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峨眉山》是导演
王潮歌创作并执导的“戏剧幻城”实景演艺。是王潮歌继“印象”、“又见”系列之后,创作并执导的“只有”系列的开篇之作。
主创团队
导演,“印象系列”“又见系列”“只有系列”总导演、总编剧。
建筑设计师:王戈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
《
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奥运会形象片、央视奥运频道包装等作曲
音响设计师:宋多多
剧场
“云之上”是室内情境体验剧场,观众在不同的表演空间中行进式观演,在不同故事里穿梭,在云海之上,俯瞰人间。
剧场建筑
“云之上”剧场建筑面积共计17740㎡,可以容纳1400人同时观演,剧场外部的50万片瓦片构建出一幅极具国画水墨风的“千里江山图”。
剧情
“云之上”的故事内容共分为6个篇章,分别放置在不同的表演空间里,观众需要在行走中观看。
园林景观
剧场拥有共计17000㎡覆盖满白色砾石的表演区域,在此区域中,又铺设了约8000㎡的云雾景观。由白色砾石和白色水雾组成云海,由瓦片组成一座座屋顶,整个场景如同云海漫过屋顶,演员漫步其中,与观众相遇。
实景村落
“云之下”剧场保留了峨眉山川主镇高河村旧村搬迁遗址中的27个院落、48栋楼房和395个房间,以逼真的场景设计、饱满的人物塑造以及4355件极具历史感的老物件描摹出上个世纪80年代的“农村图鉴”。
旅游演艺
山水实景演出是旅游演艺界的1.0时代,沉浸式剧场演出是2.0时代的主要特征,《只有峨眉山》则打破传统剧场边界,用行进式的对话和体验,迈入中国旅游演艺的3.0时代。
剧场相关
村子做剧场,村民当群演、做艺人……一部文旅演艺剧,改变了高河村的命运。在高河村振兴的同时,也为当地旅游业探索出一条文艺+旅游的新业态。例如,随着《只有峨眉山》项目落地,当地音乐节和民宿小镇等事业也随之兴起。而由于因地制宜发展文旅产业,以及依靠文旅实现乡村振兴的成功探索,高河村成了当地“柔性发展”的典型样本: 通过“柔性”途径实现乡村自然资源、社会资源、文化资源融合,构筑了乡村价值网络,发掘了发展机遇。这对更多地方的乡村振兴路线设计,不乏借鉴意义。
演员
《只有峨眉山》亦是一座老来追梦的舞台。剧场一共有270位演员,其中有80多人是当地的村民,村民经过严格的筛选,辛苦的排练,终于可以站上舞台。白天,他们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或是机关单位里的职工,抑或是在家照顾儿孙的“家庭保姆”;晚上,他们来到高河村,成为一名真正的演员。
剧场评价
《只有峨眉山》开创了旅游演艺‘戏剧幻城’的全新模式,实现了艺术要素与技术要素的高度融合。--四川省旅游投资集团董事长任丁评
导演讲剧
“我希望演员跟观众能够模糊起来的,观众也是一个演员,可以自主寻找一些痕迹,寻找完成故事的一部分。《只有峨眉山》呈现的是人们非常熟悉的一个地方,但是又完完全全在陌生的情景包裹之下,这就是戏剧幻城。”王潮歌说,“我希望《只有峨眉山》能够让观众到这不仅仅是看古迹,不仅仅是游山玩水,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来这里能够被触动,能够跟自己内心打一个照面。”
剧场位置
中国·峨眉山·川主镇峨川路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