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贤桥
台前县孙口乡古贤桥
古贤桥,建于公元665年,比赵州桥晚几十年,但规模比赵州桥大,可称中华第一桥。唐代古贤桥现与张公艺墓,张公艺祠堂连为一体,是台前县三桥(京九铁路特大桥,黄河公路特大桥,唐代古贤桥),将军渡百亩人造湖,金堤河公园旅游网络的中心,还可以作为张姓寻根的参观点,具有十分珍贵的旅游价值。古贤桥建设包括文物景观,园林景点,附属设施等。
简介
流传于民间的唐代“古贤桥”,在地下沉睡了千年之后有望重现它的原貌。濮阳市、台前县文物部门组织专家对唐代“古贤桥”遗址按照省文物钻探规程进行了初探。经科学钻探,专家们发现该桥为东南、西北走向,深埋地下6.2米,桥长52.5米、桥面最宽处11米,桥身全部为大方石筑成,石桥基本保存完好。钻探结果表明此桥建桥的时间早、规模大、用时长,具有较高的科研和文物价值。专家称,该桥只比隋朝的赵州桥晚几十年,前年古贤桥一旦出土,将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宝。
地理位置
古贤桥遗址位于台前县孙口乡古贤桥村南100米,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了。据史料记载,该桥原为木板桥,由唐代乡贤张公艺出资兴建。唐高宗李治于麟德二年(665年)封泰山过郓州,至寿县(今台前县)古贤村(今古贤桥村)访张公艺师曾过此桥,见桥面狭窄破旧,回京后拨金翻修为石桥。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山东寿张知县曹玉珂于此桥北头立碑,上书“唐高宗驻跸访贤处”。1945年,该碑被砸修筑黄河坝头。清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改道流经境内,桥被淤埋地下。
据《旧唐书》记载,当年唐高宗因闻张氏九氏同居,累朝都有旌表,慕名而访,问张公艺何能久世同居?张公艺答:“老夫自幼接受家训,慈爱宽仁,无殊能,仅诚意待人,一‘忍’字而已。”遂请纸笔,书百“忍”字以进。高宗连连称善,并赠绢百端,以彰其事。
该桥因唐高宗访张公艺而得名“访贤桥”,后人改称为“古贤桥”。张公艺是我国历史上治家有方的典范,他那九辈同居,合家九百人,团聚一起,和睦相处,千年以来备受历代人民尊敬,传为美谈。
1959年,毛泽东主席在山东济南接见寿张县委书记时,还专门问及张公艺,打探张公艺的后人以及他们的家风现状。1982年,台前县人民政府投资兴建了张公艺墓,并被省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该县又动工修建了仿清建筑百忍堂,内塑张公艺及两书童像,建有壁画14幅,每年都有数百名张氏后裔来此寻根。如今,张公艺的故里桥北张村(因在古贤桥村北而得名)民风朴实,邻里团结,家庭和睦,村里处处荡漾着文明和谐之风。张氏子孙传承了以忍治家的千年祖训,发扬光大了先祖的百忍遗风。
张公艺不仅忍让治家,还乐善好施,经常为百姓办好事。
有一天,张公艺在村南渡口闲逛,发现撑船人对过往行人要钱很多,言行极其野蛮。行人在船上稍微不注意,就会遭到他的大骂,甚至挨打。但过往行人都不敢惹这个恶棍,人送绰号“船霸”。
“船霸”的蛮横行为使张公艺非常气愤,心想:如果在这里建上一座桥,不就解除过路行人的痛苦了吗?于是,他就去动员村里有钱的富户。经过动员,有九家很佩服张公艺的想法,同意集资建桥。张公艺便制定了建桥的计划,开始建桥。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一年过去,一座平坦宽敞的大桥建成了,过往行人没有一个不称赞张公艺德高望重的。为了付建桥的钱,张公艺便召集九家来商议此事,结果来了八家,唯独一家姓唐的没有来。经过商议,每家拿出一千文钱来,就算定下了。张公艺便只身去找姓唐的。来到姓唐的家,姓唐的说修桥之事他不算数。不但不拿钱,还说张公艺多管闲事。那八家听说后,都来劝说张公艺到衙门去告他,说姓唐的不是东西,明明说好了的又反悔。张公艺说:“别与他计较了,姓唐的是小人,我再拿出一千文钱来不就解决了吗?”大家佩服他的忍耐精神,都不再说别的了。这事被皇帝听说了,特赐名“古贤桥”。
唐高宗李冶麟德二年封泰山,回京城长安时,路经寿张县,跨过此桥访问张公艺,称此村为“访贤村”,后来又把村名改为古贤桥村。后因该村居“古贤桥”北面,故今村名叫“桥北张”。
地图信息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7-19 10:34
目录
概述
简介
地理位置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