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莫司汀
有机化合物
司莫司汀,化学名称为1-(2-氯乙基)-3-(4-甲基环己基)-1-亚硝基脲,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10H18ClN3O2,对恶性黑色素瘤、恶性淋巴瘤、脑瘤、肺癌等有较好的疗效,与氟尿嘧啶合用时,对直肠癌、胃癌和肝癌均有疗效。
化合物简介
基本信息
化学式:C10H18ClN3O2
分子量:247.722
CAS号:13909-09-6
MDL号:MFCD00133811
RTECS号:YS5000000
PubChem号:24899584
理化性质
密度:1.31 g/cm3
折射率:1.51
外观:淡黄色粉末
分子结构数据
摩尔折射率:62.26
摩尔体积(cm3/mol):188.3
等张比容(90.2K):491.9
表面张力(dyne/cm):46.5
极化率(10-24cm3):24.68
计算化学数据
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无
氢键供体数量:1
氢键受体数量:3
可旋转化学键数量:3
互变异构体数量:2
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61.8
重原子数量:16
表面电荷:0
复杂度:242
同位素原子数量:0
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共价键单元数量:1
药典标准
基本信息
本品为1-(2-氯乙基)-3-(4-甲基环己基)-1-亚硝基脲,按干燥品计算,含C10H18ClN3O2应为97.0%~103.0%。
性状
本品为淡黄色略带微红的结晶性粉末,对光敏感。
本品在三氯甲烷中极易溶解,在乙醇或环己烷中溶解,在水中几乎不溶。
熔点
本品的熔点(通则0612)为71~75℃。
鉴别
1、取本品约10mg,加乙醇5mL,振摇使溶解,加1%磺胺稀盐酸溶液2mL,置水浴加热约10分钟,放冷,加碱性β-萘酚试液2mL,显橙黄色。
2、取含量测定项下的溶液,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通则0401)测定,在232nm的波长处有最大吸收。
(3)取本品约10mg,加氢氧化钠试液5mL,置水浴加热5分钟,显氯化物的鉴别反应(通则0301)。
检查
氯化物
取本品0.25g,加水20mL,振摇,滤过,滤渣用水10mL洗涤,合并洗液与滤液,依法检查(通则0801),与标准氯化钠溶液5.0mL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浓(0.02%)。
有关物质
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避光操作。
供试品溶液:取本品,加乙醇溶解并制成每1mL中含10mg的溶液。
对照溶液: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适量,加乙醇定量稀释成每1mL中含0.1mg的溶液。
色谱条件:采用硅胶HF254薄层板,以三氯甲烷-环己烷(3:1)为展开剂。
测定法:吸取供试品溶液与对照溶液各10µL,分别点于同一薄层板上,展开,晾干,置紫外光灯(254nm)下检视后,再置碘蒸气中显色。
限度:在紫外光灯(254nm)下检视时,供试品溶液如显杂质斑点,与对照溶液的主斑点比较,不得更深,显色后,原点不得显黄色。
干燥失重
取本品,置五氧化二磷干燥器中,减压干燥4小时,减失重量不得过0.5%(通则0831)。
炽灼残渣
不得过0.1%(通则0841)。
含量测定
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通则0401)测定,避光操作。
供试品溶液:取本品,精密称定,加环己烷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20µg的溶液。
测定法:取供试品溶液,在232nm的波长处测定吸光度,按C10H18CIN3O2的吸收系数(E1%1cm)为254计算。
类别
抗肿瘤药。
贮藏
遮光,密封,在冷处保存。
制剂
司莫司汀胶囊。
药品简介
药理毒理
本品为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对处于G1-S边界,或S早期的细胞最敏感,对G2期也有抑制作用。本品进入体内后其分子从氨甲酰胺键处断裂为两部分,一为氯乙胺部分,将氯解离形成乙烯碳正离子,发挥烃化作用,使DNA链断裂,RNA及蛋白质受到烃化,这与抗肿瘤作用有关;另一部分为氨甲酰基部分变为异氰酸酯,或再转化为氨甲酸,以发挥氨甲酰化作用,主要与蛋白质特别是其中的赖氨酸末端的氨基等反应,这主要与骨髓毒性作用有关,氨甲酰化还破坏一些酶蛋白使DNA被破坏后难以修复,这有助于抗癌作用。本品与其它烷化剂并无交叉耐药性。
药代动力学
本品入血后迅速分解,口服120~290mg/mL用C分别标记氯乙基部分及4-甲基环乙基部分的本品10分钟后血浆中即可以测到两部分放射性物质,氯乙烯部分6小时达峰浓度,环乙基部分3小时达峰浓度,本品与血浆蛋白结合,存在肝肠循环,故口服34小时后血中仍可测到放射性,代谢产物在血浆中浓度持续时间长,这可能是该药延迟性毒性的原因。给药30分钟及可在脑脊液中测到相当强的放射活性,约为血浆中浓度的15~30%。24小时内约有47%的标记物从尿中排泄,粪便排泄<5%,<10%自呼吸道排出。
适应症
1、肺癌、恶性黑素瘤、恶性淋巴瘤、胃癌、肠癌、原发性肝癌等多种实体瘤。
2、脑瘤及转移性脑肿瘤。
用量用法
口服:单用为每平方米体表面积200~225mg,每6~3周给药1次,也可每平方米体表面积36mg,每周1次,6周为1疗程。合并其他药物时,可给每平方米体表面积75~150mg,6周给药1次,或每平方米体积30mg,每周1次,连给6周。
禁忌症
1、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2、对本药过敏的病人。
不良反应
1、骨髓抑制:为迟发性,血小板减少在口服药物后4~8周发生。白细胞及红细胞减少通常较血小板减少出现得晚,4~10周恢复。由于骨髓抑制可能是累积性的,故有人建议第2次及第3次的剂量可减少30%~50%。
2、胃肠道反应:恶心及呕吐通常在用药的4~6h出现,可同服镇静剂或应用止吐药物。对肝、肾功能也有一定影响。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3、其他:倦怠、乏力、轻度脱发。
注意事项
1、骨髓抑制,但比较迟缓,与用药剂量有关。
2、消化道反应有恶心、呕吐等,一般在6周后出现,约持续1~2周。
3、口腔炎、脱发、肝功能损害比环己亚硝脲轻。
4、本品作用与卡氮芥、环己亚硝料相似,但对肺癌、乳腺癌、恶性黑色素瘤优于BCNU及CCNU,而毒性又较低。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应禁用。
儿童用药
口服100~200mg/m,顿服,每6~8周重复。
相互作用
1、与氯霉素,氨基比林、磺胺类药合用,可加重骨髓抑制。
2、与皮质激素合用,可加重免疫抑制。
司莫司汀中毒
司莫司汀(甲环亚硝脲、甲基- CCNU)为洛莫司汀的甲基衍生物。本品很可能在进入体内后水解成为近似CCNU的环己基起作用。临床适应证与BCNU及CCNU相同,对恶性黑色素瘤、恶性淋巴瘤、脑瘤、肺癌等有较好的疗效,与氟尿嘧啶合用时,对直肠癌、胃癌和肝癌均有疗效。口服以肝肾、胃肠、肺中分布浓度较高,6h氯乙基部分达到最高峰,服药30min后在脑脊液中可测到的放射性约为血浆浓度的15%~30%,约47%的标记物在24h中可从尿中回收,由呼气中排出的不足10%。口服每次100~200mg/m,每6~8周1次。大鼠腹腔注射LD50为45mg/kg,小鼠腹腔注射LD50为30.9mg/kg。中毒剂量为225mg/m3。主要损害骨髓、消化道及肝肾脏。
临床表现
1、对骨髓、消化道及肝肾有毒性(与BCNU、CCNU一样)。
2、口服最早45min后出现恶心、呕吐,迟者6h出现,症状在次日可消失。
3、在服药后4周左右出现血小板减少,在5~6周出现白细胞减少,持续6~10d。其他如口腔炎、脱发、肝功损伤均是轻度。
治疗
1、予止呕剂,或睡前服药可减轻消化道反应。
2、对症支持。
安全信息
安全术语
S22:Do not breathe dust.
不要吸入粉尘。
S26:In case of contact with eyes, rinse immediately with plenty of water and seek medical advice.
眼睛接触后,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并征求医生意见。
S36/37/39:Wear suitable protective clothing, gloves and eye/face protection.
穿戴适当的防护服、手套和眼睛/面保护。
S45:In case of accident or if you feel unwell, seek medical advice immediately (show the lable where possible).
发生事故时或感觉不适时,立即求医(可能时出示标签)。
S53:Avoid exposure - obtain special instructions before use.
避免接触,使用前获得特别指示说明。
风险术语
R45:May cause cancer.
可能致癌。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16 10:18
目录
概述
化合物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