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纽指
先秦两汉时期
汉语的
声母。在汉语音韵学的研究里,古纽一直不象古韵那样受重视,成就也没有古韵那样大。这主要由于材料缺乏。
分类
到目前为止,研究古纽主要利用5种材料,即:谐声偏旁,
声训,
读若,异文,异切。最先从事古纽研究的学者是清代
钱大昕,以后有
章炳麟、
黄侃、
曾运乾等人,他们先后提出不少有意义的见解。
①古无轻唇。大意是说上古汉语中没有轻唇音
声纽,这是钱大昕提出来的。中古唇音后来逐渐分为两类,通常叫重唇和轻唇。重唇是双唇塞音,以及同部位的鼻音,即三十六
字母的帮、滂、并、明;轻唇是双唇塞音变来的塞擦音,以及从双唇鼻音分化出来的
唇齿鼻音,即三十六字母中的非、敷、奉、微,古无轻唇即中古后期的轻唇音在上古一律都读重唇音。钱大昕主要是利用古书的异文来证明的。例如:“
封域”就是“
邦域”,“妃”读如“配”,“
附娄”就是“部娄”,“芜菁”就是“蔓菁”等等。其中的封、妃、附、芜分别属于中古后期轻唇音声纽非、敷、奉、微;邦、配、部、蔓分别属于中古后期的重唇音声纽帮、滂、并、明。钱大昕从它们可以互相通假的现象中,得出了古无轻唇的结论。根据通假,说重唇轻唇不分,那是证据确凿。但是,就这些材料而言,既可以说明古无轻唇,也可以说明古无重唇。人们所以会信从古无轻唇的结论,是参证了现代方言。在
闽方言、
吴方言里,
普通话的轻唇字大多数仍然读重唇,而普通话的重唇字却没有读轻唇的。另外,印欧语言也有同样的历史音变现象──重唇变轻唇,而不是轻唇变重唇,如梵文pitar和德语vater对应。因此,钱大昕古无轻唇的说法还是有道理的。
②古无舌上。大意是说上古没有舌上音声纽。这也是钱大昕提出来的。中古舌音声纽分两类,通常叫舌头音和舌上音。舌头音指舌尖与上齿的塞音,以及同部位鼻音,即三十六字母中的端、透、定、泥。舌上音即知、彻、澄、娘 4母,它的具体发音部位,各家说法不一,
高本汉认为是舌面与前腭的塞音,以及同部位的鼻音。钱大昕的古无舌上,是说上古没有知、彻、澄3纽(不包括同部位的鼻音声纽“娘”),这3纽分别归属于舌头音端、透、定3纽(也不包括同部位的鼻音声纽“泥”)。他从古书异文中举出了很多例证。例如:“竺”又作“笃”,“抽”又作“掏”,“直”又作“特”,等等。竺、抽、直属于中古舌上音知、彻、澄;笃、掏、特属于中古舌头音端、透、定。因此得出
古无舌上音的结论。上古的舌上音与舌头音不分,为什么认为古无舌上音,而不认为古无舌头音呢?这与古无轻唇是同样的道理,从
汉语方言的历史和现状看,处处都有舌头音,而闽方言白读几乎没有舌上音,
赣方言也近似,因此认为古无舌上音的说法基本可信。根据中古舌上音声纽都是二三等字的事实,可以推知上古的舌头音后来分化出舌上音,是以韵属二三等为条件的。
此外,钱大昕还提出古人多舌音和上古影、喻、晓、匣
双声的看法。前者说正齿音照系三等在上古读舌头音,这个观点被后来
黄侃发展为“照系三等归端系”;后者说
喉音影、喻、晓、匣 4纽在上古是同一类声纽。这两条也都有一定道理,但是很多学者持有保留意见。
③娘日归泥。大意是说中古娘、日 2纽在上古属于泥纽。这是
章炳麟泥而不滓公山不狃”又作“公山不”,“”《广韵》而沼切, 日纽字;“狃”有往来频繁的意思,在这个意义上
《说文解字》作“”,“”
徐铉引《唐韵》作人久切,日纽字,由此知道中古娘日 2纽在上古是同一类声纽。他还举出了很多例证,证明中古娘日 2纽在上古属于泥纽。
章炳麟还认为照系与精系古音同属一类,这种看法不大符合实际,所以没有得到广泛的支持。
摘录
章炳麟为上古声纽编制了一个总表,收在他所著《国故论衡》里,摘录如下:
喉音:见谿群疑
牙音:晓匣影(喻)
舌音:端(知)透(彻)定(澄)泥(娘日)来
齿音:照(精)穿(清)床(从)审(心)禅(邪)
唇音:帮(非)滂(敷)并(奉)明(微)表中括号里的是中古声纽,古纽分为 5类21个。这里明显的缺点有两处: 一是精系归入照系是照搬东北部印度方言; 一是喉音与牙音颠倒,跟通行说法不合。这两个缺点,在他的弟子黄侃那里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纠正。
④照系二等归精系,照系三等归知系。大意是说中古照系二等字在上古属于精系,照系三等字在上古属于知系(舌上音)。这是黄侃明确提出来的看法。他认为中古照系
二等庄、初、床、山在上古与精系精、清、从、心同属一类;照系三等照、穿、神、审、禅在上古与知系知、彻、澄同属一类。钱大昕已经证明古无舌上,所以,黄侃照系三等归知系,实际上等于照系三等归端系。
黄侃照系二等归精系的结论主要从谐声偏旁和异切得来的。例如,“则”是精系字,而从“则”得声的侧、测、厕都是中古照系二等字;从“且”得声的字有徂、组、祖、粗、阻、、俎、沮等,共中徂、组、祖、粗是中古精系字,阻、、俎、沮是中古照系二等字,这是同一谐声偏旁分属精系和照系二等两类声纽的例证。再如:《广韵》“笮”侧伯切,又在各切,前一个(正音)反切是中古照系二等字,后一个(又音)反切是中古精系字;《广韵》“洒”先礼切,又所卖切,前一个反切是中古精系字,后一个反切是中古照系二等字,这是一个字有精系和照系二等两个反切的例证。黄侃根据这些现象,认为中古的照系二等在上古可能与精系就是一类声母。在今天看来,这个结论基本上还是可以成立的。
至于照系三等归端系的说法就有一定问题了。一方面可以找出正面的例证如:“旃”《广韵》
诸延黄侃关于上古声纽的见解,集中表现在他归纳的19纽上:
喉音:影(喻、于)晓匣
浅喉:见(群)溪疑
舌音:端(知照)透(彻穿审)定(澄神禅)来泥(娘日)
齿音:精(庄)清(初)从(床)心(疏邪)
等韵出发,把凡是纯一四等的韵叫做“古本韵”。因为“古本韵”中只出现这19个声纽,所以断定它们是“古本纽”。“古本韵”、“古本纽”之说的弊病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经论断取消了好多声纽,二是论证方法不甚详尽。因此,“古本韵”、“古本纽”的说法还没有被多数学者所接受。
⑤
喻三归匣,喻四归定。意思是中古喻纽三等字在上古属于匣纽,喻纽四等字在上古属于定纽。这是
曾运乾的研究成果。曾运乾把喻纽三等叫做于母,把喻纽四等叫做喻母。他认为“于母古隶牙声匣母,喻母古隶舌声定母。部仵秩然,不相
陵犯”(《喻母古读考》)。他举例很多。比如他说:“古读‘营’如‘环’,《韩非子》‘自营为私’,《说文》作‘环’,按‘环’户关切,匣母;又古读‘营’如‘还’,《诗·齐风》‘子之还兮’,《汉书·地理志》作‘营’,‘还’,户关切。”(同上)“营”《广韵》余倾切,曾运乾考证“余”是错字,当作于倾切,是中古喻纽三等字,即曾氏的于母,它的异文作“环”、“还”,是中古匣纽字,由此得出喻三归匣的结论。又如他说:“古读‘夷’如‘弟’,《易·涣》‘匪夷所思’,《释文》‘夷’荀本作‘弟’;又《易·明夷》‘夷于左股’,《释文》子夏本作‘睇’,又作‘
眱’;《说文》‘鴺’从鸟夷声, 金文作‘鹈’,从鸟弟声。按:弟,徒礼、特计二切,睇,特计切,杜兮切,并定母。”(同上)“夷”《广韵》以脂切,中古喻纽四等字,即曾氏的喻母,它的异文作“弟”,中古定纽字,由此得出喻四归定的结论。曾运乾的这条结论有不少人遵信。
上述 5条是现在学术界基本认定的结论。所谓基本认定,是指承认每条结论之中的两组或几组声纽之间有过相同或极其相似的阶段,并不意味着二者在上古时期都绝对相同。至于每组声纽从什么时侯开始分化,到什么时候最后完成,各组演化的历程和条件又是怎样的,等等,都还没有确切的说法,还有待深入的研究。关于上古声纽的拟音,各家说法纷纭,尚无定论。
最后说说上古声纽的复辅音问题。认为上古汉语可能有复辅音声纽,最早是
高本汉和林语堂提出来的。他们认为,只有承认上古有复辅音声纽,才能更好地解释同一谐声偏旁在中古分属不同的声纽,在方言中分属不同发音部位的声母的现象。他们提出这个问题时,多半属于一种设想和推理。以后陆续有人从这方面进行过探索,有的依据汉字的谐声偏旁和连绵字,有的利用从
甲骨文中发现的形声字,有的通过各种方言的比较,有的以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进行比较,等等。他们用不同的方法和材料,进一步论证了上古汉语中可能存在着复辅音声纽kl、tl、pl、ml、xm、……这类的音。如果复辅音能够得到充分证明,那么上古声纽就不象前人想象的那样单纯了。直到现在为止,上古到底有多少复辅音声纽,它们的结合关系是怎样的,怎样演变成单纯辅音的,演变的条件是什么,等等,这一系列重要问题,尽管有些人做出种种设想和构拟,但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参考书目
钱大昕:《潜研堂文集》卷十五,《十驾斋养新录》卷五。
章炳麟:《国故论衡》,收入《章氏丛书》。
黄侃:《黄侃论学杂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曾运乾:《喻母古读考》,载《东北大学季刊》,第2期,1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