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通史
2013年台海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台湾通史》是2013年台海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连横。
内容介绍
《台湾通史》是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祖父连横先生积数十年之力,搜集有关台湾的中外文献、档案和传闻,仿司马迁《史记》体例写成的史书,它是台湾历史上第一部按通史体例撰修的史书。全书三十六卷,含纪、志、传共八十八篇,记述了自隋大业元年(公元605年)至清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间一千二百余年台湾的历史变迁。书中对台湾的职官、田赋、军备、刑法、宗教、风俗乃至典礼、度支等社会制度和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都有记述,对台湾岛上的动植物、矿产等自然资源,作了详细的记录,并以六十篇传记记载了台湾历史上不同时期的代表性知名人物。史料详实,据实列述,是一部学术价值很高的史学著作。
台海出版社版《台湾通史》是唯一按该书第一版(1920-1921)原貌出版的影印本。《台湾通史》是台湾著名史学家连横先生一生中最重要的著作,1920-1921年在台湾分上、中、下三册出版,该书自问世以来,海峡两岸先后翻印了十几种版本。经过近一个世纪的时间,最初版的《台湾通史》几无存世。曾有学者遍寻两岸,欲求一本而不得。台海出版社秉承“架设文化桥梁,促进两岸统一”的出版宗旨,本着求真、求实、求全、求足的基本标准,历经多方寻访,终于觅得一珍本,蒙收藏者慨然允助,按照原貌影印出版了这套《〈台湾通史〉第一版影印本,首次呈现了《台湾通史》原始版本的全部风貌,从而填补了《台湾通史》国内无珍本、足本的学术空白。
创作背景
连横先生创作《台湾通史》之时,正是日本殖民者在台湾强行推行“皇民化”最猖獗之时。出于“夫史者,民族之精神”的先贤认识以及“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的民族担忧,台湾一批文化人为保存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精神与传统,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连横先生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凭借一腔爱国热忱和高度的使命感,连横秉笔直书,著就洋洋万言的《台湾通史》,明确指出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是中华民族代代先贤开发、建设的美丽宝岛。全书卷一《开辟纪》叙隋代大陆与台湾的往来至郑成功驱逐荷兰人事;卷二《建国纪》叙郑氏盘踞台湾事;卷三《经营纪》叙清代经营台湾二百年事;卷四《过渡纪》叙甲午战败后台湾人民奋勇抗日事迹,以无可争辩的历史事实证明了台湾与祖国大陆的血缘关系。
作者简介
连横(1878年2月17日—1936年6月28日),出生于福建龙海,祖籍湖北应山(今湖北省广水市),字武公,号雅堂,又号剑花,著名的历史学家,同时也是日本侵略者占据台湾时期的著名诗人,著有《台湾通史》《台湾语典》《台湾诗乘》《剑花室诗集》等。先祖连南夫是著名的抗金英雄,嫡孙连战为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
评论影响
《台湾通史》,存史育人。两岸同胞不仅有着共同的亲源与血脉,也有着共同的历史与文化,理应思考传承、发扬光大。
———台盟中央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 林文漪
连横先生书写《台湾通史》的意义不仅在于结束了台湾无史的状况,更在于第一次用历史定位了台湾的中国归属,还原了台湾作为中华国土的血脉之身。希望通过阅读此书,两岸同胞能够进一步正视历史,消弭隔阂,增进互信,累积共识,共同缔造中华民族更美好灿烂的未来
———台盟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 黄志贤
翰墨书香,文化桥梁,两岸共赏,互和融合
———连横嫡孙、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为《台湾通史》第一版影印本的出版题词
《台湾通史》写至1895年,1895年又过了一百多年,两岸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何续写新的台湾通史,成为摆在两岸学者面前的新课题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 褚静涛
独特价值
国内唯一原貌影印版——《台湾通史》自问世以来,海峡两岸先后翻印了十几种版本。经过近一个世纪的时间,最初版的《台湾通史》几无存世。曾有学者遍寻两岸,欲求一本而不得。台海出版社本着求真、求实、求全、求足的基本标准,历经多方寻访,觅得一珍本,按照原貌影印出版了这套《〈台湾通史〉第一版影印本,首次呈现了《台湾通史》原始版本的全部风貌,填补了《台湾通史》国内无珍本、足本的学术空白。
连横嫡孙连战唯一题词版——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作为连横嫡孙,欣然为台海版《台湾通史》写下“翰墨书香,文化桥梁,两岸共赏,互和融合”的题词,既表达了其作为连横后人对台海版《台湾通史》的充分肯定,也体现了他作为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对两岸文化交流的高度认同与积极推进。
新闻报道
《〈台湾通史〉第一版影印本》在北京出版
新华网北京10月22日电(记者李寒芳)台湾著名史学家连横所著《〈台湾通史〉第一版影印本》近日出版发行,22日在北京台湾会馆举行出版座谈会。
《台湾通史》是连横先生最重要的著作,1920年至1921年在台湾分上、中、下三册首次出版。抗战胜利前夕,商务印书馆首次在大陆印刷发行。全书分纪、志、传共88篇36卷,记叙了台湾起自隋代终于1895年因《马关条约》被迫割让的历史,尽录上下千年台湾之事,是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有关台湾的史书。作者以无可争辩的历史事实证明了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再现台湾人民反抗外族侵略特别是日本殖民者侵占台湾的斗争史。
台盟中央副主席黄志贤在座谈会上表示,《台湾通史》是台湾历史上第一部按通史体例撰修的史书。连横先生著写该书之时,正是日本殖民者强行推行“皇民化”最猖狂之日,该书不仅结束了台湾无史的状况,更第一次用历史定位了台湾的中国归属,还原台湾作为中华国土的血脉之身。
他说,在近百年,我们出版《〈台湾通史〉第一版影印本》,原汁原味再现当年先辈们抵御外族之壮举,颂扬宝岛之风貌。希望通过阅读此书,所有同胞能够进一步正视历史,消弭隔阂,增进互信,累积共识,共同缔造中华民族更美好灿烂的未来。
据悉,连横嫡孙、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为《台湾通史》第一版影印本的出版题词:“翰墨书香 文化桥梁 两岸共赏 互和融合”。
主要内容及评价
《台湾通史》所载,上限起自隋大业元年(公元605年),下限终于1895年割台,上下凡1290年。全书分为纪、志、传三大部分,共88个篇目、36卷、近60万字。在体制上,主要仿效司马迁的《史记》。其“纪”分别为“开辟记”、“建国纪”、“经营纪”、“独立纪”四篇,这实际上是连横对台湾历史所作的分期:“开辟纪”起自隋大业元年(605年),止于明永历十五年(1661年),是为早期开发时期;“建国纪”起于明永历十五年郑成功攻台,迄于明永历三十七年(1683年)是为郑氏统治时期;“经营纪”起于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终于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是为清代经营时期;“独立纪”载,是为台湾民主国时期。“纪”这部分提纲挈领地把台湾见于文献以来的历史按编年的顺序作了纵的叙述。其“志”分别为疆域、职官、户役、田赋、度支、典礼、教育、刑法、军务、外交、抚垦、城池、关征、榷卖、邮传、粮运、乡治、宗教、风俗、艺文、商务、工艺、农业、虞衡26篇,这一部分是从横向上对台湾历史上自然和人文现象的各个方面作具体的论述。而“传”这部分则是对人的记载,具体描述历史的主体——人物的活动。此外《台湾通史》还有68份“附表”,除其中一份是罗列延平郡王世系以补充“建国纪”外,其余各表都是对“志”中比较繁杂的事作文省事全、一目了然的说明。纪、志、传三大部分虽然看似彼此分立,互不相联,而实际上却密切相关,使台湾历史进程中的诸层面:人、事、时、空等有机地整合一体,把该地区社会各方面的人物活动以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地理等方面的历史演变比较全面地反映出来。
《台湾通史》的贡献与价值主要表现三个方面:
第一、《台湾通史》对保存和整理台湾文献史料有着重大贡献。
第二、《台湾通史》第一次对台湾历史作了全面系统的总结。
第三、《台湾通史》是爱国主义史学研究和爱国主义历史教育的典范。
最新修订时间:2023-03-16 20:20
目录
概述
内容介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