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山
中国江苏省境内山脉、道教名山
茅山,地处江苏省西南部,是道教第一福地。突出于句容丹徒金坛溧阳溧水高淳之间,略呈S形走向。南北长约90千米,东西宽约10千米,区域面积约900平方千米,山体总面积约450平方千米。是秦淮水系东支、太湖水系西支的源头和分水岭之一。主峰为大茅峰,海拔372.5米。
形成演变
茅山造山时期始于中生代的燕山运动,使原来沉积地层普遍发生褶皱隆起,并伴随强烈的断裂作用和岩浆活动,从而奠定了今日茅山山脉的基础。中生代燕山运动后,继受风水之侵蚀,经历了一次准平原化过程,山地被蚀夷平,谷地和盆地堆积了由碎屑物构成的砂岩、砂砾岩。在第三纪末以来的新构造运动(茅山运动)的影响下,使其进一步发生褶皱、断裂和抬升,全区普遍发生了玄武岩的喷溢和间歇性隆升,并产生了东西两侧的逆掩断层,以及局部块状断裂,最后完成了燕山运动所形成的茅山的基本山形。
位置境域
茅山地处江苏省西南部,南接天目山脉,北连宁镇丘陵。突出于句容丹徒金坛溧阳溧水高淳之间,略呈S形走向。南北长约90千米,东西宽约10千米,区域面积约900平方千米,山体总面积约450平方千米。是秦淮水系东支、太湖水系西支的源头和分水岭之一。
茅山山脉的南端边界,据新编《高淳县志》载:“茅山余脉向西南延伸,隆升于大山、游山而低落,山势平缓”。相传春秋时吴王阖闾伐楚,伍员率军开凿茅山余脉缓岗,名胥溪河。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在广通镇(今东坝镇)胥溪河上设石闸,后又于明永乐元年(1403年)筑东坝,使长江水不能直入太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8年,拆除东坝,而在其东的下坝河道上筑茅东进水闸。据此,茅山山脉南端,以高淳县胥溪河为界。其南则为天目山余脉。
茅山山脉向北,陇岗连绵,像一条粗壮的杠杆,支撑着南北两座山轮,连接宁镇丘陵,为自然形成的洛阳河所切割。洛阳河南的龙山,虎耳山等成为茅山余脉的北端缘地。洛阳河北则为宁镇丘陵。
地理环境
地质
茅山曾因其褶皱构造复杂,断裂变动强烈等条件,为国内外地质工作者所关注,是中国最早开展地质研究的地区之一,多处山名被列为国内标准地层命名地。
地貌
复杂的地质构造和漫长的外力剥蚀,使茅山地区形成一系列的背斜、向斜和飞来山体,支离破碎,走向不一。低山之间有的切割成150—200米、200—250米或300米的两极剥蚀夷面如“V”型的谷地。山区除少数几座孤山和陡壁外,多数山体的坡脚地势平缓,以10—20°的斜角成为入河达湖的过渡地带。山体两侧披流顺坡而下,长期冲蚀切割,径流分散,形成一条条岗搒、冲洼,呈“爪”形地貌。如茅山镇内有几条岗搒冲沟,地表水统一汇注茅山水库,形成小“爪”形。而句容境内的茅山丘陵的地表水,分别经南河、中河、北河汇注赤山湖,呈现大“爪”型。
根据上述位置境域的界定,茅山山脉中400米以上的山体有1座,400—300米的山体有7座,300—200米的山体有23座,200—100米的山体有60多座,100—50米以下的丘陵40多座。其中山体处于洛阳河南至常(州)溧(水)公路范围内为北段,常溧公路沿山势走向至104国道之东为中段,104国道至西南边端为西段。
气候
茅山地区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气候具有明显的季风性。冬季风和夏季风一年作一度的交替活动。冬季受大陆来的寒冷而干燥的冬季风侵袭,夏季受来自海洋的温暖而潮湿的夏季风控制,春秋两季为冬季风和夏季风的过渡季节。气候特点:四季分明,热量充裕,无霜期长,雨水充沛,光照较足,适合农业和旅游业的开发和发展。但逐年之间由于季风的强弱不同,来临或迟或早,以及各山体间的地理差异,造成气候的变化差异较大。
据1959~1980年观察资料,茅山西麓的国有东进林场年平均气温15.2℃,极端最高气温39.6℃,极端最低气温-13.8℃,初霜最早为10月27日,终霜为4月16日,平均无霜期229天,常年日照平均为2151小时,日照率为49%,年平均降水量为1011.7毫米,最多年达1408.3毫米,最少年为425.2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9%。山区各项气候要素,年际变化较大,四季特征明显。
水文
茅山山体由北向南排列的华山、三茅峰、方山、丫髻山、瓦屋山、南山、白马山、回峰山、芳山、芝山、大游山等属一个整体。另从瓦屋山向西北延长到龙山、浮山、赤山等为一大分支。山之东、南属太湖湖西水系,山之西部大部分属秦淮河水系,西南局部地区流向石臼湖水阳江
茅山其东侧之雨水,主要通过洛阳河(57.87千米)、纪壒河(6.3千米)、墓东河(2.9千米)流入通济河。茅山东北隅雨水主要从山脚下的沟坝直接流入通济河,下泄丹(阳)金(坛)溧(阳)漕河。
茅山西侧有南、中、北河,南河接纳方山、瓦屋山、马山以及浮山等来水,通过上杆支河、李塔支河、天王支河、浦溪支河、金戴支河,全长52.4千米,流经葛村注入赤山湖。中河接纳三茅峰西侧之水,通过茅山支河、潘冲河,全长11.45千米,流经后白镇注入赤山湖。北河接纳茅山西北侧之水,全长7.2千米,流经二圣乡注入赤山湖,由东向西下注秦淮河入长江
茅山东侧原有多条山冲梯级坝,现已整治成6条排水河道,自北而南排列为西旸河(8.17千米)、石马河(4.35千米)、河口河(7.26千米)、薛埠河(18.5千米)、罗村河(7.52千米)、芦纪桥河(5.75千米),有分有合,统一注入丹金溧漕河长荡湖
茅山南侧自东而西,有后周河,北南5.7千米流入市内北河;拖板桥河,北南8千米流入竹箦河,该河全长20.8千米,下注丹金溧漕河;上兴河,北南7.28千米,流入北河;上沛河,西东11.4千米,流入中河;胥溪河,接纳高淳境东南来水,流入南河。上述丹金溧漕河和北、中、南河诸水均分别流经宜(兴)溧漕河和宜兴北溪河,再向东流入太湖。
茅山余脉,来自瓦屋山西侧,南山、西山北侧等来水,通过白马乡下泄石白湖;东芦山等来水,则流经一干河,全长20.55千米;浮山西侧来水则流经二干河,全长25.6千米,统一流注溧水河,再下泄秦淮河。
茅山余脉进入高淳县境地,有漆桥河,全长13千米,上接栗山以西之水,流注固城湖入水阳江;有沛桥河,全长3.1千米,接纳栗山、小茅山之东来水,流注胥溪河。另有松溪河全长12.7千米,接纳大山,游山等来水,流经胥溪河,下泄溧阳市、宜兴市流入太湖。
植被
茅山山区植被类型属北亚热带常绿阔叶与落叶阔叶的混交林带。但典型的原生自然植被所剩无几,大多为人工造林、农田植被和次生植被所代替。
土壤
茅山地区地貌类型较多,天然和人为的变化较大,山体间各部位的成土母质不同,水份、热量的分配有异,直接影响到各部位土壤的形成。地带性土壤总的以黄棕壤为主,局部土壤有石灰岩土、紫色土、老红土等。
主要山峰
北段山体
海拔300米以上有大茅峰(茅山主峰,372.5米),飙轮峰(329.9米),二茅峰(301.0米)。
海拔200—300米之间的有积金峰(271.5米),抱朴峰(288.0米),三茅峰(267.9米),白云峰(218.2米),大龙背(289.5米),珍珠山(254.4米),大牯牛墩(284.5米),大青龙山(234.7米)。
海拔100—200米之间有望母山(124.0米),雷公山(113.0米),小青龙山、珠山(196.2米),金菌山(又名飞来山,155.2米),小牯牛墩(178.2米),茶园山(186.2米),金牛岭(165.4米),大殿山(158.0米),白云山(188.6米),半边山(137.5米),倒塔山(149.5米),三角山(191.9米),双山(168.5米),大南山(又名大石塘山,164.3米),小南山(又名小石塘山,123.8米),大竹笋山(106.2米),华山(又名花山,132.8米),燕子山(104.3米),横山(188.0米),木龙山(140.0米)。
海拔100米以下丘陵有笆斗山、大虎岗、狮子山、八百亩山、西塔山、馒头山、靠背山、虎耳山,梁山、龙山、马龙山、青山等。
中段山体
海拔400米以上有丫髻山(410.6米)。
海拔300米以上有方山(307.5米),马山(362.8米),瓦屋山(357.0米),青龙洞山(352.1米)。
海拔200—300米之间有磨盘山(223.2米),斗篷山(201.7米),卿鱼背山(290.5米),大王山(278.0米),狗爬山(240.0米),团山(201.0米),腰子顶山(277.6米)。
海拔100—200米之间有九角峰(157.0米),长岭岗(144.7米),小龙口(101.0米),南山(156.8米),石龙山(147.2米),王指山(120.3米),秧帽山(144.0米),狮子山(123.0米),桃山(172.0米),癞痢山(122.6米),蚂蚁山(120.4米),北洋山(159.3米),扇子山(127.2米),向山(115.6米),观音山(152.4米),乌龟垄山(138.1米),朝阳山(150.3米),大龙山(146.2米),大石包山(136.6米),小石包山(126.8米),平山(101.6米),百石里山(124.4米)。
海拔100米以下丘陵有马肝石山、狮子坟山、长龙山、凉帽顶、老虎墩、大小团山、太婆山、铜官山、牛头山、花山、阴山、锅底山等。
西段山体
海拔200米以上有龙山(215.2米),浮山(215.0米),金鸡墩(207.0米),赤山(222.9米),狮子山(201.5米),芳山(292.5米),曹山(288.2米),回峰山(229.0米)。
海拔100—200米及50米以上的丘陵有小浮山(111.0米),红土山(122.0米),金山,铜山,虬山,甲山,东庐山,狮子山,禁山,尖山,白虎山,张古山,百亩山,陈山,马占山,箬帽山,双尖山,顶公山,乌王山,马鞍山,平安山,观山,小磨盘山,小南山,溧山,卧龙山,爱景山,状元山(122.0米),大并山(110.0米),大山(112.0米),北栗山,南栗山(103.0米),遮军山(100.0米),小茅山(100.0米),大游山(187.0米)等。
资源状况
动物资源
茅山地区植被丰厚,是动物的良好栖身地。古时,茅山有虎、豹,麋、鹿等奇珍兽禽。唐代诗人杜荀鹤游茅山诗云:“渔樵不到处,麋鹿自成群。”清光绪《句容县志》载:“光绪十一年四月初二日(1885年5月15日),南乡朱家庄有虎,黄质黑章,被乡民击毙。”如今山中虎、豹、鹿等已无,獐、狼、貉等亦所剩不多。能见到的动物主要有两大类11纲。
茅山境内的猕猴是国家II级重点保护灵长目动物,也是江苏唯一野外有分布的灵长目物种。据句容茅山景区有关部门和附近道观居民提供的信息,2000年前后,句容茅山印宫有一小群约10只猕猴被放归野外。2012年左右,茅山区域仅可见5-6只猕猴。猕猴种群迅速扩张,已形成了单次目击超过100只的大集群,大致分为3—4小群,每群一般在20—35只。
植物资源
茅山景区内有金坛茅山森林氧吧,位于茅山风景名胜区内的茅东国有林场,总面积19.132平方千米,生态林面积15.9046平方千米,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
旅游资源
【主词条:茅山风景名胜区
茅山自然景观独特秀丽。山上景点多,有九峰、十九泉、二十六洞、二十八池之胜景。风景区1986年被省政府年被列为省级森林公园批准为省甲级风景名胜区。2014年,茅山景区获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历史文化
名称来历
在江苏省境内,有两座茅山。一座在长江以南的句容、金坛境内,称南茅山;另一座在长江北岸的兴化市,叫北茅山。清代乾隆年间,以考证考据而闻名天下的扬州学派代表人物任大椿在《过茅山碑记》中说,“北茅山为三茅真君初炼道之地”。《正统道藏》所收的卷五篇《三神纪》记载了三茅君(茅盈、茅固、茅衷)的世系及事迹。西汉景帝时期(前188—前141年),陕西咸阳茅盈、茅固、茅衷弟兄三人最初在此地修道拯民,后人因此称他们为三茅真君,称山为三茅山,简称茅山。之后,江南金坛一带,瘟疫流行,三茅真人前往江南句曲山,居句曲山华阳洞。此后,句曲山改称南茅山,江北三茅山改称北茅山,这才有了南、北茅山之分。据《梁书·陶弘景传》载:句容之句曲山,恒曰:“此山下是第八洞,名曰金坛华阳之天,周回一百五十里。昔汉有咸阳三茅君得道,来此掌山,固谓之茅山。”
东汉王充的《论衡》、赵晔的《吴越春秋·吴太伯传》中均有提及商末时期,太伯、仲雍“二人托名采药于衡山,遂之荆蛮”,这里的衡山应该就是《山海经》中所记载的茅山最早的异名。茅山因出产茶叶“茅峰”“雀舌”而盛名,此外还盛产药材,此地在古时候以药材而闻名于世,汉时发现的南苍术,可以炼丹,古医书中也称为“茅苍术”“茅必”。《十道记》中称茅山过去名为苗山,是苗人古代居地中心,亦有提及茅山之特产茅术。《史记·孝武本纪》中提到:“江淮间”之香茅(吉祥草),即为“神藉”。传说西王母善于辨识各类药草,认为茅术有不老、不死之功效;又传说若携带香草杜衡则马能“健走”,然而也有记载为《山海经》卷五中的“无条”草,鼠食之即死。明代著名药物学家李时珍编撰的《本草纲目》中,收录了380多种茅山药材,其中尤以茅苍术和唐玄宗赐名的太保黄精为最佳。所以,人们因香茅、茅苍术作为此地区的特色而命名此处为茅山。
陶弘景《真诰》中记载:“按山形宛曲,东西邅迴,故曰句曲。从山岭分界,西及北属句容,东及南属延陵。”句容于西汉元朔元年(前128年)置县,迄今已有两千余年历史。唐武德三年(620年),以句容、延陵二县置茅州,七年茅州废,句容属蒋州。武德八年(625年),改蒋州为扬州。武德九年(626年)改属润州。句容在历史上曾属扬州、茅州、蒋州、润州、丹阳郡、异州等多地,延陵与句容曾经一度合为茅州,按照“名从主人”的原则,原来的句曲山很有可能在唐武德三年后随主人“茅州”而逐渐被称为“茅山”。一些史料的名称如钱大昕《元史·艺文志》著录的张天雨的《茅山志》、北宋《崇文总目》著录的《茅山新小记》、嘉佑(1056—1063年)中陈倩知句容县曾校修的《句曲山总记》、南宋绍兴二十年(1150年)南丰人曾恂和茅山山门都道正、傅霄重修的《茅山记》都可作为唐朝后“茅山”一名盛行的辅证。
道教沿革
相传高辛氏时代人展上公,修炼于句曲山伏龙地(今茅山镇的玉晨),距今已近5000年;先秦时燕国人郭四朝,也修炼于玉晨观,后被封为太微葆光真人;秦时李明真人修炼于古炼丹(金)院(今乾元观),至今该井尚存。西汉时,陕西咸阳茅氏三兄弟(茅盈、茅固、茅衷)在句曲山下(今下泊宫),修炼行善,功益于世。东晋时句容人葛洪修炼于茅山抱朴峰,著书立说,构造种种修炼成仙的方法,主张“我命在我不在天”的思想,并且创立了一套修炼成“仙”的理论,后世称为丹鼎派。他们对茅山道教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较好的思想基础和群众基础,影响深远。但他们并没有形成道教组织。
东晋兴宁二年(364年),杨羲、许谧、许翙在小茅峰北的雷平山许谧家宅假托天师道女祭酒魏华存及众仙之传授,制作《上清大洞真经》,后经王灵期增修,流行于世,在茅山创立了道教新派——上清派。南朝齐梁著名道士陶弘景隐居茅山40多年,他搜集杨羲、许谧手迹,以及其他教派的要法,编撰《真诰》,纂集上清法术《登真隐诀》,编订《真灵位业图》,使上清派的教义、教理和神仙谱系更为完备。陶弘景是茅山上清派的主要承传者。因以茅山为本山,奉茅氏三兄弟为祖师,故又称茅山宗或茅山派。陶弘景吸收儒、释思想,以法不偏执、三教调和为宗旨,力阐教义,对后世道教的发展影响很大。
唐、宋年代,是茅山道教的全盛时期,高道辈出,朝廷信崇。唐代,李氏王朝自认是道教祖师老子李耳的后裔,又因茅山道士王远知佐唐有功,倍加敬崇,李渊当了皇帝就授王远知为朝散大夫。唐太宗李世民和房玄龄曾微服拜访。宋真宗也造了一个“天书”下降“圣祖降灵”的道教神话,模仿唐朝宗祖老子的办法,声称“保生天尊大帝赵玄朗”是赵氏帝王族祖,借神权以固皇权。宋徽宗则自称是教主道君皇帝。无祐元年(1086年),宋哲宗孟后误吞针喉中,茅山道土刘混康为其治愈,名扬朝野。斯时,茅山道教名声显赫,道士与皇帝直接书信来往,给皇帝、皇后授第。据《上海道教》杂志“上清论坛”评论:“从公元3世纪到12世纪的中国道教史,就是围绕着茅山道教展开的。”“茅山上清派涌现一代代著名宗师,谱写了中国道教隆盛时期历史的光辉篇章。”
宋理宗嘉熙三年(1239年),令第35代天师张可大主领三山(龙虎山,阁皂山,茅山)符箓。茅山为中国三大符箓派之一。到了元代,原并行于江南的天师、上清、灵宝等道派逐渐合流,归并于以符箓为主的正一派。为统领三山符箓,元世祖曾几次派遣使者到江南访求高士。至元十七年(1280年)七月,派中使咬难到龙虎山、阁皂山、茅山设醮。十月诏龙虎山天师张宗演赴阙。至元十八年(1281年)三月,又诏茅山上清第38代宗师蒋宗瑛赴阙。元大德八年(1304年),成宗封第38代天师张与材为正一教主,主领三山(龙虎山、阁皂山、茅山)符箓。从此茅山成为以正一为主的道场,但其教仪规范、谱系等仍按上清派沿传。
北方全真派传入茅山,见于记载的有明嘉靖、万历年间(1522~1588年),阎希言(即阎蓬头)住乾元观,传“邱祖复字岔派分支”。明末,龙门派第7代沈常敬(号太和),晚年亦居茅山修道。清康熙二年(1663年)全真龙门派第7代律师王常月率詹守椿、邵守善等到茅山传戒。当时茅山乾元观住持孙玉阳是王常月同辈师兄沈常敬的弟子。全真龙门派第8代启派师、清顺治进士笪重光,因仕途维艰,退隐乾元观,自称郁冈扫叶道人。由于他们的协同推广,全真龙门派迅速在玉晨观、德祐观、仁祐观、白云观传开。由此,茅山形成“五观”传全真派,“三宫”传正一派,一直延续到1949年。
茅山“五观”传全真,在宗派上也有微小差别。乾元观与仁祐观传全真龙门岔支阎祖派,白云观、德祐观、玉晨观传全真龙门正宗。
红色文化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4月底,奉中共中央之命,粟裕、陈毅、张鼎丞等率新四军先遣支队、第一支队、第二支队先后进入茅山地区,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创建了以茅山为中心的苏南抗日根据地。茅山抗日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在华中敌后最早创建的抗日根据地之一,它长期屹立在敌人的心脏地区,充分发挥了尖刀作用、基地作用和枢纽作用,毛泽东同志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著作中,将其列为全国六大山地根据地之一。
进入茅山地区后,新四军主动出击,先后发起韦岗战斗、新丰战斗、句容战斗等一系列著名战斗,不断袭击、消耗和牵制敌人,歼灭日伪有生力量。据不完全统计,以茅山为中心的苏南抗日根据地军民共抗击和牵制了日伪军10万多兵力。其中,日军3万,占国民党第3战区内日军常驻兵力的半数以上;伪军7万多,占汪伪军总数半数以上。苏南新四军及地方武装在5000多次对日伪军作战中,共毙、伤、俘日伪军4万余人。茅山根据地的斗争起到了破坏敌人后方,分割、钳制敌人,歼灭敌人有生力量,减轻正面战场压力,从而在战略上有力地支持、配合华中和全国抗战的作用。
古建筑
道教的宫观与帝王宫室、儒家祀孔的大成殿宗庙祖祠、各地文庙内之大殿,在建筑形式上均依古制。道教祠宇的建筑规模有大有小,一般规模较宏大且经帝王敕额命名的大都称宫、观或称庙;一般规模较小且所供祀之神不及“天尊”“帝君”之显赫者,大都称道院。各宫观的建筑规式大都是前有山门、华表、幡杆,入山门即进人宫、观管理范围,一般以华表之外属俗界,华表之内属仙界;山门内之正中部分为中庭,中庭建三大殿堂,也有或多或少的。大多祀王灵官及四帅、玉皇大帝、四御、三清;正殿两侧为陪殿,祀一般道教尊神,或设十方、云水客堂及执事房;中庭为宫观之主要部分,在中庭整体的两边则建道院,称东、西道院等,祀一般诸神,并建斋堂、寮房等。富观围墙都是红色。
特产
茅山地区是茅苍术的原产区,茅苍术在古代一直是贡品,民国四年(1915年)获巴拿马国际金奖,业界一直有“北参南术”之说。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11 21:28
目录
概述
形成演变
位置境域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