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五十九首》是
唐代诗人
李白的
组诗作品。这五十九首诗内容继承
阮籍《
咏怀八十二首》和
陈子昂《
感遇诗三十八首》的传统,或言己抱负,或咏古伤今,或讽刺现实。组诗以夏商周三代以来的“世道之治乱”为基本主题,反映出李白在诗学上并不是简单地附合当时推崇建安的流行风气,而是努力上溯风骚、尊复风雅,深化了初盛唐以来的复古诗学。在艺术上,诗人既运用写实手法,又进行想象夸张,有时还把抒写理想愿望和描写苦难现实结合在一首诗里。各首诗相对独立,但在主题、立意、风格及诗学渊源上又表现出整体性的特征。
作品原文
古风五十九首1
其一
大雅久不作2,吾衰竟谁陈3?
王风委蔓草4,战国多荆榛。
龙虎相啖食,兵戈逮狂秦。
正声何微茫5,哀怨起骚人6。
扬马激颓波7,开流荡无垠。
废兴虽万变,宪章亦已沦8。
自从建安来9,绮丽不足珍。
圣代复元古10,垂衣贵清真11。
群才属休明12,乘运共跃鳞。
文质相炳焕13,众星罗秋旻14。
我志在删述15,垂辉映千春。
希圣如有立16,绝笔于获麟。
其二
蟾蜍薄太清17,蚀此瑶台月。
圆光亏中天,金魄遂沦没18。
蝃蝀入紫微19,大明夷朝晖20。
浮云隔两曜21,万象昏阴霏22。
萧萧长门宫23,昔是今已非。
桂蠹花不实24,天霜下严威。
沈叹终永夕,感我涕沾衣。
其三
秦皇扫六合25,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
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
铭功会稽岭,骋望琅琊台。
刑徒七十万,起土骊山隈。
尚采不死药,茫然使心哀。
连弩射海鱼,长鲸正崔嵬26。
额鼻象五岳,扬波喷云雷。
鬈鬣蔽青天27,何由睹蓬莱。
徐市载秦女,楼船几时回。
但见三泉下,金棺葬寒灰。
其四
凤飞九千仞,五章备彩珍28。
衔书且虚归,空入周与秦。
横绝历四海,所居未得邻。
吾营紫河车,千载落风尘。
药物秘海岳,采铅青溪滨。
时登大楼山,举首望仙真。
羽驾灭去影,飚车绝回轮。
尚恐丹液迟,志愿不及申。
徒霜镜中发,羞彼鹤上人。
桃李何处开,此花非我春。
唯应清都境,长与韩众亲。
其五
太白何苍苍29,星辰上森列。
去天三百里,邈尔与世绝。
中有绿发翁,披云卧松雪。
不笑亦不语,冥栖在岩穴。
我来逢真人,长跪问宝诀。
粲然启玉齿,授以炼药说。
铭骨传其语,竦身已电灭。
仰望不可及,苍然五情热。
吾将营丹砂,永与世人别。
其六
代马不思越,越禽不恋燕。
情性有所习,土风固其然。
昔别雁门关,今戍龙庭前30。
惊沙乱海日,飞雪迷胡天。
虮虱生虎鹖,心魂逐旌旃。
苦战功不赏,忠诚难可宣。
谁怜李飞将,白首没三边。
其七31
五鹤西北来,飞飞凌太清。
仙人绿云上,自道安期名32。
两两白玉童,双吹紫鸾笙。
去影忽不见,回风送天声。
我欲一问之,飘然若流星。
愿餐金光草,寿与天齐倾。
其八
咸阳二三月,宫柳黄金枝。
绿帻谁家子33,卖珠轻薄儿。
日暮醉酒归,白马骄且驰。
意气人所仰,冶游方及时。
子云不晓事,晚献长杨辞。
赋达身已老,草玄鬓若丝。
投阁良可叹,但为此辈嗤。
其九
庄周梦胡蝶,胡蝶为庄周。
一体更变易,万事良悠悠。
乃知蓬莱水,复作清浅流。
青门种瓜人,旧日东陵侯。
富贵故如此,营营何所求34。
其十
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35。
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曜。
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
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
吾亦澹荡人36,拂衣可同调。
其十一
黄河走东溟37,白日落西海。
逝川与流光,飘忽不相待。
春容舍我去,秋发已衰改。
人生非寒松,年貌岂长在。
吾当乘云螭,吸景驻光彩。
其十二
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
昭昭严子陵,垂钓沧波间。
身将客星隐,心与浮云闲。
长揖万乘君,还归富春山。
清风洒六合,邈然不可攀。
使我长叹息,冥栖岩石间38。
其十三
君平既弃世39,世亦弃君平。
观变穷太易,探元化群生。
寂寞缀道论,空帘闭幽情。
驺虞不虚来,鸑鷟有时鸣40。
安知天汉上,白日悬高名。
海客去已久,谁人测沈冥。
其十四
胡关饶风沙,萧索竟终古。
木落秋草黄,登高望戎虏。
荒城空大漠,边邑无遗堵。
白骨横千霜,嵯峨蔽榛莽41。
借问谁凌虐,天骄毒威武。
赫怒我圣皇,劳师事鼙鼓。
阳和变杀气,发卒骚中土。
三十六万人,哀哀泪如雨。
且悲就行役,安得营农圃。
不见征戍儿,岂知关山苦42。
李牧今不在,边人饲豺虎。
其十五
燕昭延郭隗,遂筑黄金台。
剧辛方赵至,邹衍复齐来。
奈何青云士43,弃我如尘埃。
珠玉买歌笑,糟糠养贤才。
方知黄鹤举,千里独裴回44。
其十六
宝剑双蛟龙,雪花照芙蓉。
精光射天地,雷腾不可冲。
一去别金匣,飞沉失相从。
风胡灭已久45,所以潜其锋。
吴水深万丈,楚山邈千重。
雌雄终不隔,神物会当逢。
其十七
金华牧羊儿,乃是紫烟客。
我愿从之游,未去发已白。
不知繁华子,扰扰何所迫。
昆山采琼蕊46,可以炼精魄。
其十八
天津三月时47,千门桃与李。
朝为断肠花,暮逐东流水。
前水复后水,古今相续流。
新人非旧人,年年桥上游。
鸡鸣海色动,谒帝罗公侯。
月落西上阳,余辉半城楼。
衣冠照云日,朝下散皇州。
鞍马如飞龙,黄金络马头。
行人皆辟易,志气横嵩丘。
入门上高堂,列鼎错珍羞。
香风引赵舞,清管随齐讴。
七十紫鸳鸯,双双戏庭幽。
行乐争昼夜,自言度千秋。
功成身不退,自古多愆尤48。
黄犬空叹息,绿珠成衅雠。
何如鸱夷子,散发棹扁舟。
其十九
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
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
霓裳曳广带49,飘拂升天行。
邀我登云台,高揖卫叔卿。
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
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
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50。
其二十
昔我游齐都,登华不注峰。
兹山何峻秀,绿翠如芙蓉。
萧飒古仙人,了知是赤松。
借予一白鹿,自挟两青龙。
含笑凌倒景,欣然愿相从51。
泣与亲友别,欲语再三咽。
勖君青松心,努力保霜雪。
世路多险艰,白日欺红颜。
分手各千里,去去何时还52。
在世复几时,倏如飘风度。
空闻紫金经,白首愁相误。
抚己忽自笑,沉吟为谁故。
名利徒煎熬,安得闲余步。
终留赤玉舄,东上蓬莱路。
秦帝如我求,苍苍但烟雾53。
其二十一
郢客吟白雪,遗响飞青天。
徒劳歌此曲,举世谁为传。
试为巴人唱,和者乃数千。
吞声何足道54,叹息空凄然。
其二十二
秦水别陇首,幽咽多悲声。
胡马顾朔雪,躞蹀长嘶鸣55。
感物动我心,缅然含归情。
昔视秋蛾飞,今见春蚕生。
袅袅桑柘叶,萋萋柳垂荣。
急节谢流水,羁心摇悬旌。
挥涕且复去,恻怆何时平。
其二十三
秋露白如玉,团团下庭绿。
我行忽见之,寒早悲岁促。
人生鸟过目,胡乃自结束56。
景公一何愚,牛山泪相续。
物苦不知足,得陇又望蜀。
人心若波澜,世路有屈曲。
三万六千日,夜夜当秉烛。
其二十四
大车扬飞尘,亭午暗阡陌。
中贵多黄金,连云开甲宅。
路逢斗鸡者,冠盖何辉赫57。
鼻息干虹霓,行人皆怵惕。
世无洗耳翁58,谁知尧与跖。
其二十五
世道日交丧,浇风散淳源59。
不采芳桂枝,反栖恶木根。
所以桃李树,吐花竟不言。
大运有兴没,群动争飞奔。
归来广成子,去入无穷门。
其二十六
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
秋花冒绿水60,密叶罗青烟。
秀色空绝世,馨香竟谁传。
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
结根未得所,愿托华池边。
其二十七
燕赵有秀色,绮楼青云端61。
眉目艳皎月,一笑倾城欢。
常恐碧草晚,坐泣秋风寒。
纤手怨玉琴,清晨起长叹。
焉得偶君子,共乘双飞鸾。
其二十八
容颜若飞电,时景如飘风62。
草绿霜已白,日西月复东。
华鬓不耐秋,飒然成衰蓬。
古来贤圣人,一一谁成功。
君子变猿鹤,小人为沙虫。
不及广成子,乘云驾轻鸿。
其二十九
三季分战国,七雄成乱麻。
王风何怨怒,世道终纷拏。
至人洞玄象,高举凌紫霞。
仲尼欲浮海,吾祖之流沙63。
圣贤共沦没,临歧胡咄嗟。
其三十
玄风变太古,道丧无时还。
扰扰季叶人,鸡鸣趋四关。
但识金马门,谁知蓬莱山。
白首死罗绮,笑歌无时闲。
绿酒哂丹液,青娥凋素颜64。
大儒挥金椎,琢之诗礼间。
苍苍三株树,冥目焉能攀。
其三十一
郑客西入关,行行未能已。
白马华山君,相逢平原里。
璧遗镐池君,明年祖龙死65。
秦人相谓曰,吾属可去矣。
一往桃花源,千春隔流水。
其三十二
蓐收肃金气66,西陆弦海月。
秋蝉号阶轩,感物忧不歇。
良辰竟何许,大运有沦忽。
天寒悲风生,夜久众星没。
恻恻不忍言,哀歌逮明发。
其三十三
北溟有巨鱼,身长数千里。
仰喷三山雪,横吞百川水。
凭陵随海运,燀赫因风起67。
吾观摩天飞,九万方未已。
其三十四
羽檄如流星,虎符合专城。
喧呼救边急,群鸟皆夜鸣。
白日曜紫微,三公运权衡。
天地皆得一,澹然四海清。
借问此何为,答言楚征兵。
渡泸及五月,将赴云南征。
怯卒非战士,炎方难远行68。
长号别严亲,日月惨光晶。
泣尽继以血,心摧两无声。
困兽当猛虎,穷鱼饵奔鲸。
千去不一回,投躯岂全生。
如何舞干戚,一使有苗平。
其三十五
丑女来效颦,还家惊四邻。
寿陵失本步,笑杀邯郸人。
一曲斐然子,雕虫丧天真。
棘刺造沐猴,三年费精神。
功成无所用,楚楚且华身。
大雅思文王,颂声久崩沦69。
安得郢中质,一挥成斧斤。
其三十六70
抱玉入楚国,见疑古所闻。
良宝终见弃,徒劳三献君。
直木忌先伐,芳兰哀自焚。
盈满天所损,沉冥道为群71。
东海泛碧水,西关乘紫云。
鲁连及柱史,可以蹑清芬。
其三十七
燕臣昔恸哭,五月飞秋霜。
庶女号苍天,震风击齐堂。
精诚有所感,造化为悲伤。
而我竟何辜,远身金殿旁72。
浮云蔽紫闼73,白日难回光。
群沙秽明珠,众草凌孤芳。
古来共叹息,流泪空沾裳。
其三十八
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74。
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
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其三十九75
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
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
白日掩徂辉76,浮云无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栖鸳鸾。
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其四十
凤饥不啄粟,所食唯琅玕。
焉能与群鸡,刺蹙争一餐77。
朝鸣昆丘树,夕饮砥柱湍。
归飞海路远,独宿天霜寒。
幸遇王子晋,结交青云端。
怀恩未得报,感别空长叹。
其四十一
朝弄紫泥海,夕披丹霞裳。
挥手折若木,拂此西日光。
云卧游八极,玉颜已千霜。
飘飘入无倪,稽首祈上皇。
呼我游太素,玉杯赐琼浆。
一餐历万岁,何用还故乡。
永随长风去,天外恣飘扬78。
其四十二
摇裔双白鸥79,鸣飞沧江流。
宜与海人狎,岂伊云鹤俦。
寄形宿沙月,沿芳戏春洲。
吾亦洗心者,忘机从尔游。
其四十三
周穆八荒意,汉皇万乘尊。
淫乐心不极,雄豪安足论。
西海宴王母,北宫邀上元。
瑶水闻遗歌80,玉杯竟空言。
灵迹成蔓草,徒悲千载魂。
其四十四
绿萝纷葳蕤81,缭绕松柏枝。
草木有所托,岁寒尚不移。
奈何夭桃色,坐叹葑菲诗。
玉颜艳红彩,云发非素丝。
君子恩已毕,贱妾将何为。
其四十五
八荒驰惊飚,万物尽凋落。
浮云蔽颓阳,洪波振大壑。
龙凤脱罔罟82,飘摇将安托。
去去乘白驹,空山咏场藿。
其四十六
一百四十年,国容何赫然。
隐隐五凤楼,峨峨横三川。
王侯象星月,宾客如云烟83。
斗鸡金宫里,蹴鞠瑶台边。
举动摇白日,指挥回青天。
当涂何翕忽,失路长弃捐。
独有扬执戟,闭关草太玄。
其四十七84
桃花开东园,含笑夸白日。
偶蒙东风荣,生此艳阳质。
岂无佳人色,但恐花不实。
宛转龙火飞,零落早相失。
讵知南山松,独立自萧瑟。
其四十八
秦皇按宝剑,赫怒震威神。
逐日巡海右,驱石驾沧津。
征卒空九寓,作桥伤万人。
但求蓬岛药,岂思农扈春85。
力尽功不赡,千载为悲辛。
其四十九
美人出南国,灼灼芙蓉姿。
皓齿终不发,芳心空自持。
由来紫宫女,共妒青蛾眉。
归去潇湘沚86,沉吟何足悲。
其五十
宋国梧台东,野人得燕石87。
夸作天下珍,却哂赵王璧。
赵璧无缁磷,燕石非贞真。
流俗多错误,岂知玉与珉。
其五十一
殷后乱天纪88,楚怀亦已昏。
夷羊满中野,菉葹盈高门。
比干谏而死,屈平窜湘源。
虎口何婉娈,女媭空婵媛89。
彭咸久沦没,此意与谁论。
其五十二
青春流惊湍,朱明骤回薄。
不忍看秋蓬,飘扬竟何托。
光风灭兰蕙,白露洒葵藿90。
美人不我期,草木日零落。
其五十三
战国何纷纷,兵戈乱浮云。
赵倚两虎斗91,晋为六卿分。
奸臣欲窃位,树党自相群。
果然田成子,一旦杀齐君。
其五十四
倚剑登高台,悠悠送春目。
苍榛蔽层丘,琼草隐深谷。
凤鸟鸣西海,欲集无珍木。
鸒斯得所居,蒿下盈万族。
晋风日已颓,穷途方恸哭92。
其五十五
齐瑟弹东吟,秦弦弄西音。
慷慨动颜魄,使人成荒淫。
彼美佞邪子,婉娈来相寻。
一笑双白璧,再歌千黄金。
珍色不贵道,讵惜飞光沈。
安识紫霞客93,瑶台鸣素琴。
其五十六
越客采明珠,提携出南隅。
清辉照海月,美价倾皇都。
献君君按剑,怀宝空长吁。
鱼目复相哂,寸心增烦纡94。
其五十七
羽族禀万化95,小大各有依。
周周亦何辜,六翮掩不挥96。
愿衔众禽翼,一向黄河飞。
飞者莫我顾,叹息将安归。
其五十八
我到巫山渚97,寻古登阳台。
天空彩云灭,地远清风来。
神女去已久,襄王安在哉。
荒淫竟沦替98,樵牧徒悲哀。
其五十九
恻恻泣路岐,哀哀悲素丝。
路歧有南北,素丝易变移。
万事固如此,人生无定期。
田窦相倾夺,宾客互盈亏。
世途多翻覆,交道方嶮巇99。
斗酒强然诺,寸心终自疑。
张陈竟火灭,萧朱亦星离。
众鸟集荣柯100,穷鱼守枯池。
嗟嗟失权客,勤问何所规。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2.大雅:《
诗经》分风、雅(大雅、小雅)、颂三部分,大雅的内容多歌颂西周的文治武功。
3.吾衰:语本《
论语·述而》:“子曰:甚矣吾衰也。”此处李白自比孔子。
4.王风:《诗经》中的“
十五国风”之一,采自周代东都洛邑(今河南洛阳)一带的民歌。委蔓草:凋零之意。
5.正声:指大雅。
6.骚人:指屈原,宋玉等楚辞作家。
7.扬马:指扬雄和司马相如,汉代辞赋家。
8.宪章:即法度。沦:沦丧。
9.建安:汉献帝年号,此指以曹操及其子曹丕、曹植与“建安七子”为代表的建安文学。
10.圣代:指唐代。元古:即上古。
11.垂衣:言无为而治。清真:政治清明,世风质朴。
12.属:正值。休明:清明盛世。
13.文质:形式和内容。
14.秋旻:秋天的天空。
15.删述:指孔子删诗和传述六经事。
16.希圣:效法圣人。有立:有所成就。
17.蟾蜍:即蛤蟆。古时认为月蚀是因月中蟾蜍食月造成的。太清:即天空。
18.金魄:指月亮。魄,指月亮中的阴影。月亮黄昏初升时,为金黄色故称金魄。
19.蝃蝀(dì dōng):即虹。古人认为虹为阴象,为后宫干政之象。
20.大明:即太阳。
21.两曜(yào):指日、月。
22.阴霏:阴暗。
23.长门宫:汉宫名,汉武帝时陈皇后所居之冷宫。陈皇后阿娇失宠,因陷害卫子夫被打入长门宫。
24.“桂蠹”句:以桂树被蠹而其花不实,喻唐玄宗开元盛世已去,大唐已被蠹虫所蚀,内里已空。
25.六合:天地四方,概指天下。
26.崔嵬:高大貌。
27.鬐鬣(qí liè):鱼脊和鱼颌上的羽状部分。
28.五章:五种彩色。
29.太白:山名,为秦岭主峰。
30.龙庭:匈奴祭天、大会诸部之地,又称龙城。
31.其七:此诗另有一作“客有鹤上仙。飞飞凌太清。扬言碧云里。自道安期名。两两白玉童。双吹紫鸾笙。飘然下倒影。倏忽无留形。遗我金光草。服之四体轻。将随赤松去。对博坐蓬瀛”。
32.安期:安期生,仙人名。传说居东海仙山。
33.帻(zé):包发头巾。
34.营营:奔走忙碌貌。
35.鲁连:即鲁仲连。
36.澹荡:恬淡自适。
37.东溟:即东海。
38.冥栖:即隐居。
39.君平:严君子,名遵,西汉蜀郡人。
40.鸑鷟(yuè zhuó):凤凰之别名。
41.嵯峨:高峻貌。榛莽:草木丛生。
42.岂知关山苦:一本此下有“争锋徒死节。秉钺皆庸竖。战士死蒿莱。将军获圭组”四句。
43.青云士:指在高位之人。
44.裴回:徘徊。
45.风胡:即风胡子,春秋楚国的一位善剑者。
46.琼蕊:琼华。
47.天津:浮桥名,故址在今洛阳西南洛水上。
48.愆尤:罪过,灾祸。
49.霓裳:虹霓做成的衣裳,仙人所服。
50.冠缨:官员的装束。
51.“昔我游齐都”十句:一本此十句作一首。
52.“泣与亲友别”八句:一本此八句作一首。
53.“在世复几时”十二句:一本此十二句作一首。
54.吞声:不敢出声。
55.躞蹀(xiè dié):往来徘徊。
56.结束:约束。
57.冠盖:衣冠和车盖。辉赫:光彩照人。
58.洗耳翁:指尧时的隐士许由。
59.浇风:风俗浇薄。淳源:淳朴之源。
60.冒绿水:覆盖绿水。
61.绮楼:华美之楼,美人所居。
62.时景:时光。飘风:旋风。
63.吾祖:指老子。老子姓李,唐代帝王自认为老子之后,李白自谓与帝室同宗,故谓之吾祖。
64.“绿酒哂丹液”二句:一作“萋萋千金骨,风尘凋素颜”。
65.祖龙:秦始皇之隐语。
66.蓐(rù)收:西方之神,司秋。
67.燀赫(chǎn hè):声势盛大貌。
68.炎方:炎热的南方,此指云南。行:一作“征”。
69.崩沦:衰落。
70.其三十六:此诗一作“竭来荆山客。谁为珉玉分。良宝绝见弃。虚持三献君。直木忌先伐。芬兰哀自焚。盈满天所损。沉冥道所群。东海有碧水。西山多白云。鲁连及夷齐。可以蹑清芬”。
71.沉冥:泯然无迹貌,谓不仕。
72.“而我竟何辜”二句:一本无此二句。
73.紫闼:天子所居之处。
74.高秋:九月。
75.其三十九:此诗一作“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杀气落乔木。浮云蔽层峦。孤凤鸣天倪。遗声何辛酸。游人悲旧国。抚心亦盘桓。倚剑歌所思。曲终涕泗澜”。
76.徂辉:落日之光。
77.刺蹙:劳苦不安。
78.“永随长风去”二句:一本无此二句。
79.摇裔:随意飘荡貌。
80.瑶水:即瑶池。
81.绿萝:女萝。纷葳蕤:盛美貌。
82.罔罟(wǎng gǔ):罗网。
83.“一百四十年”六句:一作“帝京信佳丽。国容何赫然。剑戟拥九关。歌钟沸三川。蓬莱象天构。珠翠夸云仙”。
84.其四十七:此诗一作“芙蓉娇绿波。桃李夸白日。偶蒙春风荣。生此艳阳质。岂无佳人色。但恐花不实。宛转龙火飞。零落互相失。讵知凌寒松。千载长守一”。
85.农扈:古代农官。
86.潇湘:二水名,均在今湖南省。沚:水中小岛。
87.“宋国梧台东”二句:一作“宋人枉千金,去国买燕石”。
88.殷后:指殷王纣,殷代亡国之君。天纪:天之纲纪。
89.女媭(xū):相传为屈原的姐姐。婵媛:牵引不舍貌。
90.葵藿:野菜名。
91.两虎:指蔺相如和廉颇。
92.“凤鸟鸣西海”六句:一作“翩翩众鸟飞。翱翔在珍木。群花亦便娟。荣耀非一族。归来怆途穷。日暮还恸哭”。鸒(yú)斯,一名鸦鸟,雀类。
93.紫霞客:谓仙人。
94.烦纡(yū):思绪纷乱。
95.羽族:鸟类。依:依托。
96.六翮(hé):翅膀。掩不挥:谓不能飞翔。
97.渚:江中小洲。
98.沦替:衰败。
99.嶮巇(xiǎn xī):艰险崎岖貌。
100.荣柯:茂树。
白话译文
其一
大雅之作久已断绝,我老了还有谁能讲述和继承这种文学精神呢?
《诗经》的《王风》之中已多是衰败之音,战国时代的文风更是荒芜不堪。
七雄如龙虎相斗,最后秦国以武力得天下。
正声此时何其微茫,而骚人却唱起了哀怨之歌。
汉代的扬雄和司马相如更是推波助澜,此风激荡到了极点。
其后时代废兴,文风万变,但正声的法度却已荡然无存。
自从建安以来,文风绮丽,更不足珍。
直到当今才恢复了元古的风气,垂衣而治,政治清明,民风真朴。
当今群才,欣逢盛世,遂应运而起,如鱼龙腾跃,各显神通。
如今的文风也是文质并胜,众多诗人如同秋夜的星星,布满了天空。
我要继承孔子的删述之志,为后代千秋作出光辉的榜样。
如果我效法圣人能有所成就,从此绝笔可矣。
其二
天上的蟾蜍,悄悄地吃掉了月亮。
夜空中的圆光渐亏,金魄逐渐地消失了。
虹霓进入紫微道,太阳的晨辉顿失光芒。
浮云将日月隔住,世间万象都昏暗下来。
长门宫中的陈皇后曾经红极一时,今日已经失宠,过着冷冷清清的日子。
桂树遭遇严霜,空开花不结果实。
对此我终夜感叹,涕泪沾衣。
其三
秦始皇横扫天下,虎视耽耽,何等威武!
他挥剑上决浮云,威视四海,六国的诸侯皆西向朝秦来降。
他英明天纵,有驾驭群才的雄才大略。
他收天下之兵器,铸为金人十二,函谷关从此便可向东方敞开,任人出入。
他登上会稽山立石铭功,站在琅邪台上极目眺望东海。
他还起用七十万刑徒,为他在骊山大造陵寝。
又使人入海求不死之药,其迷信愚昧,使人心哀。
在东海上秦始皇亲自用连弩射海鱼,那长鲸体积庞大。
额鼻像五岳那么高,游动起来扬波激涛,喷气如云,声响如雷。
但是,有这条大鲸鱼的鳍遮挡着,怎么能看得见蓬莱山呢?
徐福载着童男童女,他的楼船何时才能回来?
但只见秦始皇的金棺装着他的寒骨,已葬入了骊山陵窟三重黄泉户下。
其四
凤凰从九天而下,身上五彩缤纷。
它衔着瑞书来到长安,却一无所获,失望而归。
它又周游四海,也都无所遇,没有知音。
我流落于风尘之中,且炼此紫河车之仙药。
此药深藏在大海和深山之中,我为采铅便来至清溪之滨。
登上大楼山,举首眺望仙人。
可是仙人在哪里?他们的羽驾云车一去无回,不见踪影。
我恐炼丹已迟,求仙的愿望来不及实现。
但悲镜中白发已衰,羞对仙人。
人间盛开的桃李花,并不能常开不衰。
惟有到天上的清都仙境,才能与韩众一样的仙人一样与天同寿,永驻青春。
其五
太白山青苍高竣,上面高与星辰相接。
直上青天三百余里,邈然与人世间隔绝。
其中有绿发仙翁,在松雪下披云独卧。
他在穴中幽栖,不笑不语,正襟而坐。
我来拜访这位神仙,向他长跪请教长生之诀。
他微启玉齿,粲然一笑,向我授以炼药之秘方。
说完之后,便耸身入云,像闪电一样消失了。
我仰望不及,便觉得心情激荡,不能自已。
我将从此炼丹求仙,永与尘世告别。
其六
代地之马不喜欢越地的南方,越地的禽鸟也不思恋燕地的北方。
这是因为生性各有所习,土风固其所然。
可是,远戍的战土刚离开雁门关防地,又开到匈奴的祭天之所龙庭来驻扎。
瀚海中惊沙迷日,飞雪漫天。
战土们的头盔和甲胄都生满了虮虱,心魂天天逐着战旗前进。
但是,他们苦战所得来的功勋却得不到奖赏,其忠诚之心向谁来表达?
有谁来可怜这些像飞将军李广一样的将士,头发已经花白还在守卫边关?
其七
有位仙人乘着仙鹤,在太清之上高飞。
在碧云里传言,他就是安期生。
他的后面跟着一对白玉童,在吹着紫色的鸾笙。
其影踪忽然不见,只听见他们的鸾笙之音被一阵风吹了过来。
举首远望,只见远处飘若流星,大概就是他们的身影。
我也想食金光之草,与天地一样长生不老。
其八
二三月的咸阳城,宫柳发出像黄金一样的嫩枝。
有一个戴着绿头巾的家伙,原本是卖珠子的轻薄少年。
日暮之时,他醉酒而归,骑在白马上,一副盛气凌人的样子。
他冶游所到之处,人们都仰而避之,害怕他的气焰。
扬子云老不晓事,到了晚年还献什么《长杨赋》。
到了皇帝手中时,扬雄已老,满头白发还在写《太玄经》。
他的投阁之举实在令人叹息,只落得个为此辈小儿嘲笑的下场。
其九
庄生梦为蝴蝶,蝴蝶梦为庄周。
本是一体互为变易,万事皆是如此。
世事沧桑,东海蓬莱之水,也会变成浅浅的清流。
青门旁的种瓜老汉,原来就是旧日赫赫一世的东陵侯爷。
富贵常是如此之变易,何必要营营钻求呢?
其十
齐国有不少倜傥的豪杰,而其中鲁仲连最为高妙。
就像明月之珠出于海底,光辉照耀人寰。
他片言退秦兵而名声大振,后世之人对其光辉的人格十分仰慕。
他对于平原君的千金之赠,看得很平淡,并含笑地推辞了。
我也是像鲁仲连一样淡泊名利之人,挥袖扬袂,把这位侠士引为同调。
其十一
黄河流入东海,白日落于西山。
流水与时光,飘忽而逝,时不我待。
青春的容颜舍我而去,满头白发已改变了我的容貌。
人非松柏,青春岂可长在?
我将骑龙升天,去吸住日光,永葆青春的光彩。
其十二
松柏生性正直,难以像桃李花一样讨好人。
高风亮节的严子陵,便隐居垂钓在沧海之间。
他像客星一样隐居不仕,其心与浮云一样闲远。
他向万乘之君长揖而去,辞官不做,回到富春山过隐居的生活。
此举如清风明月,光照人寰,邈然高不可攀。
我叹息不已,要像他那样到裸山关隐居。
其十三
蜀人严君平弃世不仕,朝廷亦弃严君平任其隐沦。
他潜心钻研太易以观变化,探索玄机以化度众生。
终日研究,过着闭门读书的闲居生活。
驺虞这样的仁兽不会在世间平白地出现,凤凰这样的神鸟有时也会降临人间鸣叫。
怎知在天河白日之上没有高悬的我的名姓?
只是那位访过牵牛的海客早已不在,现在到哪里去请严君平这样的高人来测算我的命运和前途呢?
其十四
胡地向来以多风沙著称,自古以来都是荒芜之地。
在霜凋木叶秋草已黄的时候,登高远望,以防胡人的进犯。
只见大漠里边城空荒残破,邑无遗堵。
皑皑的白骨堆集如山,被丛生的荆棘掩遮着。
借问这是谁如此暴虐无道?原来是胡人下此毒手。
我圣皇赫然大怒,决定派大军前去征讨。
顿时间阳和变为杀气,征发士卒嚎声一片骚扰不安。
三十六万士卒被征入伍,哭声动天,泪如雨降。
大量的劳力都去行军打仗,还有谁在家种田?
君不见征戍的战士的悲惨处境,岂能知守卫关山的艰苦?
可惜当今没有像李牧这样的守边良将,使得边塞的军民都为豺虎般的胡兵所斩杀蹂躏。
其十五
燕昭王延请郭隗,高高筑起了黄金台。
剧辛从赵国投奔燕国,后来邹衍也从齐国奔来。
可是如今的当政者,却弃我如同尘埃。
他们宁肯花珠玉来买歌看舞,却对贤才养之以糟糠。
此时我方明白,黄鹤为什么要远君而去,千里之外独自徘徊。
其十六
宝剑如一双蛟龙,剑面铸着芙蓉般的花纹。
其精光照射天地,剑光电腾,上不可挡。
一旦飞出金匣,雌雄剑各自分离。
善相剑的风胡子久已不在,因此它们才潜其锋芒,不再出现于世。
虽然中隔着万丈深的吴水,和千重的楚山。
但像干将、莫邪雌雄二剑这样的神物,终当有一天会相会合的。
其十七
金华的牧羊童,原来是位仙人。
我想跟他前去学仙,但未去头发已白,年已老矣。
不知世上那些碌碌之徒,都往为什么而瞎忙一气。
只有到昆仑山上去采琼蕊炼药求仙,才可以长生不老。
其十八
三月时的天津桥上,家家户户出游人手中都拿着桃李之花。
早上还是美丽的花朵,到晚上便都凋谢了,扔入了流水之中。
洛水之中,前水与后水,古今相续而流。
但年年在天津桥上的游客,却古今不同。
鸡鸣之时,天色已明,在洛阳宫中已站满了上朝的公侯权贵。
月亮西落上阳宫时,余辉映着半个城楼。
此时朝中众官纷纷下朝,衣冠鲜光,上耀云日。
他们骑着高头大马,马头上的络髻金光闪闪。
路上的行人纷纷退避,这些达官贵人趾高气扬的气势,直凌山岳。
回家之后,在高堂之上,珍馐满席。
席上,美人的舞蹈引来阵阵香风,有歌女在伴着管弦唱歌。
酒筵过后,便到庭中戏弄池中的鸳鸯。
他们日夜行乐而不知疲,自以为这样的生活可以千载不变。
但是,功成不退,自古以来就多有悲惨的下场。
如秦朝李斯,官居丞相,尚落得车裂咸阳的下场,空自叹息不能重过出上蔡东门,牵黄犬逐狡兔的生活。
晋朝的石崇,因宠妾绿珠之故,与权贵结成怨仇,而破家灭身。
哪如春秋时越国的范蠡,功成身退,自称鸱夷子皮,翩然乘一叶之扁丹,逍遥于江湖。
其十九
西上华山的莲花峰,远远地就看见了明星玉女。
她手把莲花,在空中轻轻地踩着云朵走来了。
身上云霓般的衣裳拖着长长的带子,在天空中飘拂着。
她邀我登上云台,拜见了神仙卫叔卿。
我觉得恍恍惚惚地与他们一起驾着鸿鹄,升上了天空。
当我们飞至洛阳的上空时,俯首向下一看,只见在洛阳川中到处都是胡兵。
洛阳附近百姓的尸体纵横,鲜血染红了野草,而豺狼们个个都戴着官帽在庆贺胜利呢!
其二十
以前我在齐国都城临淄游历时,登上了华不注峰。
此山是何等之峻秀,山色翠绿如同芙蓉。
在山上我见到一个风神潇洒的仙人,他的名字就是赤松。
他借给我一只白鹿,自己乘着两条青龙。
我欣然随他而去,二人含笑升天,一同在空中下瞰地上的倒影。
我与亲友互相泣别,想说几句安慰的话,却哽咽着说不出来。
互相勉励要以青松为榜样,永保霜雪之操。
世路险峨不平,时光如电催人速老。
从此一别,人各千里,几时才能够再见面?
人生在世能有几时?就像是一阵旋风倏然而逝。
我空学了《紫金经》的为仙之道,头白之后始知被其所误。
我抚己忽而自笑,这一切都是为了什么呢?
都是名利对人的煎熬,使人徒生烦恼,不得安闲。
安期生不为名利所动,终为秦始皇留下了赤玉舄,东归蓬莱去了。
我当随他高飞远举,皇上如若求我,所见的只有东海苍茫的烟雾。
其二十一
郢中之客唱了一曲《阳春》《白雪》,声贯日月,响飞青天。
但是他只是徒劳而已,国中有谁来跟着传唱呢?
他试唱了一曲《下里》《巴人》,国中唱和者却有数千人之多。
他只有吞声不语,凄然叹息而已。
其二十二
秦水告别陇首,发出幽咽的悲声。
胡马留连朔方的白雪,徘徊嘶鸣不已。
对此我恻然心动,隐约地起了归隐之心。
来时秋蛾尚飞,如今却见春蚕已生。
桑树长出了袅袅的枝叶,萋萋的垂柳也飘起了柳絮。
光阴如流水急急东逝而去,我的心也像摇摇悬旌般稳不住。
我欲挥泪还山,恻怆之心何时能平?
其二十三
秋露如透明的白玉,团团落在庭院的绿树上。
我外出时忽然看见了它,悲叹秋寒来早,岁月匆匆。
人生就像是飞鸟过目一样的短暂,何苦要自己拘束自己呢?
齐景公是何等之愚,竟在牛山上大放悲声。
人苦于太不知足,得陇地之后又想得到蜀国。
人心就像波澜一样反复不定,就像是世间的小路一样弯弯曲曲。
不如及时行乐,三万六千日当夜夜秉烛夜游。
其二十四
大车在路上飞奔,扬起了漫天的沙尘,即使在中午时分也搞得天昏地暗。
宫中的太监黄金无数,他们新建的房舍高耸入云。
在路上所碰到的斗鸡小儿,他们也坐着高车大马,衣冠辉赫。
他们鼻子中出的气,都可以上干虹霓,行人见了他们吓得纷纷退避。
当今之世,已经没有洗耳翁了,谁能分得出哪个是尧舜,哪个是盗跖?
其二十五
世道日益沦丧,淳朴之风日益被浇薄之风所冲散。
他们不采芳香的桂枝,却喜欢在恶木之下徜徉。
所以桃李等芬芳之树,也无可奈可,只好吐花无言了。
大运有兴有衰,一旦运衰之时,那些群生都争先逃命。
何时能遇到广成子这样的神仙,去和他一起游无穷之门?
其二十六
碧荷生长在僻远的幽泉之旁,在朝日下分外娇艳光鲜。
秋花从绿水中冒出来,叶子上还迷漫着青烟。
空有绝世美丽的花朵,花香也无人欣赏。
眼看着飞霜已到,美丽的花朵日渐凋落。
这都是生而未得其所的缘故,但愿今后托生在华贵的池塘边。
其二十七
燕赵之地有一个佳人,所住之绮楼高耸入云。
她的美目皎如星月,其笑可以倾城倾国。
但她常恐青春迟暮,见凋草秋风而垂泪仿心。
傍晚弹琴而怨愁,清晨坐起而长叹。
她多么想能找到了个如意君子,像萧史和弄玉一样一起乘鸾高飞啊!
其二十八
容颜衰颓之迅速如同飞电,光景消逝之快也如同疾风。
春草刚刚泛绿很快又到了白霜的秋天,日月如梭光阴似箭。
斑白的鬓发本来就不耐秋霜,转瞬之间,即变得像一团衰败的蓬草一样疏乱。
古来圣贤,有谁能逃得过老死的命运而长生不老?
只见君子变为猿鹤,而小人化为虫沙。
都不及广成子那样,乘云驾鸿,成仙上天。
其二十九
三代之后,天下分裂,战国七雄你争我斗,纷乱如麻。
《王风》所怨怒的就是世道人心不古,大道沦丧。
圣人通晓玄机,知乱世之不可为,便纷纷远走高飞,息遁江湖。
孔子感叹要浮海远去,吾祖老子也骑牛入关,西走流沙。
圣贤都一个个隐沦而去,我辈遇此乱世还有什么可嗟叹犹豫的呢?
其三十
自太古之玄风大变以来,大道沦丧,已无可挽回。
扰扰末世之人,起早摸黑只为到京城获取功名。
他们只认识朝廷宫中的金马门,有谁知道东海之中还有一座蓬莱仙山呢?
他们只知道在罗绮歌舞丛中醉生梦死,至老而不悟。
但知饮酒作乐而不知炼丹求仙,要知道少女的红颜也会很快衰老。
又有那些欺世盗名的大儒,挥动着金椎,以诗礼发家。
虽然珠树苍然在前,但世人皆瞑目不见,岂能攀而登之乎?
其三十一
郑客西入函谷关,一路上马不停蹄。
在平川路上遇到一个驾着素车白马自称是华山君的人。
让他捎一块玉璧给镐池君,来取书的人告诉他说,明年祖龙死。
听此消息,秦人便互相转告说,我们避难去吧。
他们自从去了桃花源之后,便与外人千载相隔,不通消息。
其三十二
秋神蓐收已放出了肃杀的金气,西陆上和海上升起了一弧弯月。
秋蝉在庭轩的阶畔不停地鸣叫,似乎是对自己命运而发出的忧伤之歌。
所谓的良辰佳期竟在何处?时运也有沦忽不济的时候。
天气已寒,悲风呼叫,长夜漫漫,众星渐没。
此时此景,令人恻怆不已,又不忍言说,哀歌一曲,直到天明。
其三十三
北溟有一条巨鱼,身子有几千里那么长。
它仰而喷水,其水雾如同三山之雪;它吞吸一口,就能吸干百川之水。
它随着海中的洋流,横冲直撞;它化而为鹏,随着海中的大风飞腾而起。
仰观这只大鹏摩天而飞,直上青天九万里,尚不能自已。
其三十四
插着羽毛的征兵文书疾如流星,朝廷调兵的虎符发到了州城。
紧急救边喧呼声震动四野,惊得夜鸟群起乱叫。
皇帝在宫中像白日一样高照天下,三公大臣运筹帷幄,各司其职。
天地皆循大道,自然运行,天下清平,四海安宁。
请问现在为什么这样紧急调兵?回答说是要在楚地征兵。
准备五月即渡泸水,将赴云南征讨南诏。
所征的士卒懦怯而不能战斗,再加上南方炎热,难以远行。
征夫们哭着与家人告别,悲啼之声使日月为之惨淡无光。
泪尽而泣之以血,被征发的士卒与亲人都哭得肠断心裂,声音嘶哑。
他们与南诏作战简直是像驱困兽以偿猛虎,送穷鱼去喂长鲸,有去无回,无人全生。
多么希望大唐能像舜一样修德以召远人,手舞干戚,跳一个象征性的舞蹈,便能使有苗臣服。
其三十五
东邻丑女也学西施的样子频皱其眉,四邻之人见了她的怪模样都吓了一跳。
一个寿陵少年到邯郸学步,结果连故步也失掉了,徒使邯郸人嘲笑了一番。
斐然子一曲虽然能哗众取宠,但却雕饰过甚而失去了本真。
用三年的时间,在一个棘刺的尖上虽能雕出一个田猴,维妙维肖,楚楚动人。
但徒劳费神,功成而无所用。
像《诗经·大雅》中的《文王》等篇和《颂》中的典雅诗篇如今已很少见了。
其三十六
以前楚国的和氏抱玉献君,良玉三次献君而终被所弃。
这是古所多闻的忠而见疑的事例。
直木因其直而先遭砍伐,芳兰因其香而遭焚。
满招损,此天之道,退沉潜者与道为群。
鲁仲连功成而隐于东海,老子乘紫云而出函谷关。
此二人堪为我学习的榜样。
其三十七
燕臣邹衍因无罪见罚,含冤恸哭,上感苍天,五月即为之降霜。
齐国的一个寡妇遭受诬陷,她含冤受屈,上号苍天,结果雷电暴风,击坏了齐国的宫殿。
由于为他们的精诚所感动,造化也为之悲悯。
而我今天竟有什么罪过呢,竟然也不得不离开皇帝的金殿。
这都是因为,朝廷的宫殿为浮云所遮,白日的光辉难以普照。
就像是明珠被群沙所埋没,孤芳为众草所欺凌。
此种事自古已然,使我叹息不已,泪流满襟。
其三十八
一支孤兰生于幽园之中,被众草所芜没。
虽然受三月阳春日光的照耀,但很快就为秋天的到来而发愁。
等到飞霜早来之时,绿叶就衰败了。
独处幽园,若无清风吹拂,它的香气有谁能知道呢?
其三十九
登高向四海瞭望,天地之广大何其漫漫。
群物被霜而天下已秋,寒风起而大地寒凉。
荣华若东流之水,一去不返;世事亦如波澜,滔滔一去不归。
白日即将西落,浮云出没不定,遮掩着落日的光辉。
如今是燕雀栖于梧桐之树,而鸳鸯却只能栖在长着刺的枳棘之上。
昔日陶潜唱过《归去来辞》辞官而去,还是回家去吧,我也欲学冯谖弹剑高歌,感叹行路真难。
其四十
凤凰饥不食粟米,所食唯有玉食之类。
怎能与群鸡一起去抢着争食呢?
它早晨还在昆仑山上鸣叫,到晚上就飞到了中流砥柱上饮黄河之水。
一路归飞,海路遥远,风餐露宿,天气寒冷。
幸好遇上了仙人王子晋,结成了青云神仙之交。
我如今身怀君恩犹未得报,归别之前感叹不已。
其四十一
早上在紫泥海游玩,晚上就身披月黑之衣。
手挥若木,挑着西落的太阳。
我乘着云彩卧游八极,年逾千岁,仍然是红颜玉貌。
飘飘飞入天空,前去朝拜天帝上皇。
天帝呼我随他去游太空仙境,并赐我凉液玉浆。
喝了之后便可长命万岁,还回故乡干什么呢?
永随长风而去,在天外尽情飘扬。
其四十二
一双白鹤扇动着翅膀,鸣叫着飞过了沧江。
它最宜与海边的忘机者一起狎玩,岂能与云中仙鹤相伴?
它在沙月之下寄宿,在春洲旁自由自在地嬉戏。
我也是一个涤除凡心的海客,愿忘机与尔等同游。
其四十三
周穆王心怀漫游八荒之意,汉武帝空有万乘之尊。
他们的淫乐之心无有止境,岂能称得起一世雄豪之君?
周穆王曾遨游西海以宴西王母,汉武帝曾在北宫中邀上元夫人一同饮宴。
可惜的是,在瑶池之畔只遗下了周穆王与西王母的赠答之歌。
汉武帝饮玉杯承甘露以成仙的说法,也竟是一句空话。
他们的遗迹都成了长满荒草的废墟,他们的在天之灵只好让后人凭吊悲叹了。
其四十四
绿萝之叶纷披茂盛,攀援缭绕在松柏树之上。
草木有所依托,岁寒之际尚其志不移。
为什么像鲜艳盛开的桃花一样的美人,后来却会产生葑菲之叹呢?
有一女玉颜红彩,发如乌云,正当盛年。
可是君恩已毕,色未衰而爱已弛,这让她怎么办呢?
其四十五
狂风吹过大地,万物都凋落了。
浮云遮住了西落的太阳,洪水振动着海中的大深谷。
龙凤已脱网而去,它们将要飞往何处?
我也要乘白驹而去了,在空山中吟咏着《诗经》中咏场藿的诗句。
其四十六
唐代自开国一百四十多年来,国容赫赫,是何等的强盛!
东都的五凤楼,远望隐隐,高入云天,巍峨地耸立在洛阳的三川大地。
王侯权贵星月一样拱绕着太阳,洛阳城来往的宾客多如云烟。
金宫中也盛行着斗鸡之戏,蹴鞠运动在京城里广泛举行。
他们的举动震荡着白日,其气焰可使天气由晴变阴。
当权者气势显赫,得意洋洋;失势者永久被弃置一边,不再被重用。
唯有像汉朝的扬雄那徉的守道之士一心关门著书,草《太玄》以为娱,淡泊自守。
其四十七
东园盛开的桃花,在白日下含笑自我夸耀。
它不过是偶逢春风之吹拂而开出艳丽的花朵罢了。
真花岂不似佳人那样美艳?但恐是只会开花而不能结果。
等到火星西降秋风渐起之时,它早就零落消失了。
哪如彼南山之青松,傲然独立于山顶之上,一任秋风之萧瑟而不改其色。
其四十八
秦始皇手按宝剑,勃然大怒威震海神。
他为观日出处而东巡海边,传说海神为之驱石架作桥梁。
他征发了九州的士卒,仅为造桥就伤亡过万。
他为的不过是求蓬莱仙岛之药,哪里管老百姓的耕作与生活?
但终于竭尽全力而其功未成,只落得个千古悲辛的结局。
其四十九
美人出在南国,其容华光采照人,像芙蓉花一样美丽。
她紧闭皓齿一言不发,空然自持一颗芳心。
因为自古以来宫中之又对绝世的佳人都是非常忌妒的。
还是回到潇湘的南国去吧,何必为此沉吟悲叹呢?
其五十
在宋国的梧台之东,有一个乡下人捡到了一块燕石。
他以为这是天下之珍宝,到处夸耀,说赵王的和氏璧比它差远了。
赵王的和氏璧磨而不破,涅而不淄,而燕石却不是真正的宝玉。
流俗之见多所错误,他们岂能分辨出哪是宝玉、哪是珉石?
其五十一
殷纣王因淫乱坏了朝纲,楚怀王也变得十分昏聩。
夷羊出现在了中州的原野,豪施等恶草已长满了朝廷的大门。
比干这样的忠臣,因进谏言而被纣王处死;屈原也因忠谏被楚怀王放逐于湘南。
如此险恶的处境,屈原仍于朝廷恋恋不舍,他的姐姐女媭也只是空相劝说,白费口舌。
彭咸这样的忠臣早已跳水而死,我这番忠言向谁来诉说?
其五十二
春天像急流一样流失而去,夏天也即将过去。
我不忍心看那在秋风中旋转的蓬草,在空中到处飘扬。
秋风吹枯了兰蕙一类的香草,白露也开始洒落在葵藿之上。
美人啊你为何到现在还不来,眼看着草木零落,大好时光都已度过。
其五十三
战国时局势是何等纷乱,兵戈扰扰,乱如浮云。
赵国所倚仗的大巨廉颇和蔺相如二人如两虎相斗。
晋国终为六家大臣所瓜分,奸巨们拉党结派,欲篡君位,跃跃欲试。
后来田成子果然弑杀了齐国的国君,篡了王位。
其五十四
身佩宝剑,登高台远望,悠悠暮春之景,令人见而伤怀。
但见层山叠嶂,为苍苍的榛莽所遮掩,奇花珍草,深藏于山谷之中。
凤凰在西海上空鸣叫,想下来休息片刻,可是却无有栖息的梧桐。
而寒鸦劫得其所居,在蒿下聚集着它的许多同类。
风气之颓已如晋世,我不由得也像阮籍那样,穷歧途而返,大哭一场。
其五十五
齐瑟弹了一支东方的乐曲,秦弦奏了一曲西方的音乐。
二者皆慷慨激昂,动人心魄,使人着迷而乐不知返。
那些苦于浮佞的美人,扭动着腰肢前来相就。
她们莞尔一笑,便得到一双白璧的赏赐;她们再歌一曲,便给以千两黄金的报酬。
这些人重色而不重道,一点也不珍借宝贵光阴。
他们哪里还知道,在仙境中的那些神仙,在瑞台上弹着玉琴,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
其五十六
越人在海中采得了一串大明珠,把它从南海带了出来。
它的清辉比海月还要明亮,其价之高,倾盖都城。
越人想把它献给君王,君王却按剑而怒,他只好身怀宝物空自长叹。
鱼目此时也来嘲笑明珠,还不如它受到人们的青睐,此事使越客心情十分烦恼忧愁。
其五十七
鸟类有万类千种,大小都有所依托。
独有周周这种鸟,却没有飞翔的能力。
它想衔着众禽的羽毛,一同向黄河飞。
可是众鸟都不肯相顾,它只好独自叹息,无家可归。
其五十八
我乘船来到巫山之下的江岸边,为寻古迹而登上了阳台。
天空中彩云片片逐渐消逝,而远方的清风徐徐吹来。
巫山神女早已远去,楚襄王现在在哪里呢?
他荒淫误国,其楼台歌榭早已沦没,只有打柴的樵夫和牧羊人在其废墟上,一发悲叹之情。
其五十九
杨子临歧路而哭,墨子见素丝而悲,何哉?
因路歧可以南可以北,素丝却不应可以黄可以黑。
分歧和变化令人担心,天下万事都是这样,人生也是如此,没有一个定准。
汉朝的田蚡和窦婴互相倾夺,他们的宾客互有盈亏。
因世途多有变化,交友之道便变得难以实行。
虽然在酒筵上当面慷慨许诺,其实在内心还是令人生疑。
张耳与陈馀当初是刎颈之交,后来二人竟发展到火并的结局。
萧育和朱博二人原是至交好友,后来终也分道扬镳。
鸟儿都是争向大树高枝上飞,只有穷鱼才固守枯池。
我这位到处碰壁的失欢之人,就是有别人关心,我还能有什么苛求的呢?
创作背景
李白集中总题为“古风”的五十九首诗,在编排上并无次第。这五十九首诗并非一时一地之作。比较确定的是其二《蟾蜍薄太清》为伤王皇后被废为庶人之事,此事在开元十二年(724),则此诗应该是作于开元十二年之后。其四《凤飞九千仞》作于天宝十三载(754)诗人在秋浦时期。其十九《西上莲花山》作于至德元载(756)诗人由梁宋奔玉华山时。其二十四《大车扬飞尘》作于开元十八年(730)诗人入长安时。这组诗中最晩的作品,据詹锳《李白诗文系年》,为乾元二年(759)所作的其五十八《我行巫山渚》、其五十九《恻恻泣路歧》。
作品鉴赏
整体赏析
这五十九首诗以三代以来的“世道之治乱”为基本主题,题作“古风”,意为效古风人之体,含有视自己这一组诗为“希圣”的“删述”事业之意。它反映出李白在诗学上并不简单附合当时推崇建安的流行风气,而是努力上溯风骚、尊复风雅,深化了初盛唐以来的复古诗学。
诗以“古风”为题,而不沿前人“咏怀”“感遇”“拟古”“古意”之类的题目,是因为李白虽效法汉魏而志在《雅》《颂》《国风》,与陈子昂、张九龄仅以汉魏为效法对象不同。为了区别于前人,以自见宗旨,所以称为“古风”。《雅》《颂》的体制过于尊严,并且是王道大行时的创作,李白虽然称唐玄宗朝为“圣代复玄古,垂衣贵清真”,但那只是对本朝颂扬之辞,不可能真的认可其当朝为王道大行之世。所以他最然以《雅》《颂》为诗道的最高境界,但自身的创作,却是不能僭越雅之名。况且《古风五十九首》在内容上也是以讽喻为多,缺少雅的内容。所以他的这一组诗,不托名雅而是托名于风诗,又取前人“拟古”“古意”之意,题为“古风”。
李白以“古风”标题,标志着他对初唐以来的复古诗学的一种深化:初唐诸家如杜审言、李峤等由晋宋夷雅之体入手,以补救齐梁之绝俗,陈子昂、张九龄则上溯汉魏,提倡风骨;盛唐诸家,大倡建安风骨,并时诸人如王维、孟浩然,俱从学习建安体入手。李白在前述诸家复古的基础上,进一步地上溯风骚及汉乐府歌诗,体制更加自由,意趣更加奔放,荡尽齐梁遗风。这一点
李阳冰《
草堂集序》已经指出:“凡所著述,言多讽兴,自三代以来,风骚之后,驰驱屈宋,鞭挞扬马,千载独步,唯公一人。”“卢黄门云:陈拾遗制颓波,天下质文翕然一变。至今朝诗体,尚有齐梁宫掖之风,至公大变,扫地并尽。”又《
本事诗》载:“李白才气高,与陈拾遗齐名,先后合德,其论诗云:‘梁陈以来,艳薄斯极,沈休文又尚以声律,将复古道,非我而谁与?’”这虽然不一定是李白的原话,但的确符合李白的诗歌见解,也有可能是从《古风》其一概括出来的。可见李白的复古,并非简单地追效陈子昂、张九龄等人,也非简单地附会诸家高倡建安体的流行风气,而是更加上溯风骚,糠秕百家,以完全荡尽齐梁宫掖之风为己任。这正是李白将这一组诗取名“古风”的原因。
《古风五十九首》在内容上具有一种统一性,明代
朱谏《李诗选注》对此概括得比较全面。“世道之治乱”是这组诗的总纲。李白自言“颇穷理乱情”,可见这是平生经世学问之所长。所谓“世道之治乱”,是指三代以下春秋战国以来的治乱之情,兼及李白当代的政道舆情,侧重于刺乱。这是《古风五十九首》的基本主题。
《古风五十九首》其一是整组诗的序引,也是李白复古诗学的总纲领,而与其他各首在主题、立意、风格及诗学渊源上都表现出整体性的特征,其基本主旨是推祟雅颂、正风,对变风与骚赋则各有褒贬,对建安以降的绮丽之风则作严厉的批评,齐梁陈隋则不屑置论。但是李白论诗赋,是将文学与世情联系起来论述的,认为政治是文学的根本,所以此诗不仅是论文学的正变盛衰,同时也是论世道的治乱兴衰。
李白论诗的基本特点是从治乱兴衰来论诗,整个《古风五十九首》诗中,基本的主题就是“世道之治乱,文辞之纯驳、人物之邪正”。“文辞”与“人物”的表现,也是属于“世道之治乱”的一部分。从其一与后面有关作品的关系来看,可以说其一是总纲,后面的许多作品,都是其一的展开,与其一有明显的呼应关系。如,其三十五是对“大雅久不作”及“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的呼应,不仅呼应其一推崇大雅的观点,而且补出雅诗之外的颂诗,标志雅颂在李白诗学中的崇高地位;其二十九是正面呼应“王风委蔓草,战国多荆榛”观点的,集中表达了李白“变风”生于世变的看法;其五十三是对“战国多荆榛”历史现象的展开描写,说的正是“龙虎相啖食”的事情。还有其十“齐有倜傥生”写鲁仲连却秦救赵,写乱世中高标峻节的贤人;其十五“燕昭延郭隗”写季世中尚能重才敬贤的贤君;其十三“三季分战国”总写战国世乱道消,圣贤隐遁;其三十“玄风变太古,道丧无时还。扰扰季叶人,鸡鸣趋西关”写孟尝君不从正道,用鸡鸣狗盗之才以脱一时之难;其三十六“抱玉入楚国”咏卞和献玉之事;其三十七“燕臣昔恸哭”写邹衍入狱,齐女蒙冤,终于导致天变;其五十“宋国梧台东”用宋人拾燕石冒充美玉之事;其五十一“殷后乱天纪”中写到楚怀王昏谬,屈原遭逐之事;其五十八“我行巫山渚”写楚襄王荒淫之事。这些战国的乱世景象及人物遭遇其实也已经有力地回应了“正声何微茫,哀怨起骚人”这一句的意思。可见《古风五十九首》中后面的作品与其一是紧密呼应的,各首诗在写作上具有整体性的特征。
名家点评
宋代
葛立方《
韵语阳秋》:李太白《古风》二卷,近七十篇,分欲为神仙者,殆十三四。或欲把芙蓉而蹑太清,或欲挟两龙而凌倒景,或欲留玉舄而上蓬山,或欲折若木而游八极,或欲结交王子晋,或欲高挹卫叔卿。或欲借白鹿于赤忪子。或欲餐金光于安期生。岂非因贺季真有“谪仙”之目,而固为是以信其说邪?抑身不用,郁郁不得志,而思高举远引邪?
宋代
朱熹《
朱子语类》:《古风》两卷,多效陈子昂,亦有全用其句处。太白去子昂不远,其尊慕之如此。
宋代
刘克庄《
后村诗话》:此六十八首,与陈拾遗《感遇》之作笔力相上下,唐诸人皆在下风。
明代
朱谏《李诗选注》:按白《古风》五十九章,所言者世道之治乱,文辞之纯驳,人物之邪正,与夫游仙之术,宴饮之情,意高而论博,间见而层出,讽刺当乎理,而可以规戒者,得风人之体。三百篇一下,汉魏晋以来,官诗之大家数者,必归于白,出于天授,有非人力所及也。
明代
梅鼎祚、
屠隆《
李杜二家诗钞评林》:朱子云:太白《古风》自子昂《感遇》中来。然陈以精深,李以鸿朗。而陈有意乎古,李近自然。
明代
胡震亨《李杜诗通》:太白《古风》,其篇富于子昂之《感遇》,俭于嗣宗之《咏怀》,其抒发性灵,寄托规讽,实相源流也。似嗣宗诗旨渊放,而文多隐避,归趣未易测求。子昂淘洗过洁,韵不及阮、而浑穆之象,尚多包含。太白六十篇中,非指言时事,即感伤己遭,循径而窥,又觉易尽。此则役于风气之递盛,不得不以才情相胜,宣泄见长。律之德制、未免言表系外,尚有可议;亦时会使然,非后贤果不及前哲也。
明代
陆时雍《
诗镜总论》:太白《古风》八十二首,发源于汉魏,而托体于阮公。然寄托犹苦不深,而作用间尚未尽委蛇盘礴之妙,要之雅道时存。
清代
吴乔《
围炉诗话》:“大雅久不作”诸诗,非太白断不能作,子美亦未有此体。
清代
宋荦《
漫堂说诗》:阮嗣宗《咏怀》、陈子昂《感遇》、李太白《古风》、韦苏州《拟古》,皆得《十九首》遗意。于麟云:“唐无古诗而有其古诗。”彼仅以苏、李《十九首》为古诗耳;然则子昂、太白诸公非古诗乎?余意历代五古,各有擅长。
清代
吴瑞荣《唐诗笺要》:太白《古风》较伯玉《感遇》似过为激楚之间,而韵度少减。“糟糠养贤才”“浮云蔽紫闼”,允涉径露。
清代
赵翼《
瓯北诗话》:《古风》五十九首非一时之作,年代先后亦无伦次,盖后人取其无题苦汇为一卷耳。
清代陈仅《
竹林答问》:太白《古诗》五十九首,是被放后蒿目时事,洞烛乱源,而忧谗畏讥,不敢显指。
其一
宋代葛立方《韵语阳秋》:李太白与、杜子美诗皆掣鲸手也。余观太白《古风》、子美《偶题》之篇,然后知二子之源流远矣。李云:“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则知李之所得在雅。
宋代朱熹《朱子语类》:李白诗不专是豪放,亦有雍容和缓底,如首篇“大雅久不作”,多少和缓。
宋代刘克庄《后村诗话》:此今古诗人断案也。
元代
萧士赟注《分类补注李太白诗》:观此诗则太白之志可见矣。斯其所以为有唐诗人之称首者欤!
明代高棅《唐诗品汇》:舂陵杨齐贤云:唐兴,文变极矣,扫魏晋之陋,起骚人之废,太白盖以自任矣。览其著述,笔力翩翩,如行云流水,出乎自然,非思索而得,岂欺我哉!
明代梅鼎祚、屠隆《李杜二家诗钞评林》:此诗自负,良亦不浅。
明代胡震亨《李杜诗通》:统论前古诗源,志在删诗垂后。以此发端,自负不浅。
明末清初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敬曰:朱子谓太白诗不专是豪放,如“大雅久不作”多少和缓。今诵之,和缓中实多感慨激切,发一番议论,开一番局面,真古韵绝品。结二句有胆有志。
清代吴乔《围炉诗话》:“大雅久不作”诸诗,非太白断不能作,子美亦未有此体。
清代
沈德潜《
唐诗别裁》:昌黎云“齐梁及陈隋,众作等蝉噪”,太白则云“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是从来作豪杰语。
清代
王琦注《李太白全集》:“吾衰竟谁陈”,是太白自叹吾之年力已衰,竟无能陈其诗子朝廷之上也。杨氏(齐贤)以斯文衰萎为释,殊混。唐仲言《诗解》引孔子“吾衰”之说,更非。徐昌谷所谓首二句为一篇大旨,“绮丽不足珍”以上是中第一句意,“圣代复元古”以下是申第二句意。其说极为明了。
清代
宋宗元《
网师园唐诗笺》:“正声”六句,识高论卓。“建安来”,指建安以后言。末二句志在夫子删述以乘教也。
清高宗敕编《
唐宋诗醇》:《古风》诗多比兴,此篇全用赋体,括风雅之源流,明著作之意旨,一起一结,有山立波回之势。昔刘协《明诗》一篇略云:两汉之作,结体散文,直而不野,为五言之冠冕。又云:建安之初,五言腾踊,不求纤密之巧,惟取昭晰之能。何晏之徒,率多浮浅,惟嵇志清峻,阮旨遥深,故能标焉。晋世群才,稍入轻绮,采缛于正始,力柔于建安。观白此篇,即刘氏之意。指归大雅,志在删述,上溯风骚,俯观六代,以绮丽为贱,清真为贵,论诗之义,昭然明矣。举笔直书所见,气体实足以副之,阳冰称其“弛驱屈、宋,鞭挞扬、马,千载独步,惟公一人”,洵非阿好,其纂《草堂集》以古风列于卷首,又以此篇弁之,可谓有卓见者。
清代赵翼《瓯北诗话》:青莲一生本领,即在五十九首《古风》之第一首。开门便说:《大雅》不作,骚人斯起,然词多哀怨,已非正声;至扬、马益流宕,建安以后,更绮丽不足为法;迨有唐文运肇兴,而己适当其时,将以删述继获麟之后,是其眼光所注,早已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直欲于千载后上接《风》《雅》。盖自信其才分之高,趋向之正,足以起八代之衰,而以身任之,非徒大言欺人也。
清代
宋大樽《
茗香诗论》:李仙、杜圣固已。李则曰:“我志在删述,垂辉映千春。”杜则曰:“别裁伪体亲《风》《雅》。”遐哉邈矣!学语仙圣语,当思仙圣何所有。有仙圣胸中所有,称心而言,不已足乎?
清代陈仅《竹林答问》:首章以说诗起,若无与于治乱之数者。而以《王风》起,以《春秋》终,已隐自寓诗史。自后数十章,或比或兴,无非《国风》《小雅》之遗。
日本
近藤元粹《李太白诗醇》:严沧浪云:初声所噫,便悲慨欲绝。又云:“王风”以齐,是申前语,是递起语;“正声”二句,又是一慨。又云:以建安为“绮丽”,具眼。又云:当郑重炫赫处,着“清真”二字,妙。又云:“秋旻”有眼,若读《尔雅》太熟,但认作有来历,作知诗者。
其三
元代萧士赟注《分类补注李太白诗》:白意若曰:仙者清净自然,无为而化,秦皇之所为若此,求仙者岂如是乎?宜其卒为方士之所欺而不免于死也。
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既期不死,而又筑高陵,自相矛盾矣。
清高宗敕编《唐宋诗醇》:极写其盛,正为中间转笔作地。“茫然使心哀”五宇,多少包含。借秦以讽,意深旨远。
清代
陈沆《
诗比兴笺》:此亦刺明皇之词,而有二意:一则太白乐府中所谓“穷兵黩武有如此,鼎湖飞龙安可乘”。二则人心苦不足,周穆、秦、汉同一辙也。
日本近藤元粹《李太白诗醇》:严云:雄快。又云:“尚采”二语紧接,方警动;若蓄而不露,只就下文委蛇去,便气漫不振矣。
其八
元代萧士赟注《分类补注李太白诗》:此时戚里骄纵逾制,动致高位,儒者沉困下僚,是诗必有所感讽而作。
明代
郝敬《批选唐诗》:李白诗信笔舒卷,妙合天则,不似他人刻画求工而反拙,所以擅场。
明代
陆时雍《
唐诗镜》:感慨逖荡,归于和平,所谓有大力者不动。
清代王琦注《李太白全集》:唐仲言曰:此刺戚里骄横而以子云自况,所谓“绿帻”必有所指。
清高宗敕编《唐宋诗醇》:世所谓晓事者及时行乐耳。而至老矻矻者,晚节末路,又复可叹。白气骨自负,岂愿以辞人终老?两两夹照,不是漫作诙调语。
清代方东树《昭昧詹言》:此言少年乘时,贤者无位。
日本近藤元粹《李太白诗醇》:严云:悲愤语不堪再读。谢叠山云:此篇见人情可悲。
其十
明代高棅《唐诗品汇》:萧云:白平生豪迈,藐视权臣,浮云富贵。此诗盖有慕乎鲁仲连之人也。
明末清初
唐汝询《
唐诗解》:按太白素有高尚之志意,出山之后,不为时相所礼,悔恨而作是诗。
清高宗敕编《唐宋诗醇》:曹植诗“大国出良材,譬海出明珠”,即“明月出海底”意。白姿性超迈,故感兴于鲁连。
清代赵翼《瓯北诗话》:青莲少奸学仙,……然又慕功名,所企羡者,鲁仲连、侯赢、郦食其、张良、韩信、东方朔等。总欲有所建立,垂名于世,然后拂衣还山,学仙以求长生。
清代方东树《昭昧詹言》:此托鲁连起兴以自比。
日本近藤元粹《李太白诗醇》:严沧浪曰:倜傥与澹荡,绝不相类,而看作一致。始知有意倜傥者,非真倜傥也。惟澹荡人乃可与同耳。
其十二
明代高棅《唐诗品汇》:萧云:太白亦有高尚其事之意。此诗有所慕而作也。
明代邢昉《
唐风定》:咏史亦人所同,气体高妙则独步矣。
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不著议论,咏古一体。
清高宗敕编《唐宋诗醇》:起句本之《荀子》,直揭本指,严羽所谓“开门见山”者也。与左思《咏史》作风格正复相似。
日本近藤元粹《李太白诗醇》:严云:“昭昭”二字,为隐人生光焰,妙,妙。又云:“身将”四句、何等傲逸!
其十四
明代高棅《唐诗品汇》:萧云:此篇当为哥舒翰败石堡而作,其旨微而显欤!
明代胡震亨《李杜诗通》:此亦约略言开、天数十年间用兵吐蕃之概,叹中外之骚敝耳。指石堡一役言,则非也。
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天宝中,上使王忠嗣攻吐蕃石堡城。忠嗣言:坚守难攻。董延光自请攻之,不克。复命哥舒翰攻而拔之,获吐蕃四百人,而唐兵死亡略尽。其后,世为仇敌矣。诗为开边垂戒。
清高宗敕编《唐宋诗醇》:此诗极言边塞之惨,中同直人时事,字字沉痛,与与杜甫《前出塞》参看,别本多四句,语尽而露。诗词意已足,不当更益。
清代赵翼《瓯北诗话》:述用兵开边之事,讥明皇黩武,则天宝初年事也。
日本近藤元粹《李太白诗醇》:叙来凄惨,使人肝胆凛烈。严沧浪曰:此首可与老杜《塞上》诸篇伯仲。
其十五
元代萧士赟注《分类补注李太白诗》:太白少有高尚之志,此诗岂出山之后,不为时相所礼,有轻出之悔欤?不然,何以曰“方知黄鹄举,千里一徘徊”?吁!读其诗者。百世之下,犹有感慨。
明末清初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唐孟庄曰:“珠玉”二语,骂世亦直。
日本近藤元粹《李太白诗醇》:严云:“珠玉”二句慨痛,一字一泪。
其十八
宋代
范温《
潜溪诗眼》:建安诗辩而不华,质而不俚,风调高雅,格力遒壮,得风雅骚人气骨,最为近古。惟李杜有之。
明代高棅《唐诗品汇》:萧云:此篇叹时。贵宠者不知退,安得无李斯、石崇之祸乎!
明代郝敬《批选唐诗》:语直而意婉,不厌其多。
明代
许学夷《
诗源辩体》:太白五言古长篇,如“门有车马宾”“天津三月时”“忆昔作少年”等篇,兴趣所到,瞬息千里,沛然有馀。然与子美各自为胜。未可以优劣论也。或以此倾倒为嫌,而取其含蓄蕴藉者,非所以论太白也。
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历言权贵豪侈,沉溺不返,而有李斯、石崇之祸,不如范蠡扁舟归去之为得也。前用兴起。
清高宗敕编《唐宋诗醇》:此刺当时贵幸之徒,怙侈骄纵,而不恤其后也。杜甫《丽人行》其刺国忠也微而婉,此则直而显,自是异曲同工。……《诗眼》以为建安气骨,惟李杜有之,良然。
清代陈沆《诗比兴笺》:此讽开、宝朝贵作,前用兴起,同警情逸。
清代
管世铭《读雪山房唐诗序例》:李太白《古风》一卷,上薄《风》《骚》,顾其间多隐约其事。……“天津二月时”为(李)林甫斫棺而作。
日本近藤元粹《李太白诗醇》:严云:承流变声,见古意(“朝为”六句下)。严云:“双双”句以上,政须多言之;荣华处皆是断肠处。
其十九
明代胡震亨《李杜诗通》:白自比叔卿,辞翰林供奉,亦不臣幺宗,因得免禄山之难,俯视天下之流血,而豺狼冠缨也。
明代陆时雍《唐诗镜》:有情可观,无迹可履,此占人落笔佳处。
清代王琦注《李太白全集》:此诗大抵是洛阳破没之后所作。“胡兵”,谓禄山之兵;“豺狼”,谓禄山所用之逆臣。
清代陈沆《诗比兴笺》:皆遁世避乱之词,托之游仙也。《古风》五十九章,涉仙居半,惟此二章(按指本诗及“郑客西入关”)差有古意,则词含寄托故也。世人本无奇臆,好言升举,云螭鹤驾,翻成土苴。太白且然,况触目悠悠者乎?
其二十三
明代高棅《唐诗品汇》:萧云:此篇言人功成当去,奈何恋世不足而谬用心,几百年之内,唯及时行乐耳!识者观之,岂不可笑欤?盖白之言不尽意,意在其中。非圣于诗者,孰能与于此乎?
清高宗敕编《唐宋诗醇》:《唐风·蟋蟀》之篇,感兴如此。诗之神韵,与古为化,拟之《十九首》,可谓波澜莫二。结处与通篇一意相贯,即《桃李园序》之意。萧曰:“三万六千日”,虽太白造辞如此,然其意却祖《左传》,所谓夺胎换骨,使事而不为事使者。
清代范大士《历代诗发》:凌云摇岳之气,稍为沉敛。
清代方东树《昭昧詹言》:言岁时易尽,而自苦思,亦放意也。
其二十四
元代萧士赟注《分类补注李太白诗》:此篇讽刺之诗,盖为贾昌辈而作。末句谓世无高识者,故莫知此等之为蹠行,而太白辈之为贤人也。亦太白不遇而自叹欤!
明代郭云鹏《李太白文集》:徐祯卿云:此篇刺时贵也。
清代赵翼《瓯北诗话》:铺张斗鸡之贾昌,则开元中事也。
日本近藤元粹《李太白诗醇》:叙得有气势,如见其轻薄夸张之状。
其二十六
元代萧士赟注《分类补注李太白诗》:此篇荷与华池,比也。谓君子有绝世之行,处于僻野而不为世所知,常恐老之将至,而所抱不见于所用,安得托身于朝廷之上而用世哉?是亦太白自伤之意也欤!
清高宗敕编《唐宋诗醇》:伤不遇也。末二句情见乎辞。白未尝一日忘事君也,求仙采药,岂其夺心哉!严羽云:观白诗,要识其安身立命处,此类是也。
清代陈沆《诗比兴笺》:君子履洁怀芳,何求于世?然而未尝忘意当世者,惧盛年之易逝,而思遇主以成功名也。
其三十一
《载酒园诗话又编》:“秦人相谓曰”,乃史中叙事法,谁敢人之干诗?吾不难其奇,而难其妥。尝叹李长吉费尽心力,不能不借险句见奇,孰若太白用寻常语自奇!
清高宗敕编《唐宋诗醇》:赏其风调致佳。
清代方东树《昭昧詹言》:衍古高妙。
日本近藤元粹《李太白诗醇》:严云:寻常新逸,力搜不得,偶撮亦不得;当是才兴所至,无复典格存于胸中,乃有此耳(“秦人”四句下)。
其三十四
明代高棅《唐诗品汇》:刘云:非蹊涉是境,不知其妙。若模写及此,则入神矣(“群鸟”句下)。
明代胡震亨《李杜诗通》:此篇咏付南诏事,责三公非人,黩武丧师,有慕益禹之佐舜。
清代王琦注《李太白全集》:萧士赟云:此诗盖讨云南时作也。首即征兵时景象而言。当此君明臣良、天清地宁、海内澹然、四郊无警之时,而忽有此举。问之于人,始知征兵者,讨云南也。乃所调之兵,不堪受甲,所谓驱市人而战之,如以困兽当虎,穷鱼饵鲸,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师之入矣。末则深叹当国之臣不能敷文德以来远人,致有覆军杀将之耻也。
清代
查慎行《初白庵诗评》:当天宝之世,忽开边衅,驱无罪之人,置之必死之地,谁为当国运权衡者?“白日”以下四句,国忠之蒙蔽殃民,二罪可并案矣。
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炎月出师,而又当炎方,能无败之(“渡泸”四句下)?
清高宗敕编《唐宋诗醇》:“群鸟夜鸣”,写出骚然之状;“白日”四句,形容黩武之非。至于征夫之凄惨,军势之怯弱,色色显豁,字字沉痛。结归德化,自是至论。此等诗殊有关系,体近《风》《雅》;杜甫《兵车行》《出塞》等作,工力悉敌,不可轩轾。宋人罗大经作《鹤林玉露》,乃谓:“白作为歌诗,不过狂醉于花月之间,社稷苍生,曾不系其心膂,视甫之忧国忧民,不可同年语。”此种识见,真“蚍蜉撼大树”,多见其不知量也。
日本近藤元粹《李太白诗醇》:严云:“长号”一段,写得惨动,
其三十五
元代萧士赟注《分类补注李太白诗》:此篇盖讥世之作诗赋者,不过藉此以取科第、干禄位而已,何益于世教哉?太白尝论诗曰:“将复古道,非我而谁?”《雅》《颂》之作,太白自负者如此,然安得《雅》《颂》之人识之,使郢中之质能当匠石之运斤耶?
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讥世之文章无补风教,而因追思《大雅》也。
其三十九
明代高棅《唐诗品汇》:萧云:此篇谓君子在下,小人在上。识时之士,唯有归去来而已。
清代王琦注《李太白全集》:即景而寓感叹于间,以见不得不动归来之念。意者,是时太白所投之主人,惑于辟小而不见亲礼,将欲去之而作此诗。旧注以时世昏乱,阴小用事为解,专指朝政而言,恐未是。
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白日”二语,喻谗邪惑主。“梧桐”二语,喻小人得志,君子失所。
其四十七
明代高棅《唐诗品汇》:萧云:此篇谓士无实行,偶然荣遇,其宠衰则易于弃捐,孰若君子有持操而不改节哉!
清代宋宗元《网师园唐诗笺》:首句用阮句。
明代高棅《唐诗正声》:叹庸愚之富贵幸得,终不可长,以松柏自况也。
其四十九
《岁寒堂诗话》:《国风》云:“爱而不见,搔首踟蹰。”“瞻望弗及,伫立以泣。”其词婉,其意微,不迫不露,此其所以可贵也。《古诗》云:“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李太白云:“皓齿终不发,芳心空自持。”皆无愧于《国风》矣。
明代梅鼎祚、屠隆《李杜二家诗钞评林》:曹植诗:“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朝游江北岸,夕宿潇湘址。时俗薄朱颜,谁来发皓齿?俯仰岁将暮,荣耀难久恃。”白此诗全用之。
清代王琦注《李太白全集》:萧士赟云:此太白遭谗摈逐之诗也。去就之际,曾无留难。然自后人而观之,其志亦可悲矣。
清高宗敕编《唐宋诗醇》:亦“绿萝”篇之意。但前篇寓意十君,此则谓张堆辈之谮毁也。
清代方东树《昭昧詹言》:屈子“众女”之旨。
日本近藤元粹《李太白诗醇》:可悲不悲,其悲弥甚。
其五十一
元代萧士赟注《分类补注李太白诗》:此诗,比兴之诗也。其作于贬责张九龄之时乎?……太白此诗哀思怨怒,有感于时事而作。
清代陈沆《诗比兴笺》:此叹明皇拒直谏之臣,张九龄、周子谅俱窜死也。
清代方东树《昭昧詹言》:忠不见容。
其五十四
元代萧士赟注《分类补注李太白诗》:此篇首两句乃居高见远之意也。三句、四句比小人据高位而君子在野也。五句至八句盖谓当时君子亦有用世之意,而在朝无君子以安之,反不如小人之得位,呼俦引类至于万族之多也。末句借晋为喻,谓如此则君子道消,风俗颓靡,居然可知,若阮籍之途穷后恸哭,毋乃见事之晚乎!
明代郭云鹏《李太白文集》:徐祯卿云:穷途恸哭。萧解未善。言风既颓矣。途既穷矣,方可恸哭而已。
清高宗敕编《唐宋诗醇》:天宝以还,小人道长,君子道消矣。物亦各从其类也。篇中连类引象,杂而不越,途穷恸哭亦无可如何而已。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
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
李杜”。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像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三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