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超雄
中央美术学院雕塑创作研究室主任
史超雄,男,中央美术学院雕塑创作研究室主任,中央美术学院雕塑创作研究室主任,中央美术学院雕塑创作研究室副研究员,北京市政府专家顾问团成员,首都规划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世纪大阅展》专家组顾问,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酒基会资深高级顾问 。
人物简介
人物年表
1933 年生于上海 擅长雕塑、工艺艺术(意大利工艺学院)
1954 年中央美院华东分院雕塑系毕业
1954—1993 年先后在武汉大桥设计处
1954—1993 年中央美院雕塑艺术研究所工作
1979—1980 年在意大利国立大理石工业与工艺学院进修
作品
《铁路工人》、《李时珍像》、《牡丹仙子》等。其中《牡丹仙子》,入选全国城市雕塑设计方案展;《李时珍》,入选第一届全国青年美展,获优秀奖。 曾参加《中国美术辞典》和《大百科全书》美术篇雕塑专业条目撰稿
背景资料
史超雄作品 凝固的丰碑,流传的史诗---武汉长江大桥简史是 艺术之家:史超雄和杭观华都是雕塑专家,杭观华父亲是中国著名的老上海月份牌画家。 总理非常喜爱的方案。在怀仁堂展出时,周恩来总理一眼看准了唐寰澄的方案。 50年前的10月15日,武汉发生了一件“倾城倾国”的大事,也是亘古长江史无空前的大事:崭新的长江大桥建成通车,如一道彩虹横跨武昌汉阳两岸。据老一辈人回忆,这天早晨还下了点麻喷雨,到10点钟前就艳阳高照,阳光下的人们沉浸在欢乐的海洋中。 那天,桥上是隆重欢腾的通车庆典,桥下今红色广场处,上千人的乐队、上万人的合唱队,在庆典前后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桥头音乐会”,其中少年儿童稚气的合唱声摇撼着同样年华的江城:“长江,大桥,长江大桥修得好,10月15日,大桥通车了……”
长江大桥
新华社通讯以“长江大桥上车水马龙”为题报道那天的盛况。约3万市民从武汉三镇来到长江大桥上,人群塞满整个桥面,正值火车通过,以致钢梁的明显晃动引人发出惊叫,大概15分钟后才恢复原来的振幅。望着脚下的滔滔江水,人们不敢相信千年的梦想成为了现实。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毛泽东)”“一条彩带系上了长江的腰,到今天终于实现了。(郭沫若)”伟人和诗人大抒豪情的桥、写入了中共“八大”政治报告中的桥、令国人扬眉吐气让武汉声名远播的桥,从此,镶嵌在龟蛇两山之间,巍然于长江波涛之上整整半个世纪。 据武昌桥头的大桥博物馆内文字介绍,在长江大桥上,工人“用双手铆合了一百万颗铆钉”。在武汉,人们与长江大桥的故事之多可是无法统计的了。今天,我们欣赏这座50年前的杰作,无论怎么看她都是美好并年轻的。如果了解她背后发生的故事,更会产生由衷的感动。 一、 设计篇:长江大桥没有被评为任何“贵冠”,也许任何称号都不能涵盖它,如无字之丰碑 “黄河水,长江桥,治不了,修不好。”这首绝望的民谣唱到1955年,武汉的父老乡亲就开始将信半疑地注视江上的动静了。武昌的汉阳门、汉阳的晴川阁、汉口的龙王庙都是看桥的好地点,人们一天一天、巴心巴肝地那看着八个桥墩怎样冒出水面、又一寸一寸地长高…… 人们没有料到,长江大桥最后出现在眼前的竟是这个样子:8座稳如磐石的巨型桥墩、米字形桁架与菱格竖杆、引桥修长的欧式花窗、彩色六瓣花的小露台,与硬朗霸气的高大桥柱。长江大桥与龟蛇二山的相搭配,和谐得浑然一体。这是江城武汉标志性视角背景,正如维多利亚湾之于香港,外滩之于上海。 50年后,武汉的长江汉水上已冒出众多的桥梁,屡见不鲜。但是人们发现只有长江大桥最具美感并可以构成“桥文化”。这不仅是她占据了最好的位置、诞生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还因为她一开始设计的就不仅是一座交通功能的桥梁,而且是一座具有艺术匠心的整体“雕塑”。从桥头堡、桥广场、纪念碑,到桥上花板、桥内雕塑,甚至于两端的“迎客松”,无不集中了当时人们的聪明和智慧。 参与长江大桥设计并仍居住在龟山下桥工宿舍的只有唐寰澄了。刚过80岁的他,谈起长江大桥似乎又恢复了青春,他打开的话匣子里面多是封存的秘密。“长江大桥武昌引桥为什么要弯一下,那就是为了保护红楼啊。”选桥址的时候王任重也来参加会,研究半天,黄鹤楼还是没办法保住,以后再修;陈友谅墓、长春观都是保下来的。桥的净空怎么定才好?那可是牵一发而动全身。1954年发大水,武汉又热得要命,苏联专家和中国专家只有拉到庐山去研究,所以长江大桥的重要问题是在庐山上定下来的。要知道,如果桥的净空降低10米,那么全桥的的建筑费就可以降低5%至10%,火车从汉阳至武昌的区间往返时间就可以由3?3分钟降至2?8分钟。 武汉已建成十多座桥梁,为什么只有长江大桥有桥头堡?唐老介绍,桥头堡本是用于军事目的的,所以现代桥梁都不建桥头堡,它只是在景观视觉上显示均衡和谐。当时桥头堡的设计,中央强调“修建的长江大桥应当成为一个卓越的建筑,它不但应以现代化的技术解决国家巨大的经济课题,而且在建筑技术上还应以雄伟壮丽的外观标志出中国的新时代。”1954年,政务院指示在全国各建筑设计院和各大学建筑系中广泛征求美术方案。唐寰澄设计的方案作为参考方案向众公布以“抛砖引玉”,全国很快送来了24个方案。1955年2月,邀请了国内知名的建筑、美术、城市规划专家及桥梁专家,对已征集的美术方案进行评选后送政务院审批。由茅以升、杨廷宝等专家将其中的七八个方案评出了一、二、三等,唐寰澄的方案其实被评为三等。在怀仁堂展出时,正好开政务会议,周恩来总理一眼看准了这个方案。于是,端庄、朴实、经济和富有“社会主义内容和民族形式”的桥头堡,从此屹立在人们心目中。“三等”方案居然中选,可见其他方案也很优秀,唐老爷子回顾当年并不感到意外,也没有特别的激动,所得的3000元奖金,给其他同事分了1200元,他得了1800元,除了买国债,还买了一台上海牌双镜头照相机,现在还好用——像他的脑瓜子一样。 在汉阳桥头堡和武昌桥头堡的一楼大厅,分别有两组雕塑,反映了建桥过程中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的施工情景。雕塑设计者是北京美术院校来的史超雄和杭观华杭观华,他们最后也结成了人生伴侣。 青州佛造像艺术展--佛与人融为一体。
主要作品
出世神韵 10月25日,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史超雄(左)与他的学生王建立在一尊东魏时期的贴金彩绘石雕佛造像前交流。当日在北京中华世纪坛开幕的《出世神韵--青州佛造像艺术展》,汇集了从山东青州出土的108件造像精品,展品年代跨越近500年,其中北魏、东魏、北齐的的佛造像更是我国造像艺术处于顶峰时期的作品,也是世界范围内发现保存最完好的彩绘贴金佛造像。
参考资料
史超雄.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网.
最新修订时间:2023-10-22 12:18
目录
概述
人物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