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虫是早期小型海生
后口动物的一属,发现于
中国澄江化石地,属于
澄江动物群(
帽天山页岩)的一员。它们体长7~11厘米头小,短锥形,不分节,口位于头的末端,没有眼睛。身体呈奇特的二分构型:胸区(前部)膨大,分为4-5节,每节具1对鳃裂,外骨由4个骨片组成:腹区(后部)呈桨状,无附肢,由数量不等的互相叠套的骨片组成。
古虫是最古老的虫子吗?古虫并非古老的虫子,而是一类特殊的已灭绝动物发现于中国的
澄江生物群中。广义的古虫指
古虫动物门中的所有成员,体长一般5-7厘米,最长可达20厘米,虫体由头,胸和腹组成,全身被分节的外骨骼保护。
由于古虫类身体表面的原始分节不种类的古虫性极像原口动物亚界的节胶动物,曾被视为泛节胶动物已经灭绝了的分支。但随着它的后口动物属性鳃裂构造的确认,古虫被归类到后口动物亚界,并独立为门。古虫动物具有双重属性:既保留原口动物亚界的原始特征:躯体呈简单分节,也具有今后口动物亚界各分支与原口动物分支的独有性状——裂构造。
因此学术界广泛认可它是后口动物亚界中最原始的种类狭义的古虫指古虫属,它们体长7~11厘米头小,短锥形,不分节,口位于头的末端,没有眼睛。身体呈奇特的二分构型:胸区(前部)膨大,分为4-5节,每节具1对鳃裂,外骨由4个骨片组成:腹区(后部)呈桨状,无附肢,由数量不等的互相叠套的骨片组成。
化石是在沉积地层中保存的古代生物的遗体或遗迹。它能指示古代生物的存在,对于研究古地质的发展,地理环境的演变和古生物的演化有重要的意义。澄江动物化石群1984年7月1日,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侯先光在澄江县帽天山挖到了一块属于无脊椎软体动物的纳罗虫化石。
10多年来,这里先后出土了40多个动物门类、180余种
动物化石,分属海绵动物、腔肠动物、腕足动物、节肢动物、古虫动物和
脊索动物门或超门,其中有一些鲜为人知的珍稀动物,有的难以归入任何已知的动物门类,这批化石群的时代为寒武纪2早期距今约5.3亿年。
它们呈立体状,保存着精美的、完整的软体动物的组织印痕,如眼晴、皮肤、消化道,个体有从几毫米的微型动物到长达2米带有粗爪的大型动物,几乎涵盖了现存的所有动物门类,包括人类在内的很多多细胞动物很可能就是从这时起源,开始了各自的演化历史。
据测定,这一化石群的形成时间约在200万年间,这个过程相对于地球32亿年的生物史来说,就好像一天里的一分。自地球诞生以来,沉寂了40亿年的地球“一瞬间热闹起来”,展现了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动物突发性的进化,打破了生物演化的程序,对生物进化论提出了质疑和挑战。
被誉为“20世纪最惊人的科学发现之一”;与澳大利亚
埃迪卡拉动物群、加拿大布尔吉斯动物群并列为地球早期生命起源和演化实例的三大奇迹。帽天山被国际地质界誉为“古生物学圣地”,是我国首批11个国家地质公园之一。2012年被列为
世界自然遗产。
澄江生物群中这些最原始的各种不同类型的
海洋动物软体构造保存完好,千姿百态、栩栩如生,是目前世界上所发现的最古老、保存最完好的一个多门类生物化石群。生动如实地再现了当时海洋生命的壮丽景观和现生澄江生物动物的原始特征,为研究地球早期生命起源、演化、生态等理论提供了珍贵证据。澄江
生物化石群的发现,引起了世界科学界的轰动,被称为“20世纪最惊人的发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