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边卒思归》是唐代诗人
司马扎创作的一首
五言古诗。这首诗以一个边卒的角度,写出了戍边士卒思归的情绪,抒发了作者对唐玄宗开边扩土好大喜功的不满和抗议,又有对不幸者的同情。
⑵
辽阳:一指辽宁省辽阳县,一指辽宁省大凌河或大凌河以东的地方,这里泛指边疆地区。
诗人毫不掩饰心中的不平,开始便借被抓去戍边的士兵,说出自己要说的话:有田地不能耕种,却到这辽远的边城来戍边。这两句前一句是果,后一句是因。这样因果倒置的巧妙安排更突现出诗人对战争的不满。“辽阳”点出边卒戍边的地点,一个“卧”字用得十分巧妙,身“卧”则思,思则入梦。这样便引出了下文。此诗的第三句写了一个梦境:放眼四望,田野一派碧绿,微风荡过,一片稻花飘香,真是一派美好的和平景象。可是醒来,所见所闻却是战争的烽烟与血腥的气味。诗人用和平和战争作比更突出了和平的可贵与战争的可恶。
以上写士卒“思归”情绪,下文全是作者议论。“汉武”二句借古讽今,指责玄宗开边扩土,进行残酷的战争,弄得遍地烽火,家家抽丁。接着诗人用了反问的笔法:“边土无膏腴,闲地何必争?”指出统治者开边无益。末尾二句与前文相照应,“执末者”呼应“有田不得耕”句,“死纵横”呼应“战血腥”,斥责统治者开边扩土的罪恶。李颀在《古从军行》中有这样的话:“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葡萄入汉家!”刀兵滚滚,烽烟四起,牺牲无数生命,靡费无数钱财,换来的只是几粒荀萄供统治者享用,所争的只是片片无用的荒地。这首诗就是这样从战争破坏生产,战争破坏人民的和平生活来否定战争,写得真实,揭露深刻。
描写与议论相结合是这首诗的主要特点。前半部分描写,后半部分议论,两者结合很紧密。这首诗在描写中有对比的因素,有的地方写得十分形象,如“稻花香”、“战血腥”与“半烽火”都留有想象余地,震慑力强。作者以接近口语的词语入诗,使这首诗显得十分亲切、朴素,很有感染力。感情的激越,思想的深刻,又使这首诗具有较强的社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