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菲特
2007年台风
台风菲特是2007年太平洋台风季第九个被命名的热带风暴,并在日本登陆。“菲特”这个名字是由密克罗尼西亚联邦提供的,是一种花名。在风暴的鼎盛时期,它的强度被联合台风警报中心认为是二级台风的下限,但在分析中,菲特被联合台风警报中心降格为一级台风。菲特至少致使东京两人丧生,并给日本造成了接近1.5亿美元(2007年美元)的损失。
命名由来
为避免台风名称的混乱,1997年11月25日-12月1日,有关国家和地区在香港举行的世界气象组织(简称WMO)台风委员会第30次会议上决定规范台风的命名,其中,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热带气旋,采用具有亚洲风格的名字命名,其命名方法是:事先制定一个命名表,然后按照顺序年复一年地循环重复使用。该命名表共140个名字,由WMO所属的亚太地区的14个成员国和地区提供。
“菲特”这个名字是由密克罗尼西亚联邦提供的,是一种花名。
发展过程
2007年8月26日早上,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发现一个热带扰动在西太平洋塞班岛东北的海域发展。
菲特在8月29日凌晨于关岛东北偏东约1,310公里发展为一个热带低压,初时向东北移动。菲特在同日上午迅速增强为热带风暴,逐渐转向东北偏北至北移动。当日傍晚,菲特增强为强热带风暴,并转向西北偏北移动,其后菲特转向西北偏西至西北推进。翌日,菲特增强为台风及转向北移动。
台风菲特于8月31日进一步转向西北偏西移动。 菲特在9月1日晚上转向西移动。9月2日凌晨,菲特减弱为强热带风暴,并转向西移动,在翌日下午转向西北偏西推进,9月4日再度增强为台风。台风菲特于当晚进一步转向西北偏北移动,并在翌日凌晨转向北推进。9月5日,菲特风力达到颠峰,风速高达每小时130公里。
9月6日下午11时,菲特于日本静冈县贺茂郡南伊豆町登陆。其后台风菲特逐渐受日本地型、较强垂直风切变及较低水温影响而减弱。
菲特于9月7日减弱为强热带风暴,转向东北偏北移动,其后菲特在9月7日中午减弱为热带风暴。
9月8日上午0时,菲特于日本北海道函馆市登陆。同日上午2时半,菲特于日本北海道虻田郡洞爷湖町登陆。同日下午,菲特转化为温带气旋。
台风影响
2007年第10号台风“菲特”(FITOW)已于9月7日凌晨1点钟在日本神奈川县小田原市附近沿海登陆,登陆时的中心附近最大风速为35米/秒,中心气压970百帕。当日凌晨2点钟,其中心位于北纬35.6度、东经139.3度,中心气压970百帕,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2级(35米/秒)。预计,台风中心将以每小时20-25公里的速度向北偏东方向移动,强度将逐渐减弱。受其影响,台风中心附近350公里范围以内的洋面上将有7级以上大风。请过往船只注意避让绕航。
7日凌晨2点,日本海南部海域出现了5-7级东北风;日本东南部洋面出现了7-12级大风。台湾海峡、泰国湾北部海域有雾,能见度不足10公里;日本海西部海域、日本东南部洋面、安达曼海、苏门答腊以西洋面、马六甲海峡部分海域、巽他海峡、爪哇海、望加锡海峡以及马鲁古海等海域的能见度也不足10公里。其他海域能见度及天气海况条件较好。
预计,7日上午至明天上午,受台风“菲特”的影响,日本海大部海域、日本以东洋面、日本东南部洋面将有7-9级大风,台风“菲特”中心经过的附近洋面的风力将有10-12级。
菲特于2007年8月生成于马里亚纳群岛东北海面上,并于9月6日下午11时在日本静冈县贺茂郡南伊豆町登陆,在关东地方造成了豪雨与大风灾害,导致交通机关陷入大规模混乱,并有人员伤亡。
参考资料
关于台风的命名-中国气象局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cma.gov.cn/2011xzt/2013zhuant/2013tfzt/2013tfrstf/201306/t20130621_217159.html.
最新修订时间:2024-05-03 08:38
目录
概述
命名由来
发展过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