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山
莆田市涵江区江口镇境内景区
囊山位于莆田市涵江区江口镇境内西北部囊山村,距莆田市区约20公里,海拔639米,是莆田历史名山,古称“古囊列山献”,是莆田二十四景之一,也是全省重点旅游景点。
地里介绍
囊山,位于莆田市涵江区江口镇,山势一列如屏,绵延数公里长。山麓裸露众多花岗石,峥嵘林立,形态各异;山上峰峦复叠,参差争耸,石群垒列,状如莲瓣,明清之际文人美其名曰“古囊列巘”。
囊山属于莆田地域内三大部山系的北部分系,为白沙镇澳岭的余脉,山势不是单独孤峰而立,而是与九华山、紫霄山相连,鹤立于群峰之中,西麓靠萩芦镇、梧塘镇的许多村庄,往南绵延至涵江地界,东延伸至江口镇鲤鱼山。
囊山山上多为裸露体花岗岩,半岭处有一列层层叠叠似古代炊具陶,又像一朵巨大的莲花。囊山,形如悬囊,亦名“上囊”,所以得名为古囊列山献。
囊山,群岩耸立,地形险要,有辟支岩、文殊岩、佛日山、古竹山、须弥台、伏虎石、鲎姆石等,又有降龙涧、半月池等,山奇而怪。尤其那块“鲎姆石”更具特色,它高约百米,宽约60米,自然形成活像一只“大鲎”,古人就称它为“鲎姆石”。然而,这块巨石与其它花岗岩不同,它含氯化镁较高,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气,因此它随着天气阴晴而变色。当晴天时,石面呈现白色,与周围古老苍黑的花岗石形成强烈反差,一旦气候突变或将要下雨之前,湿气加重,白色的石面迅速转变为苍灰色,进而逐渐变为灰黑色。又因这块巨石面积高大,目标明显,每逢晴雨之交,石面会起变化,雾气布满山岗,示意将要下雨,山下方圆几十里的村民,用眼睛都能看得见,世世代代被村民视为“山神显圣”。近代人们已认识这是自然界变化的客观规律,非山神在作祟。现在人们美称它为“晴雨表”、“气象台”。不论人们出行、下地劳动,都提供了气象参考依据。
主要景点
鲎母石
近山巅一块奇石,约二三亩地之巨,形似大鲎,俗称“鲎母石”。此石矿物成分中氯化镁较多,容易吸收水气,常随天气阴晴而变色:晴天石面呈白色,雨后湿气加重,石面转为苍灰色,逐渐变成灰黑色。山下方圆数十里内村民都能望见,世代称其为“气象石”。19世纪末叶,英国某巨商以一万元银元向兴化知府购买此石,要炸取其中“石胆”,村民一万多人蜂拥上山阻止。大鲎母石至今依然耸立。
囊山寺
囊山早在唐宋之时,就已闻名海内外,尤其那座千年古刹——囊山慈寿禅寺,已跻身为我省14座全国重点保护寺庙之一。位于囊山南麓的“囊山寺”为千年古刹,是妙应祖师于唐中和元年(公元881年)创建的,历史悠久,迄今已有1127年了。
囊山寺,初名延福寺,五代时易名为慈寿寺,俗称囊山寺,香火鼎盛时,僧人达千人,妙应祖师常为僧人授课。自唐代以来,寺院屡有毁建。1984年囊山寺进行重新修建,建有山门、停车场、天王殿、钟鼓楼、大雄宝殿、法堂、藏经阁、餐厅、禅堂等。全日开放,迎接各方香客、游客,每年来此游客达10多万人次。
文献记载
《福建通志》记载:“辟支岩,其中可容数榻,旁有八小石负之,玲珑明澈,如窗棂然。”据说,唐时妙应禅师尚未开山创建南麓大刹之前,已隐迹于辟支岩中禅修经年。妙应俗姓黄,世居莆田黄巷(今涵江区国欢镇黄霞村),唐乾符二年 (875),他始建囊山之刹,初名“伏虎庵”,后名“延福院”,唐光启二年(886)扩建改名“囊山慈寿禅寺”, 寺名千年不易。唐宋之际,古驿道自福州南下,经福清蒜岭山边踅进莆田江口地界后,沿囊山的东南麓绕行。因而囊山佛教大刹便被朝廷利用为驿站。历代经过此道而在寺内宿夜的高官名士,如宋代蔡襄、黄公度、朱熹、刘克庄等名家,先后途次囊山大刹投宿,留下不朽诗篇和题刻。现有尚存的石刻,有南宋纪游的题名,另一块是明嘉靖时湖广巡抚林有恒的“山间明月”题刻。
相关文人
唐末著名诗人黄滔,北宋名臣蔡襄,南宋状元黄公度,宋代诗人郭祥正,诗人余越游、郑良士,南宋著名思想家朱熹,明代状元、文学家柯潜等,他们畅游囊山寺时,都挥毫题诗和石刻。这给后人留下丰富的文化财富。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06 17:56
目录
概述
地里介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