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烽燧
古代军事设施
古烽燧古代军事设施。历代中央王朝重视边防,在重要交通道路沿线,烽燧相继,保留的遗迹不少。
古烽燧
汉代。汉代长城止于疏勒河;以西,不筑长城,而“往往起亭”,实为烽燧,因应地理形势而与长城相呼应、相衔接自楼兰古城斜向西北居库鲁克山以南,沿孔雀河谷向西仍可见汉代烽燧一列:孙基、亚克伦、卡勒泰、西尼尔、脱西克吐尔、脱西克吐尔西、沙鲁瓦克、萨其垓、兴地山口;更西进入轮台县境,有喀拉亚、拉依苏等,彼此相连相续。烽燧均坐落地势高敞之处,残高十数米上下不等建筑工艺为砂土夹芦苇与红柳枝,或土坯夹红柳枝。视地理形势差异,彼此间距,稍远者10千米左右。
古烽燧
唐代现存唐代烽燧在吐鲁番四周,如连木沁西北戈壁、交河古城南北、大韩沟、乌鲁木齐盐湖北岸;库车至巴楚间的亚依德梯木、阿克沁、都埃梯木、穷梯木、玉木拉克梯木、柯西梯木及泽梯木等均有唐代遗存。建筑用材多为土坯夹红柳。
清代。自巴里坤至昌吉、玛纳斯一线,保存比较完好。自巴里坤向西,缘天山北麓至木垒、奇台、吉木萨尔、阜康县境,土墩断续相连,至昌吉折转向北,入呼图壁、玛纳斯县境,亦可见相关遗迹。显示了自巴里坤直抵清朝伊犁将军驻节地的交通联络状况。古烽燧残高10米上下,纵剖面呈梯形,采用夯土,夯层间夹小木棍,也有以片石夹土、夹红柳和芦苇筑成,以就地取材为原则。烽燧遗迹,不仅显示着当年的军事防卫、通讯、联络系统,而且可以助益于不同时代交通路线及其变迁的研究。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7-20 23:45
目录
概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