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镇,隶属
江西省井冈山市,位于井冈山市西北部,东与
新城镇接壤,西与
龙市镇、
坳里乡毗邻,北与永新县
三湾乡交界。辖区总面积62.28平方千米,下辖1个社区、8个行政村。2019年末,古城镇辖区有户籍人口1.46万人。
建置沿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属二区(古城)长溪、沃壤、古城、游亚、坳头乡。1958年,称古城公社。1960年,并入龙市公社。1962年,析出城边、坳头、长溪三个大队划入坳头公社。1968年,城边、坳头、长溪三个大队复并入古城公社。1984年,将古城公社分为古城、坳里两个乡。1993年10月,古城乡撤乡设镇。
行政区划
截至2021年10月,古城镇下辖1个社区、8个行政村:
古城社区、
长溪村、
坳头村、
城边村、
沃壤村、
寺源村、
古城村、
塘头村、
排下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古城镇位于
井冈山市西北部,东与
新城镇接壤,西与
坳里乡、
龙市镇毗邻,北与永新县
三湾乡交界。辖区总面积62.28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古城镇境内多丘陵。北部高山绵亘,南部丘陵起伏,东、西和中部为河谷平源,田连阡陌。境内坳头的田陇,素有“万石陇”之称。
气候
古城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阳光充足,雨量充沛,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温度18.1℃,平均最高气温23.4℃,平均最低气温14.3℃。全年无霜期约为252天,年平均降水量1856.2毫米。
水文
古城镇境内属小清河水系。龙江、郑溪在境内回溪亭汇合,转向东北,流入永新县境。
自然资源
古城镇境内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瓷土、陶土、黄金等多种矿产资源。
自然灾害
古城镇主要自然灾害有山体滑坡、洪水、旱涝、低温、霜冻、雷击等。洪涝灾害及霜冻基本每年均有发生。
人口
2011年末,古城镇辖区总人口1.5万人。总人口中,男性7758人,占51.42%;女性7329人,占48.58%;14岁以下2994人,占19.84%;15—59岁1.03万人,占68.62%;60岁以上1741人,占11.54%。总人口均为汉族。2011年,古城镇人口出生率11.9‰,死亡率4.1‰,人口自然增长率7.8‰。
2017年末,古城镇辖区有常住人口1.32万人。
2018年末,古城镇辖区有户籍人口1.46万人。
2019年末,古城镇辖区有户籍人口1.46万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古城镇财政总收入350万元,比2010年增加15%。
2017年末,古城镇有企业39个,企业从业人员2452人。
第一产业
古城镇粮食作物以水稻种植为主,经济作物主要有蔬菜、西瓜、萝卜、黄瓜、油菜等。
第二产业
2017年末,古城镇有工业企业18个,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个。
2018年末,古城镇有工业企业18个,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个。
2019年末,古城镇有工业企业18个,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个。
第三产业
2018年末,古城镇营业面积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有2个。
2019年末,古城镇营业面积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有4个。
社会事业
教育
2011年末,古城镇有中学1所,小学4所,在校中小学生2205人,教职工127人。适龄儿童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文化事业
2011年末,古城镇有镇文化中心1处,8个行政村均设有文化活动中心及农家书屋,藏书10万余册。
体育
2011年末,古城镇有学校体育场5个,所有行政村均安装了体育健身器材。
医疗卫生
2011年末,古城镇有中心卫生院1所,拥有38个床位,医务人员43人。
2011年,古城镇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1.29万人。
社会保障
2011年,古城镇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307户、人数492人。国家救助、补助各类优抚对象76人;敬老院1家,床位42张,现有集中供养院员42人,工作护理人员3人。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3102人。
交通运输
古城镇境内有省道S320线、龙厦公路、
衡茶吉铁路、
厦睦高速公路穿境而过。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元朝至顺年间(1330—1333年)设永宁县治于此,因元至正十三年(1353年)遭兵燹,县治迁雅冈。自此雅冈改名新城,原址则称古城。
文物古迹
古城会议旧址,位于井冈山市古城镇的联奎书院。建于清朝道光十八年(1838年),坐南朝北,砖木结构,穿斗式梁架,风火山墙,硬山顶。主体建筑前后三进,面宽29.56米,进深54.09米,占地面积1598.90平方米。
水尾塔,建于明朝末年,塔分九层,高二十多米,底座外围三十多米,八角外形。除塔顶被雷击损坏外,塔身尚完整无缺,很有参观考古价值。
观音阁,建于清朝康熙年间,阁内有观音和众多神像,阁楼占地两亩多。群众又多次集资整修,更呈古色古声和佛门肃穆。
著名人物
赖春风(1913—1993年),古城镇沃壤村人。1928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并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时期,历任红六军团十八师五十三团连长、营长。抗日战争时期,历任陕甘宁陇东军分区参谋长,三五九旅三支队参谋长等职,参加过保卫延安战役和大生产运动。解放战争时期,历任中原军区独立第六团团长、西北民主联军第一纵队副司令员、中原军区第一纵队参谋长、第十四旅副旅长、平原省军区副参谋长兼军政干部学校校长,参加中原突围、陕南游击战、
淮海战役。1949年后,历任军事师范学校校长、高等军事学院训练部副部长、广州军区副参谋长和顾问。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88年,被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谢中光(1914—1997年) ,古城人。1928年2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同年6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29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江西省宁冈县职工会青年部长、湘赣省儿童局书记、贵州省毕节县独立团政治委员、红六军团十八师政治部宣教科科长等职,参加过永新里田、湘南新田、甘肃天水等战斗。1949年后,历任华东财经公安总队总队长、江苏省军区副司令员、江苏省军区顾问等职。
荣誉称号
2021年11月,古城镇被江西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列入“第七届江西省文明村镇”候选公示名单。
2022年3月,入选拟命名2021年度江西省级卫生乡镇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