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林鸲(学名:Tarsiger johnstoniae )小型鸟类,体长约12厘米。
雄鸟头和喉黑色,一条宽阔的白色眉纹在黑色头部极为醒目。背、肩黑色。胸有一橙红色宽带,并向两侧延伸至后颈和两肩,下胸和两胁橄榄褐色,其余下体白色。
雌鸟暗橄榄褐色,眉纹白色但不明显。下体黄橄榄色。特征均甚明显,特别是雄鸟,野外不难识别。
雄鸟整个头全为黑色,一道长而宽阔的白色眉纹从
眼先上面向后一直延伸到枕部两侧。头至背为黑色,背中部和颈侧带灰,腰黑色、有的具橙黄色羽端,两翅黑褐色,外翈羽缘橄榄灰色,尾上
覆羽白色,
尾羽黑色。下体颏、喉黑色与头部黑色连成一体,上胸橙红色形成一宽带由两侧向上延伸至后颈和两肩,十分明显而辉亮,下胸橙褐色,两胁橄榄褐色,腹中部和尾下覆羽白色沾灰。
雌鸟
上体暗橄榄色或暗灰色,腰沾橄榄色,眉纹白色、但较窄而不显著,前额缀有皮黄色,眼先较暗,同时也沾有皮黄色。翅上覆羽与背同色,
飞羽黑褐色,羽缘灰色,尾黑色。 颊、
耳羽等头侧黑色具淡色羽干纹,颏、喉皮黄灰色具白色羽干纹,上胸有一橙色胸带,下胸和两胁皮黄灰色或黄橄榄色,腹中央和尾下覆羽白色。
繁殖季节栖息于海拔2600至3550米的山区,针、阔叶混合林和针叶林下浓密的矮丛中,非繁殖季节出现于海拔1650至2820米的阔叶树林和针、阔混合林,有垂直迁移的情形。
鸣叫声与
白眉林鸲相近,通常是尖锐的单音“披、披、披”,其后接较低哑的“咯、咯、咯”类似石头撞击声;求偶期雄鸟有尖而急的短哨音,一般在3至5音节,感觉比白眉林鸲的声音结实。
配对方式为一夫一妻。繁殖期在3 月下旬至8月中旬,筑巢于路旁的土墙或石壁缝隙里。筑巢全由雌鸟承担,巢离地1~5米,巢呈碗状,高65至130毫米、外径143.2×149.8毫米、内径61.1×70.1毫米、深30~45毫米,巢材为
苔藓、蕨类、草类的根、动物毛发和偶尔有塑胶绳等编织而成。一窝产卵3枚,青蓝色,无斑点,卵重2.21±0.54克,大小平均为20.1×14.9毫米(刘良力 1990,1994)。另据太鲁阁和玉山国家公园的调查,大部分(81.3%) 的巢筑于道路附近7米范围内。窝卵数2~4枚(采样n=43枚),平均3.1枚,其中以3枚最为常见。雌鸟每天产1枚卵,在产完最后1枚后开始孵卵;卵由雌鸟伏窝负责孵化,雄鸟担任警戒工作。
孵卵期平均为14天(范围在13至17天),
孵化率78.8%(采样n=132枚)。一窝孵出雏鸟数平均为 2.8只(罗柳墀 2002)。
雌雄亲鸟共同喂食,最初第1至2天雌鸟大部分时间留在巢中,喂食工作大部分由雄鸟担任,雄鸟有时直接喂雏鸟,有时将食物交由雌鸟喂食。白色粪囊在最初2天由亲鸟吞食,此后逐渐减少吞食次数,而将粪便衔至巢外丢弃。巢内喂养平均18天(范围在15至20天),成功离巢率为57.7%(采样n=104次),繁殖成功率为59.3%(采样n=81次)。幼鸟离巢时羽毛尚未丰满,雌雄亲鸟都在附近照顾。在观察的567次喂食中,雌鸟喂292次,雄鸟喂275次,雌雄亲鸟的喂养次数大致相等,
雏鸟早期(3至5天)的喂食每小时2至8次,后期(11至13 天)的喂食每小时最多可达19次,离巢2周后,喂食逐渐减少,并逐渐离开亲鸟的领域。亲鸟在繁殖成功后,同一繁殖季仍能在同一巢位中继续第2窝的繁殖(罗柳墀、谢复兴 2002)。繁殖时期亲鸟多在固定的范围内活动,有
领域性,雄鸟对领域的维护负担较大的责任,次年还会回原栖地活动。
全球种群未量化。该种在原产地属极普遍或数量丰富的鸟种(del Hoyoet al. 2005)。台湾约有1万~10万繁殖对(Brazil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