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支配收入
经济学术语
居民可支配收入是指居民能够自由支配的收入,是居民可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储蓄的总和。可支配收入既包括现金收入,也包括实物收入。按照收入来源,可支配收入包含四项,分别为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和转移净收入。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居民可支配收入除以常住人口数后得到的平均数。
基本定义
居民可支配收入是指居民能够自由支配的收入,是居民可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储蓄的总和。可支配收入既包括现金收入,也包括实物收入。按照收入来源,可支配收入包含四项,分别为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和转移净收入。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居民可支配收入除以常住人口数后得到的平均数。
历年数据
2024年
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941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5.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9%。分城乡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183元,增长(以下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同比名义增长)4.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740元,增长6.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3%。
按收入来源分,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17696元,增长5.7%,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57.2%;人均经营净收入4939元,增长6.4%,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16.0%;人均财产净收入2585元,增长1.2%,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8.4%;人均转移净收入5721元,增长4.9%,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18.5%。
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25978元,增长5.9%,中位数是平均数的84.0%。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36801元,增长4.4%,中位数是平均数的89.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14310元,增长6.8%,中位数是平均数的85.5%。
2023年
2023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218元,比上年名义增长6.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1%。分城乡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821元,增长(以下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同比名义增长)5.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691元,增长7.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6%。
按收入来源分,2023年,全国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22053元,增长7.1%,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56.2%;人均经营净收入6542元,增长6.0%,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16.7%;人均财产净收入3362元,增长4.2%,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8.6%;人均转移净收入7261元,增长5.4%,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18.5%。
2023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33036元,增长5.3%,中位数是平均数的84.2%。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47122元,增长4.4%,中位数是平均数的90.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18748元,增长5.7%,中位数是平均数的86.4%。
2022年
2022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883元,比上年名义增长5.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9%。分城乡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283元,增长(以下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同比名义增长)3.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33元,增长6.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2%。
按收入来源分,2022年,全国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20590元,增长4.9%,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55.8%;人均经营净收入6175元,增长4.8%,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16.7%;人均财产净收入3227元,增长4.9%,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8.7%;人均转移净收入6892元,增长5.5%,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18.7%。
2022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31370元,增长4.7%,中位数是平均数的85.1%。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45123元,增长3.7%,中位数是平均数的91.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17734元,增长4.9%,中位数是平均数的88.1%。
主要用途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可以用来衡量居民的生活水平和购买力,为制定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政策提供重要参考。
一是反映居民生活水平。居民家庭有多大的购买力主要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这个指标。一般来说,该指标增长快,表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快。考虑到价格因素,如果该指标的增长幅度高于价格的上涨幅度,那么居民的实际生活水平是提高的;反之,则说明实际生活水平是下降的。
二是为政府制定居民增收、统筹城乡发展和民生保障相关政策提供参考依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反映居民收入的水平高低、结构特点和趋势变化的重要指标,同时还可以反映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以及各类群体的生活状况。该指标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研究制定居民增收和收入分配政策、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制定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最低工资标准、民事赔偿标准和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等民生政策的重要参考依据。
三是为国民经济核算提供基础数据。在国民经济核算中,当编制住户部门的资金流量表和资产负债表时,需要使用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进行相关测算。
局限性
从指标本身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存在以下局限性:
一是将居民收入高低差异抽象化。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居民的平均收入水平。这样的平均数虽然反映了总体的整体状况,但是将居民收入在总体各个群体之间的差异抽象化了,即无法反映不同行业职业、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家庭规模等群体间的收入差异。由于个体和总体之间的差异,使得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与部分居民的感受不是很相符。因此,在看待和理解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时,建议同时关注分城乡分地区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收入中位数和收入五等份等更多反映居民收入分布和差异的数据。
二是居民收入易受极端值的影响且呈偏态分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平均数,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当样本中某个体数据出现极大值或者极小值时,就会拉高或降低平均收入数据。另外,居民收入数据一般不是标准的正态分布,而是呈现偏态分布,高收入家庭对居民收入的平均值影响较大,这使得多于一半的家庭收入处于平均值以下,使得该指标无法准确反映居民收入的中间水平。
参考资料
什么是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国家统计局.2024-09-13
2023年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情况.国家统计局.2024-01-17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19 09:10
目录
概述
基本定义
历年数据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