃长一尺六寸,胃纤曲屈,伸之,长二尺六寸,大一尺五寸,径五寸,大容三斗五升。“这里说明古人已注意到口、唇、齿也是消化道的重要部分。同时,该书对胃肠道的形状,描绘得也十分细致。小肠(指十二指肠和空肠)后附脊,左环回迭积,其注于回肠者,外附于脐上,回运环十六曲,大二寸半,径八分分之少半,长三丈三尺。回肠(其中包括结肠上段)当脐左环,回周叶积而下,回运环反十六曲,大四寸,径一寸寸之少半,长二丈一尺。广肠传脊(指乙状结肠和直肠),以受回肠,左环叶脊上下,辟大八寸,径二寸寸之大半,长二尺八寸。肠胃所入至所出,长六丈四寸四分,回曲环反,三十二曲也。”书中消化道长度的记载,和近代解剖学的记载,基本一致的。
古人对血液与心脏的关系已有所认识,“诸血者,皆属于心”指出血液是受心脏控制的。“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这段记载表明当时人们已意识到血液的流动是周而复始,如环之无端。事实上已经包含有血液循环的概念。
综上看来,祖国医学的理论在奠基时期就有着解剖实践的基础,虽然这种解剖在今天看来是粗浅的,简单的,但却可以看出古代医学家对科学事业的大胆探索和实践精神。
解剖史上的业绩
在我国解剖学史上,汉朝和宋朝都有过大规模的解剖活动。
公元16年(天凤3年),王莽捕获了一个由翟义领导的反对党党徒,名王孙庆。王莽对他进行了极其残酷的杀戳,“使太医、尚方与巧屠共刳剥之,度量五脏,以竹筳导其脉,知所终始,云可以治病。”他们把竹扦子通到王孙庆的经脉中去,搞清了血管的来龙去脉。这份由杀戳而制得的早期解剖学史料,因年代久远而佚失了。
公元1041一1048年,广西起义领袖欧希范、蒙干等人,由于中了宋官吏杜杞的圈套。在假意稿赏义军首领的宴会上,欧等人酒醉如泥,于是束手就擒,2天中有56人斩首于市。宜州推官吴简进行了解剖,并与画工将所见绘成图谱,名之曰《欧希范五脏图》。“这幅图虽然失传了,但从尚存的一些著作中,仍可窥见它的大概。当时,吴简还作了文字记录喉中有窍三,一食、一水、一气,互令人吹之各不相戾。肺之下,则有心,肝,胆,脾。胃之下,有小肠,小肠下有大肠。小肠皆莹洁无物,大肠则为滓秽,大肠之傍有膀肮。若心有大者,小者,方者,长者,斜者,直者,有窍者,无窍者,了无相类。唯希范之心。则红而石垂,如所绘焉。肝则有独片者,有二片者,有三片者。肾则有一在肝之右微下,一在脾之左微上,脾则有在心之左。至若蒙干多病嗽,则肺且胆黑。欧拴少得目疾,肝有白点。……其中黄漫者,脂也。”这段记录与现代观察比较有部分错误,但是肝,肾,脾,心,大网膜等内脏器官位置的描述,基本上都是正确的。特别可贵的是,图中有病理解剖的记载:如蒙干常咳嗽,肺是皱而黑的;欧希范少年时得过眼病,肝上有白点。这是历史上一次大规模的解剖活动。
宋祟宁中(公元1102-1106年),解剖学家杨介根据泗州处死的犯人尸体解剖材料,并绘成《存真图》。此图对人体胸、腹、脘内脏的前面与背面,右侧胸、腹腔及其主要血管关系,横膈膜及在其上穿过的血管,消化,泌尿,生殖等系统,都有较《欧希范五脏图》更为详细和正确的内容。它为解剖学提供了更为科学的材料。可惜此图也亡佚了。然而它对后代医学家的影响很大,明代针灸学家高武的《针灸聚英》,以及杨继洲写的《针灸大成》里都引用了《存真图》的内容。元代学者孙焕在1273年重刊的《玄门脉内照图》一书中, 也保存了不少《存真图》中的珍贵资料。
此外,尚有一些解剖学资料,散存于《难经》、《甲乙经》、《千金方》、《东斋纪事》、《梦溪笔谈》、《岩下放言》、《内外二景图》和《洗冤录》等历代著作中。
我国藏族同胞在解剖学方面,那是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的。这与藏族的风俗习惯密切相关。
医林改错
要说在我国医学解剖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当推清代医学家王清任(公元1768一1831年)。王清任是河北玉田县人,他精于医术,在北京一带颇负盛名。在行医的过程中,他深感解剖知识的重要,“业医诊病,当先明脏腑”,否则“本源一错,万虑皆失”。他在研究了古代的一些脏腑书籍和图形后,发现里面存在着不少矛盾,于是憾慨地说:“著书不明脏腑,岂不是痴人说梦,治病不明脏腑,何异于盲子夜行:”于是他致力于人体脏腑的研究达42年。
据王清任自述,他在30岁那年,正在河北滦洲稻地镇行医,当时小儿温疫流行,每天有病孩被夺去生命。在穷人以席代棺的义家墓地,王清任每天清晨都去观看犬食之余的小儿尸体,十天之中,约看了二、三十具完整的儿尸,可惜的是他始终没有见到横隔膜。以后在奉天和北京,他又3次去刑场察看尸体。在没有尸体供解剖研究用时,他就饲养家畜做比较解剖实验。他是我国解剖史上第一个做动物解剖实验的医学家。然而,他还是没有看到人的膈膜形态、位置,很不甘心。有一次,他出诊看病,偶然遇见一个亲眼见过横膈膜的人,王清任大喜过望,虚心求教,终于弄清了横膈膜的位置。公元1830年,王清任根据临床心得编写并绘有脏腑图谱的《医林改错》一书刊行于世。一年后,王清任逝世于北京友人家中。
《医林改错》中共有25幅图谱。王清任把古人画错的和他自己改正的,作了对照。他纠正了古人认为肝有7叶,肺下有24行气孔和气管直入心脏的错误说法。他发现了气管有2个分支和小支气管, 同时他还发现了许多过去医书上从来没有提到过的重要器官,如腹主动脉(王称其为卫总管或气管)、上腔静脉(荣管即血管)、颈总动脉(左右气管)、肾动脉、肠动脉、幽门括约肌(遮食)、总胆管(津管);胰脏、十二指肠的入口(津门)等。此外,他还发现了视神经,并指出视神经与脑的关系,从而叙述了对脑功能的看法。在怀胎、天花方面他都有精辟独到的认识。
王清任在观察内脏的过程中发现尸体内瘀血颇多,由此他联想到治疗换血的重要性。他结合临床经验,自创新方31个,化裁古人妇产科方剂2个。这些方剂大部分还在运用,对于治疗冠心病,中风后遗症,均有相当的疗效,是祖国医学伟大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值得进一步研究总结和提高。当然,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医林改错》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错误。这些都无损于王清任他那敢于创新和大胆实践的精神。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1 08:05
目录
概述
古代的解剖学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