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渊
中国邮票设计家
史渊,性别,男,中国著名邮票设计家,国家邮政局邮票设计室副主任。1966年1月生于江苏溧阳,
主要作品
自2002年至今一直从事邮票编辑工作,先后编辑各类邮资票品50余套,
设计了《中国高速铁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苏州园林--网师园小版》、《中国科技大学50周年》、
《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型张本票、《第一届中国诗歌节》、
《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会徽和吉祥物》、《龙头蜈蚣风筝》、
《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等邮资封片、邮票版张十余种。其绘画作品在各种全国性美展中多次获奖。
《雷锋》雕塑
谈邮品设计
《与中国高铁一起“飞”》
———史渊谈《中国高速铁路》邮票的设计
据资料介绍,目前中国是世界上高速铁路发展最快、系统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营速度最高、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中国高速铁路的发展是从2004年正式开始的。自2008年8月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世界一流水平的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通车运营以来,短短两年多时间,我国高铁从无到有,由少到多,实现了跨越式大发展。截至2010年10月底,中国国内时速200公里以上的高速铁路运营里程已经达到7431公里,其中包括既有线提速近3000公里,居世界第一。到2012年,我国铁路营运里程将达到11万公里以上,其中新建高速铁路将达到1.3万公里。到2020年新建高速铁路将达到1.6万公里以上,加上其他新建铁路和既有线提速线路,我国铁路快速客运网将达到5万公里以上,连接所有省会城市和50万人口以上城市,覆盖全国90%以上的人口,“人便其行、货畅其流”的目标将成为现实。
中国高速铁路的发展,不仅为人们出行提供了极大便利,带来了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而且大大提高了铁路客运能力,缓解了铁路的运输压力。
2010年12月7日,中国邮政将发行《中国高速铁路》邮票一套1枚。据悉,临时增加发行这套邮票与同日在北京召开的第七届世界高速铁路大会密切相关。在采访这套邮票的设计者史渊时,他谈到:“这套邮票的设计时间非常紧迫,我接到设计任务后,第二天中午就交稿了,设计时间是用小时来计算的,这是我从事邮票工作以来从没有过的情况,设计高速铁路邮票的速度快赶上动车速度了。但发行时间在即,别无他法,我连夜投入紧张的设计当中。这是个艰苦的过程,我觉得,只有当画面构思和新颖的设计创意以及电脑技术完美结合才能称之为好的艺术设计,这也是我一直在努力的一个方向。
“接到这个设计任务之始,我头脑里首先出现的画面就是风驰电掣的车头。速度能给人一种快感,好多人喜欢赛车就是这个道理。火车的快速也是给我印象是最深的,学画的人都知道,画画第一印象最重要,所以我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就紧紧抓住这种感觉,并且把对这种速度美感的追求保持到最终。另外,还得益于我曾参与了两套火车题材邮票的论证工作,对火车曾作过系统了解,无论是1958年我国研制的第一台内燃机车,还是现在的CRH3动车组,我对它们的外形和速度以及它们所折射出的新中国铁路建设的发展史一点儿也不陌生。
“在极短的时间内,我一共设计了三个方案。最初的方案比较保守,画面采用中性的灰色调,只是在元素的组合上动了一些脑筋,但总觉得不理想、似乎差点什么东西。后来我想到高速铁路实际上反映了我国目前较强的工业水平,是现代化工业的一个集中体现,再考虑到当初想追求的速度感,于是大胆采用了一些抽象的线条和色块,努力想体现一种时空穿梭的现代感,使画面更具时代特征,也可以表现出我国高速铁路目前的发展水平。这样,我似乎找到了合适的画面语言,于是一切就都变得顺畅起来。
在采访过程中,史渊还提及到他对火车的个人情结:“虽然我儿时居住的江南小镇没有通火车,但冒着白烟、呼啸而过的火车在电影上却常见。由于觉得火车神秘而伟大,于是我对它产生了一种近于膜拜的心理,火车玩具也就成了我当时的最爱,而因膜拜而产生的好奇导致我拆坏了好几辆‘火车’。第一次接触真实的火车是到南京外婆家过暑假。外婆家就住在铁道边,每当火车经过,家具都跟着乱晃,当时的感觉用震撼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后来随着成长,与火车接触的机会多了,它曾带给我的神秘感也逐渐消失,但对火车的感情却越来越深。两地相思,是它一次次把我拉到恋人的身边;当我在外闯荡、满身疲惫的时候,是它一次次载我回到故乡的怀抱,火车站台的每一次重逢和离别都充满了别样的情愫。我还特别享受火车上的旅程,一杯热茶在手,呆呆地看车窗外移动的陌生的山水人物,总是引起我无限的遐想,思绪忽远忽近……因此我是带着对它的深厚感情来设计这套邮票的。在这次很有意义的设计尝试中,我一直禀承着坚持创新的宗旨,这是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对事物的审美追求都在提高,所以我们的邮票设计语言也要不断创新。创新是设计最根本的原动力。同时,这次设计这套邮票又使我对设计中的创新有了新的理解,并为做好今后的工作迈出了扎实的一步。”
《一次当“票友”的经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建校五十周年》邮票设计侧记
一个戏迷听戏听久了,可能就会有自己上台“票”一回戏的冲动。在我从事邮票图稿编辑工作的这些年中,经我手编辑的邮票也有几十套,内心自然而然地也有了设计一套邮票的念头。前不久终于有了一个机会,让我来参与一套邮票的设计。2008年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下简称“科大”)50周年校庆,国家邮政局将为此发行一套邮票。我和责任编辑一起去科大考察回来后,颇有些灵感和创作的冲动,便大胆地参与了这套纪念邮票的设计。
毋庸质疑,科大是一所办学严谨、硕果累累的名校,她在诸多领域都有突出的成就。但邮票设计不是写论文,不是拍新闻片,要在方寸之地表现她50年的辉煌历史和显著成就,难度的确很大。记得在合肥开这套邮票选题的专家研讨会时,各路专家都有这样的感觉:在邮票图案中,好像有很多东西可以表现,但真正能够立得住、能够得到大家普遍认可的设计元素却几乎没有。之所以会这样,大概是因为科大几次搬迁,具有代表性和美感的校舍几乎没有。更由于科研门类庞杂,高深异常,要想提炼出一个具有普遍性并且百姓耳熟能详的科技符号也确非易事。因此,我在设计这套邮票时首先碰到的问题就是在图案中表现什么。在绞尽脑汁、苦思冥想后,我依然有一种难以下笔的感觉。但这个机会难得,在经过反复考虑后,我最终确定了这样的设计思路,就是要充分反映科大有别于其他名校的特点。科大的特点是什么?它是一所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型大学。我的设计应当体现出它的个性所在。
思路一打开,设计灵感便源源不断。我设计的这套邮票的图稿大概有十几种,这些图稿的设计大都是围绕着科大的校徽来展开,因为校徽是一个学校文化的载体,里面倾注了万千校友的深厚感情。另外,在设计过程中,我一直努力寻找到一种能被大家普遍认可的科学技术的符号。思来想去,选用了“原子围绕原子核旋转”这个人们熟识的设计元素,从而使设计出来的邮票更容易被大家所接受。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我的内心是紧张而兴奋的,想法不断涌出,又不断地被自己否定,最终自己比较满意的方案通过了评审。我设计的这套邮票在整体上强调现代科技的感觉,以充分表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作为中国科学院所属的惟一一所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兼有以科技为背景的管理与人文学科的综合性全国著名大学的特点。邮票主图为科大校徽,在设计时,我把校徽比作原子核,周围绕以金色原子运行轨迹,以进一步强调学校特征。图案背景采用纯白色,并衬托金属灰色的“50”字样,中间隐含原子和分子结构、电脑芯片编码等反映现代高科技文明的符号,进一步强调了科大的学校性质和建校50年来的光辉历程。在邮票的色彩上,我采用了黑白灰三个层次,给人一种清新雅致的现代感,也较好地反映出了科大“红专并进、文理交融”的办校方针。
这就是我作为邮票人首次“票戏”的经历,其间甘苦,冷暖自知。我相信,这次经验对我今后更好地从事邮票编辑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最新修订时间:2023-07-06 17:36
目录
概述
主要作品
谈邮品设计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