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邮政
由“交通部门”下设的“邮政总局”经营管理
中国台湾邮政由“交通部门”下设的“邮政总局”经营管理。“邮政总局”下设北、中、南三区“邮政管理局”及“邮政储金汇业局”。在各区“邮政管理局”之下,设立各级邮局、支局等,另设有委托民间代办的邮政所和代售处等机构。到1997年底,中国台湾有邮政机构13961处(1996年最多,为14638处),平均每一局服务面积为30平方千米,平均服务人口1.7万人。中国台湾邮政业务范围主要有信函、包裹收寄与投递、储金、汇兑与简易人寿保险等。
发展
在信函、包裹等投递方面,中国台湾不断推动“邮务处理机械化”,实施快捷邮政服务编号网,加快邮递。1984年10月10日,台湾省台北市等20个地区创办省内邮件快递业务,此后逐渐扩大快递地区。同时,冲凉中国台湾积极发展国际邮件快递业务,先后与中国香港荷兰英国法国新加坡美国南非韩国澳大利亚瑞士日本马来西亚德国加拿大卢森堡泰国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互换快递邮件。
1985年7月1日起,中国台湾实施五位数邮递快件邮政编号网。前三位为乡、镇、市、区的行政区编号,后两位数为投递区段编号。90年代始,中国台湾加速实现邮件处理自动化,积极推广传真邮件业务,自1991年1月起受理公众交寄传真邮件,同年6月29日起已在台湾全面展开。同时,1991年,中国台湾制订“邮递区号制度改进方案”,修订原五位数码邮递区号书写方式,并自同年2月1日起实施。
中国台湾邮政金融业务范围不断扩大,并不断发展储汇业务电脑化。中国台湾已陆续开放以媒体转账方式代发劳保局各项保险支付、代发现金股利以及缴退综合所得税等,金融业务范围日趋势灵活与扩大。90年代初起,中国台湾陆续推动实施储汇电脑联线、邮件处理自动化、窗口服务设施自动化与邮务资讯自动化四大目标,建设现代化的邮政业务营运体系。
成就
50多年来,中国台湾的信函与包裹邮递成倍增加,并没有因现化通信手段的发展而有所改变。1952年时,信函收寄业务量为6229万件,1981年增至10亿件,2002年达28.8亿件;同期,包裹业务量也从43万件分别增至921万件与2000年的1729万件,此后因故大幅下降,2002年只有797万件。其中,信函与包裹收寄以水、陆投递为主,航空为辅。在包裹投递方面,1982年以后岛内不再使用航空投递;在国际包裹投递方面,1972年起,航空投递则超过水、陆投递,成为主要投递方式。
邮政储金业务包括存簿储金、划拔储金、支票储金、储金邮票及悬账储金等5项活期储金以及整存整付、零存整付、分期付息、整存零付及定额存单等5项定期储金。1952年,邮政储金存款2.2亿元新台币,结存余额2976万元新台币;2002年分别达到7.5万亿元新台币与3.1万亿元新台币。
邮政部门在汇兑与保险方面也发挥重要作用。1952年,开出汇票金额与兑付金额均为2.5亿元新台币;2002年则分别达10353亿元新台币与5580亿元新台币。1952年,邮政简易人寿保险月保险费为7325新台币,投保额计399万新台币;2002年则分别达到81亿元新台币与6922亿元新台币。
台湾邮政大事记
1888年
3月22日台湾巡抚刘铭传改革台湾省邮驿制度,改驿为邮,设总站、正站腰站、傍站四种,全岛共43站。创办为官商民服务的近代地方邮政,并发行了邮票,这是我国第一个地区性邮政。同时颁布《台湾邮政章程》,文报局是清代专门递送驻外使臣的往来文报的机构。1888年台湾文报局改为台湾邮政总局,设在台北,统管全省邮政。(内地文报局于1914年停办。)发行邮票二种:台湾邮票,无面值,专供公务贴用;邮政商票,专供商民贴用,按邮程和邮件重量计费。
台湾地方邮政在英国威金生公司用雕刻凹版印制龙马图邮票,一套2枚,面值制钱20文,但未使用。后用作火车票。
1895年
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后,清政府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台湾与澎湖列岛被割让给日本。台湾人民反对割让,成立“台湾民主国”抗日政权。台湾守军将领刘永福于同年7月31日创办办湾民主国邮政,发行以虎为图案的邮票,通称“独虎图邮票”。10月台南沦陷,邮政被迫关闭
1929年
台湾陈其昌、杨俊仁发起成立台北邮券俱乐部。
1940年
台湾台南东亚邮票会成立,发起人为施有政、赖建铭、陈志春等人。
11月4日中华邮政将日本在台湾售用的日本邮票加盖“中华民国台湾省”字样后继续售用。后又相继发行“限台湾贴用”邮票。
1947年
4月30日中华邮政发行“限台湾省用”邮资明信片。
7月3日中华邮政调整台湾邮资。
1953年
8月9日台湾“中国集邮协会”成立,吴乐园出任总干事。
1966年
3月20日台湾邮政博物馆正式创立,初设于台北市新店,于1984年迁至台北市重庆南路。该馆除收藏、陈列有关邮政、邮票及资料外,还经常举办各种集邮活动。
1978年
台湾开办海外快捷邮件业务。
1981年
10月晏星编著《图解邮票辞典》由台湾蓬莱出版社出版。
1984年
开办台湾省内快捷邮件业务。
1987年
3月发行《快捷邮件》宣传邮票一套。
1988年
3月22日,台湾邮政当局宣布撤销不准投递大陆来台信件的禁令。
4月18日,台湾开始实施《对大陆通信办法》,两岸开始通过香港间接通信,中断40年的海峡两岸集邮交往开始逐渐恢复。
9月5日国际集邮联合会接纳中国台北集邮协会为会员。
1989年
8月7日亚洲集邮联合会接纳中国台北集邮协会为会员。
8月12日中华全国集邮展览在北京举办。台湾集邮家的邮集应邀展出。邮电部为邮展发行邮票小型张1枚。
台湾邮政当局简化寄大陆信件手续,中止红十字会传递工作,寄件人直接可以向邮局交寄,只需贴足10元台湾邮票;写明寄件人姓名、地址即可。这次简化手续开始执行的日期是1989年6月10日。
1991年
10月11日全国集邮联在中山市召开纪念辛亥革命80周年集邮学术讨论会,台湾澳集邮家出席并发表论文。
10月15日福建莆田市邮协与台湾台北市华夏集邮协会联合举办海峡两岸纪念妈祖集邮展览。
1993年
3月26日海峡两岸首届邮票大展在台湾展出。
9月2日台湾海峡两岸邮史研究会成员一行10人赴北京、杭州、上海、广州等地旅行访问并同集邮界人士进行座谈交流。
参考资料
邮政.中国网.
最新修订时间:2023-05-28 14:31
目录
概述
发展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