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氏魟
魟科魟属动物
古氏魟(学名:Dasyatis kuhlii)的魟科、魟属的一种鱼类。体盘斜方形,前缘斜直或微凹,与吻端成60°-70°;前角钝尖,后角尖锐。体盘宽比体盘长大1.4-1.5倍,最宽处在于体盘的前半部。吻端圆钝,不突出,吻长等于体盘长的1/5-1/6。眼大,显著突起,比喷水孔为大。喷水孔狭小,呈“S”形,里侧被眼的后外部遮盖。前鼻瓣连合为口盖,伸达下颌;后缘细裂,中部微凹。口小,波曲。腹鳍稍呈三角形,后部鳍条比前部短,在雌体后缘与里缘分明;在雄体后缘与里缘连合。尾颇短,比体盘长大1.3-1.5倍;上皮膜短而显明,隐约地可见到退化的鳍条痕迹;下皮膜始于尾刺下方,几达到尾端。背面褐色,具不规则暗色斑块,常多少具黑缘蓝色圆斑;头的前部、在两眼前后区域,具一显著暗色横条,其中间具一狭小浅色横条;胸鳍后缘暗色;尾暗褐色,其后部具几个白色环纹,腹面淡白色,边缘灰褐色。
动物学史
古氏魟最初由穆勒和亨利(Müller & Henle)于1841年命名为Trygon kuhlii。后来该名称更改为有效学名Dasyatis kuhlii(Müller & Henle 1841)。属名Dasyatis源自希腊语“dasys”(意思是粗糙或密集)和“(b)atus”(意思是鲨鱼)。
形态特征
古氏魟圆盘长度至少为75厘米。体盘斜方形,前缘斜直或微凹,与吻端成60°-70°;前角钝尖,后角尖锐。体盘宽比体盘长大1.4-1.5倍,最宽处在于体盘的前半部。端圆钝,不突出,吻长等于体盘长的1/5-1/6,比眼间隔约大2倍。眼大,显著突起,比喷水孔为大。喷水孔狭小,呈“S”形,里侧被眼的后外部遮盖。前鼻瓣连合为口盖,伸达下颌;后缘细裂,中部微凹。口小,波曲;前吻长比口宽约大1.7倍;腭膜中部凹入,后缘细裂;口底中部具显著乳突2个(0、1 、0、1、0)。齿细小,在上颌突出部分较大而尖。鳃孔颇宽,第三鳃孔宽约等于第五鳃孔间距离的1/3。
腹鳍稍呈三角形,后部鳍条比前部短,在雌体后缘与里缘分明,前角颇尖,后角圆钝;在雄体后缘与里缘连合,前角钝尖,后角消失;鳍脚扁长,后部尖突。尾颇短,比体盘长大1.3-1.5倍;上皮膜短而显明,隐约地可见到退化的鳍条痕迹,其长约等于吻长;下皮膜始于尾刺下方,几达到尾端,其前部颇宽,后部渐低平。幼体光滑,稍大者背上肩带区正中具平扁结鳞,长大者自头后至尾刺前方具结鳞1纵行。
背面褐色,具不规则暗色斑块,常多少具黑缘蓝色圆斑;头的前部、在两眼前后区域,具一显著暗色横条,其中间具一狭小浅色横条;胸鳍后缘暗色;尾暗褐色,其后部具几个白色环纹,腹面淡白色,边缘灰褐色。
近种区别
古氏魟可能会与蓝斑条尾魟(Taeniura lymma)混淆,后者也生活在珊瑚礁的近岸。然而,古氏魟的特征在于其棱角分明的圆盘和更纤细的尾巴。
生活习性
古氏魟近海暖水性底层鱼类。偶尔在潮汐中移动到礁滩和泻湖,独居,通常生活在深水(90米))的沙质底部,靠近岩石栖息地和珊瑚礁。用沙子覆盖自己,只留下眼睛和尾巴。主要以螃蟹、虾和小鱼为食。古氏魟尾刺有毒腺,被刺伤后剧痛、红肿、烧灼感。
天敌包括虎鲸(Orcinus orca)。其他潜在的掠食者包括其他海洋哺乳动物和大鱼,例如鲨鱼。
繁殖方式
古氏魟的繁殖方式是卵生的。卵保留在雌性体内,胚胎在那里发育,同时接受卵黄囊的营养。胚胎通过吸收含有脂肪和蛋白质的子宫液获得额外的营养。在未知的妊娠期后分娩1-2只幼鱼。幼鱼出生时约有16厘米的椎间盘宽度和33厘米的总长度。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7年 ver 3.1——数据缺乏(DD)。
主要价值
古氏魟具有经济价值。主要以拖网、缆车和捕鱼器捕获。肉有时被食用,但由于其体积小,食用价值有限。
参考资料
.nature-pictures.
最新修订时间:2023-07-13 15:36
目录
概述
动物学史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