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渡关驿道,位于云南省曲靖市
宣威市杨柳乡可渡河南北两岸,是秦、汉、唐时由川黔入滇的石门道之一段。
历史沿革
可渡关驿道
先秦时,蜀郡守李冰在蜀身毒道的基础上进行拓宽修建,从成都沿岷江至僰县(今四川宜宾),称为“僰道”。秦统一中国后,又派常頞在“僰道”的基础上将道路延伸修筑到味县(今曲靖),因道宽五尺,被称为“五尺道”。
西汉武帝时,为了将西南夷纳入中央版图,派唐蒙在“五尺道”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略通西南夷道。
隋唐时,因道路经过石门(今昭通盐津豆沙关)而被称为“石门道”,并进一步拓修,从曲靖经昆明、祥云至大理。
元、明、清三代中央王朝在驿道上设置邮传、驿站等设施,使其更加完备,这条道路也被习惯性地称为“古驿道”。明清两朝,为了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在这条驿道上设置了更多的军事设施。
诸葛大营
三国时期,诸葛亮征南时,李恢率部取道可渡进攻南中,建诸葛大营。
烽火台、炮台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底,南征军构筑烽火台、炮台。
可渡古城城址
明朝初年,建可渡城。
免差碑
清光绪九年(1883年)6月6日刻立免差碑,原名“恩同日月碑”,因所刻内容为朝廷裁革驿道沿线机构对沿途村民的横征滥派,规范今后征派以减轻沿线村民负担的规定,被当地群众称为免差碑。
“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毁,碑身被砸为4块,用作旧城街道铺路石。
1983年,文物普查时收集并修复。
可渡石桥
民国六年(1917年),建可渡石桥。
南关门关址
1993年,修复南关门关址南面城墙、门楼,又沿东面墙垣建碑廊,廊中保存了免差碑、继续前人碑、可渡贞烈碑记碑、德胜碑等碑刻共6通,石刻造像2件(残)。
遗址特点
可渡关驿道(石门道遗址宣威段)是秦、汉、唐时由川黔入滇的石门道之一段,北由贵州省威宁县入境,经可渡关、水塘铺、新天铺、倘塘驿、旧铺、通南铺、来宾铺、十里铺,经由炎方入曲靖直达昆明。从四川宜宾算起,全长约600千米,其中可渡关一段全长约10千米,宽2米左右呈“之”字形。路面用毛石铺筑,石上留有较深的马蹄印迹。驿道线上还保存着关城、炮台和《免差碑》等遗迹、遗物和石刻。其中有可渡关关址、炮台、诸葛大营等古遗址7处,有可渡石桥等古建筑2处,有云南省境内最大的摩崖石刻“山高水长,水流云在”,免差碑等石刻15处,有近现代代表性建筑1处。
主要遗址
烽火台、炮台
烽火台位于可渡旧城村驿道出口附近,与江南岸的可渡炮台南北呼应,为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底南征军所构筑的军事工事。旧志载:“炮台,在可渡河南岸,离城一百三十里。颍川侯建之以败乌蛮者,现存”,又载:“可渡关,在城北一百三十里可渡河,明洪武初,建有小城,环山距河,为入滇门户,河北即旧城”。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9月,颍川侯傅友德等率征南大军到湖南后,兵分两路,一路由郭英、陈桓、胡海洋共率师5万顺流而下,从贵州北部进抵“乌撒”驻防;另一路则由傅友德、蓝玉、沐英等人率大军主力经贵阳、普安、富源抵曲靖,12月与元残余势力云南梁王10万大军战于白石江,大胜。之后蓝玉、沐英率主力继续向昆明进发,傅友德则率师数万回防乌撒接应陈桓等,遂筑炮台。从烽火台处再上为旧城村。旧城背山而建,呈东西走向长条形分布在北盘江北岸,五尺古道即从村后山巅观音堂处入境,下山后穿旧城,经烽火台处过北盘江入可渡北关。
可渡旧城城址
可渡旧城城址位于宣威市杨柳镇可渡村委会旧城村北部和西部边缘。现存城墙为旧城北面和西面城墙,长约500米、最宽处约4米、最窄约2米、高1~2米,均用当地砂石砌筑而成。北面城墙从旧城东门北面的山脚起往西至西端转角接西城墙,长约300米;西城墙接北面城墙后往南接旧城西门,长约200米,此段城墙仅剩外侧墙体,内侧几乎破坏殆尽。东面和南面城墙均临城外陡坎,为不规则弧形,长约1000米,现已被破坏。城整体接近方形,总面积约15万平方米,可渡关驿道由东向西穿城而过,设有东、西两道城门,现东城门已毁,西城门北侧还存有砌筑门洞的砂石和方形门闩孔。据贵州《大定府志》记载:“可渡桥城在河北,傅友德筑,方围里许,东、西二门。西门设把总一员、汛兵三十四名,滇黔分界”,城应由傅友德建于明朝初年。
南关门关址
南关门关址位于可渡村南端,为1座平面呈椭圆形的关城。南北长约200米、东西宽约100米,占地约2.2万平方米,有南北两城门。1983年,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关城北门及北面墙垣已毁,东、南、西三面墙垣尚有数段残存,夯土墙心,长条形砂石镶砌,东面残存稍多。长50多米,宽、高均1米多,西面残存墙垣20多米、高3米多。关门门洞基本完整,长条形砂石砌筑。高3.5米、宽3.7米、进深4.3米,门洞顶部用长4.6米、宽0.5米、厚0.2米的长条石搭建。门洞上的关楼已毁,关门内、外驿道保存较好。长约2000米、宽约2米,路面平整。1993年,修复南面城墙、门楼,又沿东面墙垣建碑廊,廊中保存了免差碑、继续前人碑、可渡贞烈碑记碑、德胜碑等碑刻共6通,石刻造像2件(残)。
可渡诸葛大营遗址
可渡诸葛大营遗址位于宣威市杨柳镇可渡村委会可渡村东北约150米处的山丘上,地处山丘顶部,山顶地势较为平坦,山丘高约20米,当地人称为“诸葛大营”。遗址近似椭圆形,最长处约78米、最宽处约38米,占地约2900平方米。原遗址周围存有夯土墙,其中东南面有一段高约0.6米的夯土墙于20世纪80年代初被毁,现整个遗址已辟为耕地和林地。据《三国志》记载,诸葛亮征南时,李恢率部取道可渡进攻南中,“追奔逐北,南至盘江,东接牂牁,与亮声势相连”,诸葛大营应是当时所建。
可渡石桥
可渡石桥位于宣威市杨柳镇可渡村委会荷花村西面约500米处的可渡河上。桥横跨可渡河南北两岸,为3孔石桥,桥身为平整砂石砌筑。桥全长40.8米、宽5.8米;桥沿宽0.4米、高0.26米。桥中孔较大,跨距约10米,孔顶距水面11.7米,弧顶饰有龙头和龙尾,龙头面迎上游。其余2孔跨距约8米。桥两端各有石狮1对,石灰石质,头朝外。桥北端立有石碑1块,碑为青石质,高1.64米、宽0.64米、厚0.16米。碑座为砂石,高0.5米、宽0.78米、厚0.6米。碑正中刻有“普济可渡桥”5个行书大字,其中“普济”2字为横书,“可渡桥”3字为直行,两边各有2行小字,记录建桥人为广东虎门总司令赵越,修桥和立碑时间为“民国六年三月朔五日”。
文物遗存
摩崖石刻
摩崖石刻以“飞虹竚鹤”“山高水长,水流云在”为典型。“飞虹竚鹤”刻于可渡河北岸旧城一侧之岩石上,此石距河约200米,倚山而斜,约45度,石刻面积约10平方米。石刻文字以印章形式排列,阴刻。每字见方1.3米,深度约0.05米,字体笔法浑厚凝重,书风多变,如“飞”字为隶书,“虹”字、“鹤”字为楷书,且隶书笔意较浓,“竚”字则既有隶书笔法,又有行书笔意,四字亦行亦楷亦隶,却又相互统一,有较高书法价值。题款处模糊不清,故不知其姓名和书写年月。“山高水长,水流云在”刻于可渡河北岸旧城一侧之翠屏崖上。从沿河岸边道路(海拔1500米)到翠屏崖崖顶高约500米,石刻在400米处。摩崖面呈赤色沙石,崖底有一道长约40米,宽约1米左右的小坎,题刻刻于离小坎高约两米处。该题刻八字平行,楷书阴刻,左行。每字高2米许,其笔画宽0.3米~0.4米,深约0.05米,是考古已发现的西南境内最大、相对位置最高的摩崖石刻。落款因年久月深,风剥雨蚀,已模糊不清。
免差碑
免差碑高1.3米、宽0.76米,石灰石质,刻立于清光绪九年(1883年)6月6日,原名“恩同日月碑”,因所刻内容为朝廷裁革驿道沿线机构对沿途村民的横征滥派,规范今后征派以减轻沿线村民负担的规定,被当地群众称为免差碑。后于“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毁,碑身被砸为4块,用作旧城街道铺路石。1983年,文物普查时收集并修复。现存碑廊内。
可渡贞烈碑记
可渡贞烈碑记碑高2.2米、宽1.08米、厚0.13米,砂石质地,碑额呈半圆形,微残,碑座已失。碑刻文25行1000余字,叙述了明朝万历年间当地百户邹承恩之妻谢氏在土司安效良叛乱中,忠魂苦节,率众女眷及张允德之妻毛氏投崖守节的事,对研究宣威地方历史有一定的价值。
文物价值
可渡关驿道历史悠远、保存较完整及沿途有众多的遗址遗迹,是历史上“五尺道”进入云南地区的重要地段,是云南古代2000年郡县制度、边疆开发、民族融合、交通往复、文化互动的历史见证,在中国古代交通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为研究西南地区古代交通,尤其是研究古代南方丝绸之路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例证。
保护措施
1986年11月,可渡关驿道被宣威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1993年10月,可渡关驿道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3月5日,可渡关驿道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可渡关驿道位于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杨柳乡可渡河南北两岸。
交通信息
自驾:自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人民政府开车前往可渡关驿道,路程约57.3千米,用时约56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