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尼伯特
2021年第8号台风
热带风暴尼伯特(英语:Tropical Storm Nepartak,国际编号:2108,联合台风警报中心:11W)为2021年太平洋台风季第8个被命名的风暴。“尼伯特”一名由密克罗尼西亚联邦提供,意为科斯雷岛(Kosrae)上著名的勇士,本次为该名称第四次使用。
命名由来
为避免台风名称的混乱,1997年11月25日~12月1日,有关国家和地区在香港举行的世界气象组织(简称WMO)台风委员会第30次会议上决定规范台风的命名,其中,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热带气旋,采用具有亚洲风格的名字命名,其命名方法是:事先制定一个命名表,然后按照顺序年复一年地循环重复使用。该命名表即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热带气旋命名系统,该命名表共140个名字,由WMO所属的亚太地区的14个成员国和地区提供。
“尼伯特”一名由密克罗尼西亚联邦提供,意为科斯雷岛(Kosrae)上著名的勇士,在台风命名表中排第93位,本次为“尼伯特”第四次使用。“尼伯特”一名曾于2016年第三次使用时问鼎1951年以来最强的单年首台与该年全球海域最强风暴之一(主词条:台风尼伯特),并在中国东南地区造成严重破坏与人员伤亡,但事后中国并未对其提出除名请求,因而之后该名称得以继续使用。
发展过程
2021年7月,台风烟花的活跃引进大量西南季风水汽,其东南部云系逐渐形成了一片广阔的季风槽,成为新风暴孕育的场所。
7月22日,一个具有一定副热带特征的扰动系统在帕哈罗斯岩岛北方海域生成,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给予其扰动编号90W。此时该系统强度微弱,沿着季风槽无组织的延伸,而卫星散射计数据显示北马里亚纳群岛的南向辐合气流有着与其相同的另一特征。尽管联合台风警报中心指出该系统可以在斜压的帮助下沿着具有副热带性质的季风槽发展为一个副热带气旋,但分析显示其所处环境垂直风切变之大并不利于其强度发展。
随着该系统逐渐向东北方向移动,其逐渐缓慢组织起结构并构建出低层环流中心(LLCC)。7月23日早晨6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24小时热带气旋形成概率评级提升为“高”,又于6时30分对其发布热带气旋形成警报(TCFA),并将其认定为副热带低压(SD)。上午8时,日本气象厅将其升格为热带低压,并对其发出烈风警报(GW)。当晚,德沃夏克分析法分析与卫星散射计地面风速数据显示均表明该系统已进一步增强并已具备热带风暴风速,日本气象厅于20时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并命名为“尼伯特”,给予国际编号2108;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同时将其改判为热带低压并给予热带气旋正式编号11W。但此时其低层环流中心进一步变宽且暴露在外,其中心仍然很模糊,同时被一个南北向的副热带高压脊继续引导。
随着“尼伯特”仍然暴露和拉长的环流中心东部的强烈深对流进一步稳定持续,7月24日凌晨2时,中国国家气象中心将其起编升格热带风暴;同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亦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受高空冷涡与季风槽引导,“尼伯特”在当日保持东北偏北方向行进。
接下来,“尼伯特”的核心逐渐变得参差不齐,出现了向北转向后转向东北移动,再转回向北移动的移向波动,但其强度依然得以保持。7月25日下午开始,“尼伯特”逐渐转为向偏西北方向行进。
因其热带性质表现不纯、结构松散,7月26日上午8时,中国国家气象中心率先认定其转化为副热带气旋并对其停止编号。当天,“尼伯特”因引导环流形势改变转向偏西方向行进,并在当天晚些时间进行了快速的结构调整,强度有所增强,但此时的“尼伯特”的风暴环流已经集中在了与其前几日发生作用的高空冷涡之下。
7月27日凌晨,因引导环流形势再次改变,“尼伯特”再次转为向偏北方向移动。当其转向并逐渐接近日本东北地区时,其环流中心亦在高空冷涡之下变得更加清晰,但这也导致了干空气对系统的侵入。亦因其不纯的热带性质,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于当晚20时将其改判为副热带风暴(SS),并将其之前的性质也全部修改为副热带气旋。
7月28日凌晨,“尼伯特”继续北上靠近日本东北部陆地,强度有所减弱。早晨5时,日本气象厅判定“尼伯特”在宫城县石卷市登陆。上午7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判定其在宫城县南三陆町登陆,并于8时将其降格为副热带低压。随着“尼伯特”快速向西穿越本州岛东北偏远地区时,其低层环流中心逐渐变得杂乱无章,其对流结构亦在穿越日本山区时崩溃。下午14时,日本气象厅认定“尼伯特”转化为温带气旋。当晚20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对其发布最终警报(FW)。
7月29日晚20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对“尼伯特”停止编报。最后,其残余系统于7月31日在日本海完全消散。
在事后发布的最佳路径中,中国气象局恢复认定了“尼伯特”在初报中于7月26日被其撤编后的热带性质并补充了其后续发展路径与强度数据,并将其登陆日本前的最高强度修订为20米/秒,995百帕。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则仍认定为副热带气旋,并将其强度巅峰由45节下调为40节。
台风特点
“尼伯特”诞生于台风烟花东南云系形成的季风槽中,并与高空冷涡发生相互作用,甚至其风暴环流亦一度整体处在高空冷涡之下,因而导致其中心结构偏冷,表现为不纯正的热带性质,结构也非常松散。中央气象台于2021年7月26日上午8时以转化为副热带气旋为由对其停止编号,亦是中央气象台官方首次以“转化为副热带气旋”为由撤编西北太平洋编号台风,尽管其在最佳路径中恢复了对其热带性的认定;而联合台风警报中心更是在不久后将其全程认定为副热带气旋,直接否定了其热带性的存在;中美日三家机构中仅有日本气象厅在初报中直至28日下午认定其转温之前维持对其热带性质的认定。
日本东北部鲜有台风从东侧太平洋沿岸自东南向西北方向登陆,而“尼伯特”自东南向西北登陆宫城县,亦成为了日本自1951年有气象记录以来首个在宫城县登陆的风暴。“尼伯特”过境期间,恰值日本东京举行因2019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延期举行的2020年东京奥运会,部分赛事受“尼伯特”风雨影响提前或延期举行,“尼伯特”亦成为了少有的直接影响奥运会赛事进行的台风之一。
台风“尼伯特”被起编升格为热带风暴后曾短暂与同期活跃的台风烟花、台风查帕卡形成了三旋共舞的局面。但由于“尼伯特”获得升格命名时“查帕卡”已被降格为热带低压,且其二者间距离甚远,因此“尼伯特”主要与“烟花”发生一定相互作用,“烟花”后期路径走势一定程度受“尼伯特”顶托作用影响。在“尼伯特”和“查帕卡”等系统的共同引导下,台风“烟花”的路径走势变得相当不明朗,预报难度增大。据专家分析,“烟花”和“尼伯特”虽然中心相距较远,但二者体量、范围都很大,边缘其实很近。随着“尼伯特”增强并向西北移动,对“烟花”的顶托作用加强,两者进而形成逆时针互旋,使得“烟花”不断向西南移动,并在7月25日左右明显显现。与此同时,内陆华中地区又有一股副热带高压对“烟花”造成一定阻挡而导致其滞留回旋,而其滞留时间亦取决于“尼伯特”的移动速度。
台风“尼伯特”的外围下沉气流与偏北副高共同作用导致日本于7月27日出现大范围炎热天气,日本西部的九州、四国和本州岛西部以及日本东北部的北海道多个站点出现了35度以上高温天气。尤其是北海道,这里纬度偏高,高温天气比较少见,不少地方打破了7月最高气温记录甚至是全年最高气温记录。被称为日本“寒极”的北海道第二大城市旭川市在7月27日测得高达36.9℃的高温。北海道纬度偏高、又是被海水环绕的岛屿,有海洋调节的作用,夏季其实比较凉爽,而这样的强烈高温十分少见,亦显示出气候的异常。
台风影响
受台风“尼伯特”影响,日本东北部出现一定强风雨天气,正在进行中的2020年东京奥运会部分赛事受其影响提前或延期举行。在日本气象厅初期的预报中,“尼伯特”将袭向正在进行奥运会赛事之中的东京并给其带来严重影响,但事后“尼伯特”并未直接袭击东京,而是在东京近海北上,在东北宫城县登陆。气象厅呼吁各地对地质灾害、洼地浸水、河流泛滥等高度警惕,并预计登陆后24小时,台风将给日本东北地区带来高达100毫米的降雨。
受“尼伯特”可能带来的暴风和大雨等恶劣天气影响,东京奥组委将原定于7月26日在“海之森水上竞技场”举行的男女单人双桨和双人双桨等赛艇比赛提前至25日举行,这是东京奥运会首次因恶劣天气改变赛程;当地时间27日,东京奥运会各举办地纷纷对即将到来的大雨和强风天气展开警戒;女子铁人三项清晨的开赛时间因横扫东京湾的风雨天气被迫推迟,主办方亦考虑到风浪因素将原定于28日在日本千叶县一宫町举行的冲浪决赛将提前到27日举行,这场台风还可能威胁到27日晚些时候的两场垒球比赛;所幸,“尼伯特”对奥运赛事的影响比较有限,尽管“尼伯特”登陆当天的部分赛艇和射箭项目已经被推迟,但27日在日本宫城县利府町举行的一场女子足球比赛仍如期进行。亦因“尼伯特”外围下沉气流和偏北副高带来的极端高温影响,原定于7月28日上午11点的网球比赛日程因此被调整到下午3点举行;高温高湿增加了运动员的不适,而应急使用的冰袋和冷风机也无法缓解运动员的不适。
东京奥组委表示,将根据台风走向和走势采取相应对策,不排除其他比赛日程受到影响的可能性。如果台风对赛事有影响,东京奥组委将迅速公布对策。
此外,这次台风共导致日本22个国内航班和2个国际航班取消,但并未影响铁路交通。
日本自卫队表示,他们正在监视局势,准备在需要时快速救灾。7月初,东京以南的暴雨造成21人死于泥石流,当局警告居民做好迎接更强暴雨的准备。
最新修订时间:2025-01-07 19:15
目录
概述
命名由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