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吉纳维芙
2014年太平洋飓风季第7个被命名的风暴以及2014年太平洋台风季第13个被命名的风暴
超级飓风/超强台风吉纳维芙(英语:Super Hurricane /Super Typhoon Genevieve,国际编号:1413,美国国家飓风中心:07E)为2014年太平洋飓风季第7个被命名的风暴,以及2014年太平洋台风季第13个被命名的风暴。“吉纳维芙”是一位女性的名称。
发展过程
东北太平洋生成
2014年7月20日,一个低压区在墨西哥西南部海面上生成。同日,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给予扰动编号91E。下午8时,美国美国国家飓风中心(NHC)对其未来两天发展评级为“LOW”并发展机率为10%,未来五天发展评级为“LOW”并发展机率为20%。
7月21日上午8时,美国国家飓风中心对其未来两天发展评级为“LOW”并发展机率为20%,未来五天发展评级为“MEDIUM”并发展机率为30%。
7月22日上午8时,美国国家飓风中心对其未来两天发展评级为“LOW”并发展机率为10%,未来五天发展评级为“LOW”并发展机率为10%。下午2时,美国国家飓风中心对其未来两天发展评级为“LOW”并发展机率为20%,未来五天发展评级为“MEDIUM”并发展机率为30%。
7月23日下午2时,美国国家飓风中心对其未来两天发展评级为“HIGH”并发展机率为60%,未来五天发展评级为“HIGH”并发展机率为80%。下午8时,美国国家飓风中心对其未来两天发展评级为“HIGH”并发展机率为70%,未来五天发展评级为“HIGH”并发展机率为80%。
7月24日上午2时,美国国家飓风中心对其未来两天发展评级为“HIGH”并发展机率为80%,未来五天发展评级为“HIGH”并发展机率为90%。
7月25日下午2时,美国国家飓风中心将其直接升格为热带风暴,同时给予编号07E,并将其命名为吉纳维芙。
7月26日下午11时,美国国家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热带低气压。
其后,吉纳维芙进入中太平洋海域,改由中太平洋飓风中心(CPHC)发报。
进入中北太平洋
7月28日上午11时,中太平洋飓风中心对其发出最后的警报。
7月30日上午5时,中太平洋飓风中心再度将其升格为热带低气压。
8月1日上午5时,中太平洋飓风中心对其发出最后的警报。
8月2日上午8时,中太平洋飓风中心对其未来两天发展评级为“MEDIUM”并发展机率为50%。下午1时,中太平洋飓风中心对其未来两天发展评级为“HIGH”并发展机率为90%。
8月2日下午8时,中太平洋飓风中心对其未来两天发展评级为“HIGH”并发展机率为100%。下午11时,中太平洋飓风中心再次将其升格为热带低气压。
8月3日上午5时,中太平洋飓风中心再次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上午11时,中太平洋飓风中心再次将其降格为热带低气压。
8月6日上午5时,中太平洋飓风中心又再次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
2014年8月6日晚间,吉纳维芙开始爆发增强。下午8时,中太平洋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一级飓风。
8月7日上午8时,中太平洋飓风中心将其直接升格为三级飓风。上午11时,中太平洋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四级飓风。
其后,吉纳维芙穿越国际换日线,进入西北太平洋海域。在此时,中太平洋飓风中心发出最后的警报,并改由日本气象厅(JMA)开始发报。
进入西北太平洋
8月6日上午8时,日本气象厅对吉纳维芙的邻近海域发出烈风警报。下午2时,日本气象厅对吉纳维芙的邻近海域发出暴风警报。
8月7日上午11时30分,位于中太平洋的吉纳维芙越过国际换日线后,随即进入西北太平洋海域,并继续沿用原名称吉纳维芙。下午2时,中央气象局(CWB)将其评定为强烈台风。同时,中央气象台(NMC)将其评定为超强台风。下午3时25分,日本气象厅将其评定为台风。同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四级超级台风,并预测吉纳维芙的强度将会达到五级超级台风的等级。晚上8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五级超级台风,成为2014年第二个五级超级台风,更是首个在东北太平洋形成的西北太平洋台风
8月8日上午6时,韩国气象厅将其升格为台风。
8月8日下午8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降格为四级台风。
8月9日下午8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降格为三级台风。
8月10日上午2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降格为二级台风。晚上8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降格为一级台风。8月11日上午8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降格为热带风暴。上午9时,日本气象厅将其降格为强热带风暴。下午8时,日本气象厅将其降格为热带风暴。
8月12日上午2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降格为热带低压,并发出最后的警报。下午2时,日本气象厅将其降格为热带低压。
8月14日下午8时,日本气象厅将其降格为低压区
最新修订时间:2023-10-03 16:56
目录
概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