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颂清
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
叶颂清(1879—1936.06.01),浙江宁海力洋(今属力洋镇)人。幼名敷翼,字子布,号道根。1896年考中秀才后,回乡创办沥洋小学堂。1902年赴南京入南洋陆师学堂.1906年毕业后,任浙江督练公所兵备处调查员.于此时加入光复会。1907年,任浙江陆军步兵第二标一营队官,兼浙江陆军天目学堂教官,并兼保定军校课。时秋瑾准备在浙江武装起义,叶受命于杭州组织敢死队,因秋瑾事败而作罢。1910年,叶颂清任浙江陆军八十二标统管带。1911年11月,杭州革命党人举义,叶随八十二标由风山门进城,主攻抚署衙门。杭州光复后,参加援宁支队北上攻打南京,随后迁任浙军第十二旅旅长,第六师师长。1916年后,叶离开军队,至上海以买字为生。1927年国民党南京政府成立,应孙科邀请任立法院秘书,挂军事委员会中将参议衔。 1936年逝于南京。所遗子女,都遵照其“读书报国”的遗嘱奋力读书,多数大学毕业服务于工、农、航运等各条战线。
人物生平
叶颂清,1879年出生在宁海县力洋镇。原名敷翊,字子布,号道根。1900年,他考中台州府第二名秀才。是年,八国联军侵华,清廷腐败,丧权辱国,中华民族危机四伏。叶颂清愤然投笔从戎,走出三门湾畔,与同乡薛炯、章镜波三人考入南京陆师学堂,决心为国强兵,抵御外侮。1906年毕业回浙,任浙江督公所兵备处调查员。1907年,浙江新军第二标(后称八十二标)于杭州海潮寺开设弁目学堂,培养下级军官,叶颂清担任第二标第一营队官(连长)兼炮学教官。此后叶颂清受聘北上,担任保定军校炮兵教官,1909年返浙,任浙江炮工学校监学兼教官。
1910年,叶颂清受任浙江陆军第八十四标管带(营长),驻防宁波、镇海,旋升统带(团长)。1912年秋,叶颂清返杭,受陆军中将衔,任浙江第六师师长。次年,兼任杭嘉湖戒严司令官。为缅怀革命先烈秋瑾,继承其遗志,与朱瑞吕公望等人恢复了浙江省体育会,任副会长。筹集巨款,再建浙江体校,实现军体合一。当时秋瑾死后,其家人不敢收葬,叶颂清含悲忍痛,暗命善堂收尸掩埋。民国建立后,叶颂清等及其秋瑾亲友将秋瑾移柩,葬于西湖西泠桥边,修建“风雨亭”,以作纪念。并在杭州云居山顶岩石上镌刻其亲书的“云山万古”四个擘窠大字。
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称帝,全国纷纷通电声讨。浙江都督朱瑞拥袁保皇,叶颂清部下旅长童保喧力主倒袁,与朱瑞针锋相对。朱瑞蓄意除去童保喧,会议上暗中设埋伏,伺机逮捕。颂清觉察,于掌心书“谨防”二字示保喧,并掩护其出逃都督府。次年四月,童保喧夏超等联合叶颂清部下陈肇英等人发动兵变,赶走朱瑞,立吕公望为都督兼省长。叶颂清与朱瑞是江南陆师同学和同来浙江参加光复会同志,又是一同北上攻克南京的出生入死战友,他是支持反帝反袁,主张浙江独立的,但又碍于朱瑞情面,只能让其下属出面,驱逐朱瑞出浙。事成之后,并将第六师师长一职让给童保喧,自己举家迁北京,任陆军部中将咨议官空衔。临行前,凡军中粮饷,逐笔交代清楚,不损一丝一缕,当时被誉为“不取浙江民脂民膏的好师长”。1919年时任民国大总统的徐世昌亲书“慎厚之家”四字相赠。
1926年,叶颂清返杭,1927年去上海,致力于教育。创办了南洋模范中、小学,任执行校董。1929年,为养家糊口,再任南京政府立法院军事委员会秘书,兼任中将高级参谋。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与何遂等为东北抗日部队组织“辽吉黑抗日后援会”,四处奔走,筹措抗日经费。后兼东北55军顾问(军长何遂)。
1936年6月1日,叶颂清闻抗日的主战主和两派斗争加剧,在此国难当头,竟不一致对外,犹在内斗,一时气愤填膺,血往上冲,猝倒在立法院办公桌上,抢救无效,中风而亡,享年58岁。灵柩运回故乡宁海,暂厝自家园内。1990年12月,经宁海县人民政府批准,在力洋虎头山麓建造坟墓。
人物事迹
参与反清起义
1907年,秋瑾至杭州发展光复会组织,叶颂清为首批入会者之一,且是光复会主要骨干。与秋瑾在绍兴大通学堂设体操专修科,秘密组织光复军,任分统,筹划浙江起义。1907年,受秋瑾派遣,在大通学堂组织了32名敢死队员,准备潜入杭州袭击藩台衙门,后因秋瑾被捕未行动。秋瑾就义后,又与朱瑞、屈映光等商议赴安庆收整徐锡麟起义军残部,亦未果。1911年,全国起义风潮云起,叶在新军中组织了“尚武分会”,与杭州革命党人取得联系,并与宁波的革命党人接上头,说服了宁波新军协统(旅长)刘恂和原防军(旧军)统领常荣清等人,同意支持全国的光复起义。11月5日,在宁海人童保喧为临时都督的领导下,杭州起义成功。之后都督府通知宁波的革命党人,叶颂清、许耀等人亦在宁波宣布起义,并率兵北上,参加援苏的南京之役。适其母亡,叶颂清本着忠孝不能两全之古训,以国事为重,墨缞从戎,参加了浙江援宁支队,在南京之役中功绩颇著,获陆军总司令黄兴嘉奖,授陆军少将军衔,升十二旅旅长,卫戍南京。
人物作品
《读陈去病<鉴湖女侠秋瑾传>书后》,陈平原:《秋瑾女侠遗集》,贵州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
最新修订时间:2023-08-25 14:52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