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为
杜甫所作一诗,
五言律诗体裁。诗文借咏叹时光荏苒,聊表作者临世事变迁之孤愁,山河败落之无奈。
年老逢春,上四自惜。寄情诗酒,下四自遣。起二,已领全意,言花有何事而急飞去乎,我衰老之人,愿春色少留也。《杜臆》:三四正发愿春迟,到此欢娱之地,惜非少壮之时,不复能有为矣。今惟借诗酒以宽心遣兴,此意惟陶潜能解,而恨予生之晚也。盖陶虽隐约于柴桑、栗里间,观其美三良之殉主,羡荆轲之报仇,慕田畴之节义,知其非忘世者,但不逢时耳。公亦有志济世,而厄于穷愁,故托之以自况欤?通首逐句流对,似古诗,即是律体,清洒逸宕。
申涵光曰:“可惜欢娱地,都非少壮时,”是“欢娱恨白头”注脚。下云:“宽心应是酒,遣兴莫过诗。”语近浅率矣。如《定官后》诗:“老夫怕趋走,率府且逍遥。”词亦近俚。此皆开长庆一派,非盛唐气象也。
杜甫 (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
杜甫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天宝中期到长安,仕进无门,困顿了十年,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职。
安史之乱开始,他流亡颠沛,为叛军所俘;脱险
后授官
左拾遗。后弃官西行,入蜀定居成都,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拾遗、杜工部之称。晚年举家东迁,途中留滞夔州二年,出三峡,漂泊鄂、湘一带,贫病而卒。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他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他是
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
新乐府运动的发展。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他在五七律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创造性,积累了关于
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杜甫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大李杜”。存诗1400多首,有《
杜工部集》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