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是指可以据以为
研究或讨论历史时的根据的东西。一般将史料区分为第一手史料(primary source)以及第二手史料(secondary source)。前者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以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后者是指经过后人运用第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但二者的界限经常并不明确(例如史记就很难说是一手或二手史料)。一般中文所称史料,主要是指第一手史料而言。
词语概念
基本解释
我们通常说的史料,就是指那些人类社会历史在发展过程中所遗留下来的、并帮助我们认识、解释和重构历史过程的痕迹。人类对历史的认识和研究离不开史料。
引证解释
指研究历史和编纂史书所用的资料。
沈昌直 《<柳溪竹枝词>序》:“今观 周子 之所搜,无非史料也。”
吴晗 《灯下集·从曹操问题的讨论谈历史人物的评价问题》:“今天需要掌握可靠的史料,运用新的观点写出人民所需要的历史。”
朱光潜 《克罗齐哲学述评》第六章:“真正的史料只有两种:证据与批判,即生活与思想。”
史料种类
20世纪80年代,我国著名
历史学家荣孟源把史料分为四大类,一般被认为是较为全面合理的传统史料分类法。
第一类为书报,包括
历史记录、历史著作、文献汇编和
史部以外的群籍。
第三类为实物,包括
生产工具、
生活资料和历史事件的遗迹。
第四类为口碑,包括回忆录、调查记录、群众传说和
文艺作品。
文字史料
(一)文献史料:距离要研究的时代较近的人所写的史书,是研究当时的重要史料。
所谓文献,按元初史学家
马端临所说:“凡叙事,则本之经史而考之以历代会要,以及百家传记之书,信而有征者从之,乖异传疑者不录,所谓文也;凡谓事,则先取当时臣僚之折疏,次及近代诸儒之评论,以至名流之燕谈,稗官之记录,凡一话一言,可以订典故之得失,证史传之是非者,则采而录之,所谓献也”。
按马端临的说法,文献应包括文字资料和口传资料两大部分。
人们通常将文献资料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①史部类。经、史、子、集是战国古代对学科的划分标准,史部类即关于历史的书籍。
史部书是我国历史资料储藏量最丰富、最集中的宝藏。《
四库全书总目》把史部类分为15个子目,所收书籍连存目共2714部,37000多卷。在史部类图书中,以正史类最为重要,它是历代
封建王朝官私机构专门编写的记载各朝代历史发展概况的
纪传体史书。人们将其合称为《
二十四史》。《二十四史》共3249卷,约4500万字,记述了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迄明崇祯17年(1644年)长达四千多年的历史,是研究
中国历史最主要的文献资料。除正史外,还有如《
资治通鉴》等编年史类,《宋史记事本末》等记事本末体类,《
国语》、《
战国策》等杂史类,以及各种
别史、
起居注、实录、
政书等等。都是对正史较为有利的补充记载,有相当高的史料价值。
②经、子、集类。“经”字本意是指纵的线,就是订书的线。演化为古籍的统称,凡带有原理
原则性的著述,都可以称作经。汉代以后,专指
儒家所传授的几种书。而经学开辟的时代,当以
孔子定
六经为始。清人
章学诚提出了“
六经皆史”的观点。
经部诸书中,《
尚书》、《
左传》本身就是史书;《
周礼》、《
仪礼》是研究
先秦官制和
社会制度的重要典籍;《
易经》包含着许多反映殷周和殷以前的历史的重要资料;《
诗经》虽是古代一部诗歌总集,但其中蕴含的史料价值也是人们公认的。子部类汇总了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作品,是研究哲学史、古代
科学史和当时
社会历史变革的重要史料。
集部书系文学性质,不专门记载史事,但里面同样不乏珍贵的史料。如唐代
现实主义诗人
杜甫的诗历来被称为“诗史”,其著名的“
三吏”、“
三别”生动的反映了
唐玄宗、代宗、
肃宗三朝的社会情况。集部书中有很多内容可与史书互证、互补,甚至多有史书未曾记载的内容。
③档案类。档案分公、私档案两种。我国早在
商周时期就建立了国家档案制度,凡涉及国家政治、经济、军事等大事,便记载下来,由专门机构加以保管。故宫博物院是我国收藏档案最丰富的地方,清朝
内阁大库所藏明清两朝档案有很多都存于此。各地方所藏历史档案的数量也为数极为可观。除公家档案外,还有大量的私家档案,如私人信札、笔记、
谱牒、契约、帐簿、商号、文书等,对于研究各个历史时期,各个地区的
经济状况、宗法关系和阶级关系颇有价值。
④地
方志类。地方志是记载各个时期各个地区的
社会生活、历史变迁、地理沿革、风土人情等情况的书籍。我国历来重视地方志的编修工作,其涉及地域之广,内容之丰富,在世界上是罕见的。地方志一般分为总志和地区志。总志是全国性的方志,如战国时的《
禹贡》、《
山海经》,清朝时的《
一统志》;地区志极为丰富,省、府、州、郡、县一般都各有其志,记载详细,内容广泛,是研究
地方史的一手资料,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二)思想或学术著作:反映当时人的思想、观念、以及学术的发展。如由
孟子中可看到
战国时代人的想观念,借由
黄帝内经可了解中国古代人的医学以及对人的身体的认识。皇朝经世文篇反映了清代人的政治
社会思想以及政治社会上的问题等等。
(三)文学作品:文学作品的内容虽有虚构之处,但常可反映当时人的生活、想法以及观念等,对于
文化史、思想史、社会
生活史的研究有所助益。如从
世说新语看
六朝人的思想及生活,由
元杂剧看元代人的观念及生活,从金瓶梅观察晚明文化及生活。
(四)报刊杂志:为
近现代史的重要史料,一般性报纸有助了解一些事件的发展,以及当时人从不同观点对此事的了解,娱乐性的报刊则可以观察当时人的文化和生活。
(五)日常生活中的文字遗留:包括如古代的
农民历、商店的帐簿、
土地契约书,以及私人来往的书信等。由于这些大多不是刻意留传下来的东西,常能更真实地反映当时的实际生活及想法。
(六)外国人著述类。外国人有关中国历史的记载中不乏颇有价值者。如《马可波罗游记》、波斯人
拉施特的《
蒙古史》,是研究
元朝历史的重要文献;日本的《清国见闻录》对研究
前清的历史很有帮助。近代以来,随着中国与国外的交往日益频繁,外国人关于中国的论述也越来越多,成为研究中国历史的重要资料来源。
口述史料
口传资料是指经历代口耳传承得以保存下来的以往人类的言行。
梁启超曾形象地说:“十口相传为古”,说明口传资料同样是重要的史料形式。常言说的“
路上行人口似碑”,“有口皆碑”,也证实说口耳相传的作用与碑文记载具有同样的价值。在文字发明以前,口耳相传是保留史料的基本形式之一。利用口传资料进行历史研究,在我国也有悠久的历史。孔子编《春秋》,曾采用不少“所闻”的口传资料。
司马迁编《
史记》时,“
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也大量采用了口传资料。近年来盛行的各种口述录音资料、回忆录等等,都是利用口传资料的表现。但与口传资料相比,文字资料无疑以其更加丰富且完备的特点而更为重要。我国历史源远流长,前人为我们留下的文字材料也极为丰富。
多用于
现代史的研究,借由对尚在人世的当时人访问口述而获得对历史更直接深入的了解。
其他史料
包括如碑刻、墓志、家谱等等。
甲骨和金石铭文类。
甲骨文是商周时期人们刻在
龟甲和
兽骨上的文字;
金文以
商周青铜器为主。它们都是研究商周时代的珍贵史料,郭沫若的《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和
《卜辞通纂》总汇了甲骨金文资料。石刻铭文包括
石经、造像、墓志、记事碑等,以记事碑的史料价值为最高,它往往记录了不见
史传的重要史实。如
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年)立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记载了
唐太宗时基督教由欧洲传入中国,在长安建寺传教的情况。
唐穆宗长庆三年(823年)
吐蕃赞普建的《
唐蕃会盟碑》,用汉、藏两种文字记载了两族人民的
亲密关系。
图像类:如绘画、壁画、刺绣图案等,有助于了解当时人的生活及
审美观等,
图像史料中最有名的是有助于研究宋代城市生活的的
清明上河图实物类:包括
古代建筑、家具、衣物、器物、饰品、钱币、墓葬,用以探讨当时人的生活、及观念等等。这类的史料,有很大部分是由考古发掘的。
风俗类:借由对于当今流传风俗文化的观察,作为讨论历史现像的依据。例如由现今对遗留的
民间信仰仪式研究为线索,来了解其在古代的情形。或由仍存在的原始民族的研究,来推断早期古代人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