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口
东营区下辖镇
史口,分东、南、北3个自然村,12个行政单位,是东营区史口镇党、政机关所在地。大约在四五千年以前,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据《博兴县志》)。在历史上史口曾多次更名,先后叫过福昌镇、博昌镇、史家口、史口街、史口乡和史口镇等。
周代
史口商代为薄姑境,周被封为齐国地,秦为临淄郡,后置为济北郡。再后设博昌县,并有“先有博昌镇,后有博昌县”之说。两汉时期,佛教传入我国,道教亦开始兴起,不少的皇帝大臣信仰宗教,各地建造寺庙颇为盛行。唐贞观年间,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史口附近寺庙成群。“慈航普渡”倒座观音堂的“福昌寺”尤其壮观。这座寺前有龟驮透棂碑,内有纯铜铸座式佛尊。佛尊高约丈余,重约2.5吨,远近闻名。这里也因之而曾得名日“福昌镇”。到了北宋年间,这里的街市一度十分繁华。商客云集,农历每月四、九日大集形成,岁首岁尾香火庙会昌盛,大观年间又更名为博昌镇。至金代的太宗天会、海陵王贞元年间,这里的经济达到了繁荣时期。庙会盛行,庙堂重修,建有“黑神捉灵”镇西天齐庙、“圣知忠”镇北关帝庙、“协天大帝”镇南关帝庙、娘娘庙、岳王庙、城隍庙、土地庙。还铸有高2米、重1.5吨的纯铁大鼎镜,并有“三山(铁山、碳山、猴子山)”之景观。
宋元时期
史口镇北有一条大道河叫赵家河,这一带河边有一港口,货船、行商繁兴。史姓家族在这一港口处主要以经营陶瓷器、食品、茶馆等店铺为业谋生,过路商客即送名——“史家口”。但在当时,博昌镇的大名仍名正言顺。元太祖十六年,蒙古兵南下,连得金统治之汉地九十余郡(据《元史》记载)。元太祖认为“汉人无补于国”,决定要“悉空其人以改牧地”。于是,蒙古兵所到之处,“十家庐舍,九家被毁”。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派北征大将军徐达,率领各路军在山东与元军决战。这次大战之后,山东各地“田园荒芜,居民鲜少”、“昔日耕地,变成草莽”。博昌镇当时地处边远,相对较轻缓,但也不可避免地遭受了严重浩劫。
明洪武年间
河北、山西大批移民迁来博兴县(五代后唐庄宗为避祖讳改博昌县为博兴县)。有王氏、吴氏、魏氏、赵氏等到博昌镇安家落户,村镇规模得以逐渐恢复。清代出现了康乾盛世,经济得以发展,博昌镇丁字形大街在这一时期逐步形成。大街两旁商厦建筑齐整,蒲台县麻湾的玉和堂也到此地建立了当铺。商行会同地方集资兴建了南、北大戏楼,西边还有一个小戏楼。每逢四、九大集,人山人海,叫卖声声,商业繁盛。集市上单食品就有锅饼、火烧、油条、麻花等几十种,最出名的要算是史口包子、羊肉汤。
民国时期
博昌镇又更名为史口镇,辖36个阁,1260多户人家。在下五县地区颇有名气。此时,史口镇烟坊林立,土制烟销售,东达八大组、北到义和庄、南至盐垛、西到乔庄。当时有“方圆几百里,平均每家要给史口烟坊拿出一石粮”的说法。土烟的牌号也很有威望,“飞艇”、“自明”不“吃”不行,双龙、顺祥、松鹤、凤凰也声名远扬。抗日战争时期,渤海(包括清河时期)行署、军区曾于1940年8月赶走伪成建基部,一度解放史口。后也曾多次进驻史口,并设为机关驻地。行署和军区后勤在此设立工商管理局,筹建了商行,办起了多种商业(如卷烟、药房、酱园、印刷局、榨油车行等)和敌伪展开了工商战线上的斗争。以杨国夫司令员为首的军区司令部,曾先后多次在这里召开军事、商干会议,如研究部署攻打三里庄、解放利津城、讨伐张景月、攻打蒲台城等战役。以上战役的参战主力和支前民工,也大都从这里出发。取得胜利后,也经常在这里召开万人庆功大会。
近代
1958年,史口南村分为南一、二、三、四,4个行政村;1960年,史口北村分为北一、二、三、四,4个行政村; 1981年,史口东村分为东一、二、三、四,4个行政村。目前,史口共有12个行政村。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8-05 02:13
目录
概述
周代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