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地图密码》是2009年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刘钢。本书是探索发现类书籍,描述了哥伦布1492年首先发现美洲,麦哲伦1519年起历时三年首次完成环球航行等探险经历。
内容简介
哥伦布1492年首先发现美洲,麦哲伦1519年起历时三年首次完成环球航行,这些都是教科书中的历史常识。然而,《天下诸番识贡图》摹本的现身,显示1418年前中国人已完成世界航行。本书由此图出发,层层揭开中国人发现世界之谜。
一幅11世纪古墓中的世界地图痕迹揭示当时中国人已经完成了测绘美洲大陆的壮举;数幅马可·波罗遗传的古地图显现出北美的部分轮廓,证明马可·波罗从中国获悉了北美大陆的信息;许多中世纪地图描绘出南极陆地的轮廓线,显示中国古代探险家曾经测绘过南极洲;六百年以前,中国地图以北为上,伊斯兰以南为上,而欧洲却以东为上,中国古典地图投影术促使中世纪西方地图学家改变了他们的地图朝向,形成以北为上的地图绘制规则……中国古人绘制的世界地图辗转流传到欧洲,为欧洲航海家“发现”新大陆指明了方向。全书并配有一百多幅插图,图文并茂,悬念叠出。 加文·孟席斯的《1421:中国发现世界》轰动一时,而本书中提出的一些史学观点更加新颖,将会引发广泛论争。
目录
第一篇 神秘的古地图
第一章《天下诸番识贡图》
2001年,作者偶然发现一幅1418年世界地图的摹本。此图显示出,早在哥伦布出生之前,中国人已经抵达美洲,并且完成了环球航行的壮举。这究竟是一幅什么样的地图? 它又引发出什么样的问题呢?
第二章 西方古代世界地图中的疑惑
数幅西方古地图揭示出,在欧洲航海家的“地理大发现”之前,那些“新大陆”早已被人绘在地图上。这些奇异的古地图使史学家们伤透了脑筋。他们无法解释,何人在“地理大发现”之前已经完成了世界地理的勘测。
第三章 谁最先将北作为地图的上方
地图以北为上方,这是世界公认的地图绘制规范。可是,我们曾否想过,这种规范最初源于何处?为什么这一规范不以东、以西或者以南为上方?并且,这种规范形成的缘由又是什么呢?
第二篇 中国历史遗产
第四章 古墓中的美洲地图
一幅隐藏在11世纪古墓中的世界地图揭开了一些历史秘密。它显示出,在哥伦布“发现”美洲四百年之前,中国人已经测绘出美洲大陆的轮廓;在库克船长“发现”澳洲六百年之前,中国航海家已经航遍了澳洲大陆的海岸线。
第五章 12世纪横跨大西洋的商船
在古地图的启发之下,作者在古代典籍中查找到一些极其珍贵的记录。这些记录说明,古代海上国际贸易范围非常辽阔,中国古代航海家早在12世纪以前已经开辟出一条横跨大西洋的贸易航道。
第六章 中国古典地图投影术
传统史学观认为,地图投影术起源于欧洲,16世纪传入中国。然而,史料揭示出惊人的历史真相:中国古典地图投影术起源于公元前1世纪,中国古代地图学家裴秀曾对地图投影术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第七章 破解东、西半球世界地图的密码
史学界认为,东、西半球世界地图萌发于16世纪的欧洲。可是,解密后的史料证明,这种世界地图最早出现在14世纪,东、西半球世界地图的真正发明者是中国古代地图学家朱思本。
第八章 郑和下西洋的秘密使命
郑和下西洋的动因是一个历史谜团。作者根据史料揭开了这个历史秘密。中国传统文化是郑和下西洋的主要动因。郑和是永乐皇帝派出的宗教信使,他出海的使命是参拜各种宗教神灵,以祈求上天保佑大明江山永远延续。
第九章 测绘世界与科技文明
16世纪以前,谁具备遨游全球、测绘世界的技术条件?古代中西方科技水平的对比解答了这一问题。11世纪,中国具备了测绘世界的所有技术条件。而欧洲在18世纪才全面完善了测绘地球所需的技能。
第三篇 东西方交流
第十章 中世纪东西方交流的遗产——马可·波罗的北美地图
马可·波罗在离开人世之前告诉他的亲友:“我仅仅说出了所见到的一半。”马可·波罗没有说出来的另一半究竟是什么呢?数幅源于马可·波罗的北美地图,解开这个历史疑案。
第十一章 西方古地图上的中国特色
马可·波罗的北美地图并不是唯一记载中国探险家足迹的地图。数幅西方古代世界地图也显现出中国古人的痕迹。这些痕迹说明,中国古人测绘的世界地图辗转流传到欧洲,为欧洲航海家“发现”新大陆指明了方向。
第十二章 波托兰航海图中的玄机
西方波托兰航海图是一种非常神秘的古地图。图上的指南针罗盘和地理测绘线隐藏了许多历史秘密。图中探秘揭示出,波托兰航海图源于中国古人的地理测绘图,这种地图最终促使西方地图学家接受了以北为上的绘图规范。
第十三章 西方传教士与中国古代地图
利玛窦是一位重要的中国历史人物,他的世界地图在中国地图史学界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然而,利玛窦世界地图中隐藏一个惊人的历史秘密:利玛窦曾经参考过中国古代航海家探险美洲的地图资料。
第四篇 历史之鉴
第十四章 李约瑟难题:中国近代科学何以落后
为什么中国古代科技从15世纪开始停滞不前?史料分析解答这一问题。13世纪,曾经促进科技发展的道教理念发生了实质性变化,道教哲学理念的转变是中国传统科技衰退的主要原因。
第十五章 以史为鉴
古图探秘引发出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在中国漫长的兴衰史中,现代人应该领悟到什么样的经验和教训呢?
作者简介
刘钢,198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律系。现为知名商务律师、收藏家、地图史学爱好者。曾在《地图论坛》(MapForum)和《测量学研究》(E-Perimetron)等地图史学刊物发表学术文章,并数次作为嘉宾在国内和国际研讨会上发表讲演。2006年1月,作者将收藏的《
天下全舆总图》公布于众,引起很大反响。《经济学人》、《时代周刊》、《纽约时报》、CNN、BBC、路透社、法新社等数十家国际知名媒体相继报道,引起全球轰动。凤凰卫视《文化大观园》曾经播出专题访谈节目。2009年9月下旬中央电视台播出三集纪录片《古图探秘》之后,作者及其收藏的《天下全舆总图》再次引发热烈探讨。
书评
《古地图密码》— 唤醒中国学术界的钟声
Frank
我阅读了《古地图密码》的英文版,它是一部引人入胜的著作。此书涉及了一个复杂的课题,但作者以简洁并且直截了当的方式叙述了他的发现。这种叙述让我这样的门外汉感到爱不释手。书中刘钢讲述了他怎样在上海一家旧书店买到《
天下全舆总图》,图中有些什么样的惊人注释,以及他又如何被地图中出现的问题所困惑。之后,作者站在质疑的角度详细审查了图中的每一个问题。接着,作者进一步回顾了他和孟西斯将《天下全舆总图》公布于众之后,几位学者和所谓的“专家”在没有看到《天下全舆总图》的情况下,在数天之内写出长篇大论,指责此图为现代赝品。此书的第一章引出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仅凭一纸古地图,一个业余爱好者如何应对众多专家和史学家的挑战及打压,并且这些受人尊宠的专家和史学家来自世界各地。
在后面的十三个章节之中,刘钢采用剥洋葱式的分析方法,带领读者回顾了地图发展史、中国古代航海史、古代科技创新、儒释道之间的对抗与融合及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贡献、郑和下西洋的错觉,以及中国为什么变为落后、为什么中国学术界会误读历史。前不久,大家曾为中国学者和研究机构没有机会赢得
诺贝尔奖而感慨万分。此时,刘钢的书就像唤醒我们的钟声。
此书最后一章非常简短但意味深长:中国需要进一步开放,并且应该勇敢、自信地承认,我们的思维模式出了问题。为开创美好的未来,我们需要改变自己固有的思维方式。就在中国被拜金思想压得透不过气的时候,就在传统文化被商业之火烤得发黑、变味的时候,这本书给我们带来一股新鲜的气息!
为这本书,我向刘钢致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