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打口
澳门半岛一块休憩空地
司打口,位于澳门半岛东南部,火船头街与河边新街相衔接处的一块休憩空地。葡文以1866〜1868年澳门总督之名命为柯邦迪前地。前面部分是巴士总站。旁边有英京,新新两家酒店。由于营地街市改建,司打口曾经改为临时街市。
名字来源
“司打口”名称中的“司打”,其源由历来存在着两个说法:一说是因为洋人称呼这些贴在箱上的完税印花为 “Stamp”,把该字取其粤语音译即为“司打”;另一说是指因为收税属于财政范畴,故“司打”一词应是来自葡文 “Fazenda”(意即“财政”)的粤语音译,而昔人也有把国课署(相当于如今所说的财政部门)叫为“司打署”,称其印发的禀纸为“司打纸”等。
最后的“口”字,则是源自当时的澳门人称埠头为“水口”;故把两者并合即为“司打口”。而司打口的原有名字,也随着“司打口”的产生而渐被遗忘,到如今亦无从稽考。
与鸦片贸易
从康熙三十一年起,鸦片生意的主导地位已由原来的葡萄牙商人变成英国商人,因为英国人销售鸦片的方法比较高明。澳葡方面有见及此,便开始向鸦片商开征更多的烟税,以防鸦片市场被英国人垄断。而这些所谓的“额外烟税”,官方称这是“向中国海关包洋药税”,自己祇是“代中国海关向外商征收洋药税而已”;但实际上,这些税项只有小部份交给清廷,大部份则是由澳葡政府占去。
由于当时澳门对外的水路交通都以北湾(即内港)为主要港口,故在这一带就有多个埠头,不过这些大都是属私家用途。其中位于今司打口位置的埠头,当时其对出还属水域,埠头为“凹”字形,中间的河道约在今聚宝街和蓬莱新街街口之间,可予船只在其航行,在以西北的尽头为石阶,以便船只靠岸及上落船客和货品。在与火船头街的位置还架有一道木桥连接埠头两岸,但只可行人。
司打口大概就是在这个时候被澳葡收归的,澳葡在埠头两岸兴建货仓存栈(称“公栈”或“官栈”),并于石阶上修建一座大屋。而澳葡则利用司打口进口美名为“洋药”的鸦片,并在此埠头驻有汛兵和税吏,而石阶上的大屋原来就是用作收税的办公楼。自此,司打口便成为了当时澳门唯一一个鸦片进口码头。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19-12-30 16:36
目录
概述
名字来源
与鸦片贸易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