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田会议会址(Gutian Meeting Site),原为“廖氏宗祠”,又名“万源祠”,是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的会址,位于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古田镇古田路76号。始建于清
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建筑面积826平方米。
历史沿革
清
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廖氏宗祠在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古田镇溪背村建成,又名“万源祠”。
民国六年(1917年),重修,并在此设和声小学。
民国十八年(1929年)5月,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进驻古田后,将其改名为曙光小学。同年12月28日,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在此召开。
1953年,对会址进行局部修缮。
1962年,对会址进行全面维修,复原了当年会场原貌。
1970年,在会址附近新建古田会议纪念馆。
1969年11月,在会址后山安装“古田会议永放光芒”内容的宣传标语。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决策和领导,在古田镇召开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会议提出了新时代政治建军的伟大方略,确立了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
2022年,古田会议会址入选全国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
建筑格局
古田会议会址为四合院式建筑,座东朝西,沿中轴线依次为前院、前厅、天井、后厅。前后两进,面阔三间,左右厢房。悬山顶屋面,砖木结构,穿斗式木构架,三合土地板。后厅原为古田会议会场,左厢房有毛泽东、陈毅在古田会议期间的办公室,右厢房有朱德办公室。
主要建筑
历史文化
艺文
绘画
原作:创作于1972年,出自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化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原美术创作员、副主任
何孔德之手。原作长2.9米、高1.75米,现收藏于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内。
临摹:创作于1974年,由福建师范大学美术系教授
叶锡祚和厦门大学美术系教授
洪瑞生两人共同临摹完成。临摹作品长4.8米、高2.8米,现存于
古田会议纪念馆展厅内。
影视
《
古田军号》是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献礼影片。影片用真诚的艺术表达和创新的手法,以一个红军小号手的视角,讲述了红军从井冈山突围到闽西期间,年轻的领袖带领年轻的红军,在绝境中探索真理,开辟了中国红军成功的非凡历程。
相关著作
古田会议
古田会议一致通过了毛泽东亲自起草的《
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即著名的《古田会议决议》。
古田会议总结了南昌起义以来两年多时间里红军建设的宝贵经验和教训,批判了红军党内存在的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结合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灵活地、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初步回答了在党员以农民为主要成份的情况下,如何从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着手,保持党的无产阶级先锋队性质的问题;解决了革命战场主要在农村进行的情况下,如何将以农民为主要成份的革命军队,建设成为无产阶级领导的新型的人民军队这个根本问题。古田会议是建党建军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古田会议决议》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建设的纲领性文献。
古田会议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古田会议精神的内涵主要体现为思想建党、政治建军、求实创新、保持先进,核心是思想建党,精髓是求实创新,本质是一切为民,根本是保持党的先进性。
机构设置
部门机构
古田会议会址由
古田会议纪念馆管辖。古田会议纪念馆是以古田会议会址为依托建立全面介绍古田会议历史,宣传古田会议精神,集文物收藏、资料研究和宣传教育为一体的专题类纪念馆,为龙岩市政府直属的正处级参公事业单位。下设办公室、文物资料科、陈列展览科、宣传教育科、安全保卫科等部门机构。
现任领导
文物保护
1961年3月4日,古田会议会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所获荣誉
1986年8月,古田会议会址被列为福建省十佳景区之一。
2015年10月15日,包含古田会议会址在内的古田旅游区正式晋升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旅游信息
地址
古田会议会址位于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古田镇古田路76号。
门票
免票。
开放时间
8:00~12:00;15:00~18:00。
游玩时间
2小时。
最佳季节
春季和夏季。
交通信息
动车:古田会址站下车,然后转红古田公交;
班车:龙岩到古田坐K01城际公交到古田派出所站下车,上杭到古田班车;
驾车:新罗区(小池)下高速,走龙岩到古田快速通道12.5公里;古田(郭车)站下高速,走古田大道6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