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港
中国安徽省合肥市境内港口
合肥港(Hefei Port),位于中国安徽省合肥市,合肥港地处长江、淮河之间,襟江拥湖,是中国28个内河主要港口之一。
建设历程
2000年6月,合肥新港作业区投入使用。
2008年,合肥港综合码头一期工程开工。
2010年12月30日,合肥国际集装箱码头建成并投入试营运。
2011年,合肥港综合码头二期工程开工。12月21日,合肥港开通外贸集装箱班轮。
2014年,合肥港获批二类水运开放口岸,跻身安徽省级服务业集聚区,二期工程交付使用。
2016年12月27日,合肥港国际集装箱码头二类水运口岸建设通过验收并对外开放。
2018年,合肥港扩大海关监管场地通过合肥海关验收。
区位环境
地理区位
合肥港地处长江、淮河之间,襟江拥湖,有4个作业区,分别为:新港作业区,大兴港作业区,撮镇港作业区和上派港作业区;8个港区,分别为:南淝河、派河、店埠河、丰乐河、临湖、居巢、庐江、散兵、8个港区组成。
气候条件
合肥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年均气温15.7摄氏度,年均降水量约1000毫米,年日照时间约2000小时,年均无霜期228天,平均相对湿度为77%。
水文特征
合肥市境内裕溪河、南淝河、店埠河、派河、丰乐河、白石天河、兆河、西河等河流密布其间,出入巢湖。
硬件设施
截至2014年底,合肥港共有航道32条,总里程为745.28千米,其中,通航里程520千米,IV级以上高等级航道里程195千米。
截至2014年底,合肥港港口岸线总长6.5千米,码头102座、泊位230个,其中千吨级泊位33个。
截至2021年1月,合肥港年综合通过能力达6640万吨、50万标箱,年均增长21%。
截至2017年底,合肥港共有船泊2096艘,总运力194.06万载重吨,其中内河干散货船1875艘,运力180.4万载重吨,占总体运力的92.96%,油船83艘,运力8.12万载重吨,占总体运力的4.18%。
截至2012年底,合肥港生产用机械219台,港口单台吊机最大起重能力350吨。
运营情况
主营业务
截至2016年,合肥港主要承担产品有化工、机械、五金、建材、纺织、粮油食品、造船等二十多个行业。
航班航线
截至2015年12月,合肥港开通了合肥至芜湖、合肥至南京、合肥至太仓至洋山港3条航线,并且通过江海联运由芜湖、南京、张家港、南通、上海等港进行进、出口中转至合肥或宁波、厦门、广州等东南沿海各大港口及世界各地。
客货运量
2011年,合肥港开港首年港口集装箱年吞吐量突破5万标箱,2012年突破7万标箱,2013年突破10万标箱,2014年突破16万标箱。
2014年,合肥市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5091万吨、集装箱吞吐量15.87万标箱。
2016年,合肥市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5990万吨、集装箱吞吐量20万标箱。
交通配套
合肥港铁路有淮南铁路、合九铁路、宁西铁路、合福高速铁路相联,公路有合肥-安庆高速公路、合肥-徐州高速公路相接。港口依托合肥市水路经巢湖、裕溪河入长江。
荣誉表彰
2017年,合肥港二期项目办获“全国交通基础设施重点工程劳动竞赛优胜单位”称号。
2018年,合肥港综合码头二期工程信息化建设项目入选2017年度(第二十二届)安徽省信息化十件大事优秀项目。同年,合裕线航道改造工程获2016--2017年度公路水运建设“平安工程”称号。
建设规划
根据《合肥港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2016-2040)》,规划将合肥港定位为以集装箱、散货、件杂货运输为主,兼有旅游客运的综合性港口,规划范围涉及裕溪河、巢湖、南淝河、店埠河、派河、丰乐河、白石天河、兆西河、柘皋河、庄墓河相关水域和陆域。规划至2040年港口岸线43.88千米,其中已利用8.09千米,新利用35.79千米;同时包括7个港区、27个作业区、21个旅游码头。
价值意义
合肥港综合码头建成后,可实现集装箱直接从合肥下水,经过134千米的合裕航道就可进入长江,合肥将真正意义上实现通江达海的梦想。合肥造的产品就可通江达海,甚至远销欧美,而合肥需要进口的产品也可从大洋彼岸进港集散。(新华网 评)
合肥港国际集装箱码头二类水运口岸建设通过验收并对外开放,成为中国国内除长江干流之外内河上为数不多的对外开放水运口岸。此举标志着由合肥港始发的集装箱可直接到达国际市场,有利于进一步促进省会合肥及全省外向型经济加快发展。(中安在线 评)
合肥港建成开放口岸,将大大提高合肥及周边地区企业进出口的物流效率和通关效率,促进开放型现代物流产业及相关行业加快发展,进而不断拓展提升口岸功能,加快规划建设口岸经济区,早日把合肥港建成开放型的内陆航运枢纽,成为我省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的重要支撑平台。(中安在线 评)
参考资料
内河港:合肥港.中国广播网.
最新修订时间:2023-11-17 17:22
目录
概述
建设历程
区位环境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