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昌平,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研究生课程毕业,中学英语高级教师。1980年参加工作,先后任
惠州一中团委书记、总务处主任、副校长兼一中江北分校校长,2001年9月任
惠州一中校长。
人物简介
种种物质就这样汇聚在古昌平的身上。他是教育专家,主编过8部教育教学论文及研究性成果作品集,在省市及国家级刊物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 50多篇;他是科学工作者——教育本身就是一门科学,是研究人、成就人能够担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任的科学;他是艺术家,他对教育事业的引领决策、方向把握,对学生的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都是他在教育事业成果展示上,淋淋漓漓永不褪色的画卷。
人物生平
1980年,古昌平带着众多严师关注的目光,带着党和人民的期望,走上了
惠州市第一中学神圣的讲台,开始履行人民教师神圣的职责。
在当时英语老师奇缺的情况下,他承担了大工作量的教学任务。他每周要为3个班的学生上18节英语课,还担任其中一个班的班主任。
百废待兴的教育园地,为古昌平提供的教学条件极为简陋。年青的古昌平,满腔热忱、义无反顾地去追寻童年和少年时期老师留在他心间崇高的师德和伟岸的背影。他把老师对他的教诲,对他的关怀和爱,全部地倾注到他的教学之中,倾注到对学生无限的爱之中。
在教书育人的实践中,古昌平深深体会到,老师的职责和使命不仅仅是传授知识,重要的是育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适应祖国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人才。为此,他敞开心扉,把所有的学生都当作自己的兄弟姐妹,与之沟通思想,建立感情,进行心与心的交流,进行理想、道德、情操等潜移默化的熏陶——在崇高的师德师风的感召下,班级发生了脱胎换骨的质变。
年轻的古昌平对自己的教学质量精益求精。许多家长旁听过他的课,共同的感受是如崖上滴水,润润穿石;如雨露甘泉,点点入心。他授课时语言精练、幽默,重在引发思考,课堂教与学的气氛浓厚、活跃、轻松、和谐,让学生在享受中展开想象的智慧翅膀,在不知不觉的接受中开发心智。他的课,成为学生最喜欢的课。
带着年轻和活力,带着朝气和生机,古昌平所有的时间都投入教材研究与实践。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他力争把每一天的课、每一堂的课都上出新意,上出特色。他的课,得到领导和同事的好评。
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古昌平把自己融化在学生中间,让学生把他当作兄长,当作知己。他常常利用休息日和同学们一块野炊,一块郊游,就理想追求等人生话题和同学们一起海阔天空地谈。他热爱自己的学生,在一次课外活动中,一个学生不慎扭伤了脚,古昌平二话没说,背起学生就往医院跑。这一背,是爱的体现,情的交融,耸立在学生心中的是八十年代新一辈老师伟岸的形象。
在古昌平倾注心血的教育中,同学们学习气氛日渐浓厚,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学习热情。从跟着学到主动学,古昌平的心血没有白费。特别是赖东海、朱学雄两位同学,从全级后进到最终考上大学……仅仅是素材的学生,在他的锻炼淬火中成了祖国建设的栋梁之才,许多人认为这是奇迹。古昌平的同事认为,那是古老师用付出的汗水、智慧和心血浇灌出来的。在8年高中教学、其中5届的毕业班教学中,古昌平始终牢记教育是成就人的事业,是在燃烧自己生命中完成的。
古昌平,笑对人生,笑对事业。
1985年,南粤大地上的改革开放如火如荼。这一年古昌平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这一年大量教师跳槽……这一年,还有以后的许多年,古昌平都有调离学校的机会,但他留下来了,留在他热爱的教育事业,留在他一往情深的讲台上。1987年之后,他连续6年担任一中的团委书记,接着是总教务处主任……1997年7月,古昌平书写了惠州一中开拓发展史上崭新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