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内加特战役
1479年8月7日发生的战役
吉内加特战役爆发地点位于弗兰德斯,发生时间为1479年8月7日。
事件背景
1476年,驰名欧洲的勃艮第公爵大胆的查理,在南锡之战中被凶悍的瑞士大军淹没。由于没有男性子嗣,他的家族用几代人时间经营的公国,宣告灭亡。作为老对手的法国国王兴奋不已,而他的奥地利女婿也没有就此放弃。双方终于在3年后兵戎相见,也由此拉开了欧洲历史上继英法之后的又一场跨度近百年的战争。
公爵的遗产
15世纪后期的法国,经历了英法百年战的洗礼,已经显现出了未来欧陆第一强国的影子。法国人不仅有日渐强化的中央王权,还有欧陆地区最为广袤的王国领地以及这些土地上所居住的众多人口。但在真正拥有这一切红利之前,法国国王必须要先面对一个讨厌的对手。
坐拥法国东南部重地勃艮第的公爵查理,从父辈手中接过了大片品质上乘的领地。从农产丰富的勃艮第本土,到毗邻北海的工商业重地弗兰德斯。都为公爵的野心提供着源源不断的物资、金钱、技术和人口。何况勃艮第公爵的家族就来自法国王室本身,在强调血亲继承资格的年代,也有着不小的号召力。
法国国王路易十一是一个出了名的权谋与外交高手。他花了十多年时间来孤立公爵查理,并在国际外交上,一次次挫败查理的国际联盟。无论是原本与勃艮第一家无冤无仇的瑞士联邦,还是依然觊觎法国王位的英国王室。不是被法王的钱袋子撵走了大军,就是心甘情愿的为法王怒怼勃艮第人。
结果,公爵花了不计其数的钱财,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四周邻居与其反目。自己花大力气组建的新式军队,也被更胜一筹的瑞士人全部干翻。最后,把自己老命都搭进去的公爵,根本对抗法王吞并其领地的能力。
不过,他倒是为自己的女儿玛丽找了一位不错的女婿,来自奥地利哈布斯堡家族的马克西米连一世。尽管在当时人看来,拥有神圣罗马帝国皇位的哈布斯堡家族,在实际上已经衰落的不成样子。家族发源地鹰堡早早的丢给了瑞士山民,此后的大本营维也纳又被反戈一击的匈牙利人拿去。年轻的马克西米连,空有一堆华而不实的头衔,其实却连大部分德意志大贵族都使唤不了。
但也正是与玛丽的联姻,让他拥有了竞争弗兰德斯所有权的借口。当玛丽与部分残存的勃艮第势力拒绝法王对弗兰德斯的吞并后,战争也就一触即发。马克西米连必须面对当时欧洲最精锐军队之一的法军。他手里最大的资本则来自弗兰德斯本身。
城里人自由情节
弗兰德斯地区大体上就等于今天的低地地区,主要包括了比利时与荷兰以及周遭的小块土地。今天,这些地方依然是拥有世界级良港安特卫普与鹿特丹的发达地区。而在中世纪的欧洲,这里更是城市密集,工商业发达的风水宝地。
几乎所有人的统治者都希望将弗兰德斯的城市,都纳入自己的领地。无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还是英法两国的国王,以及勃艮第公爵这样的大贵族。在以封建地产作为主要收入的中世纪,这些擅长经商与各种奇淫巧计的城市,无疑都是会下金蛋的老母鸡。
但也正是由于城市经济发达,欧洲大陆上惯用的封建等级观念在弗兰德斯是大打折扣的。当地贵族早早的放弃了自己的乡村领地,和商人们混在一起,住进了大城市。城市议会与非贵族势力拥有足够份量的发言权,自然对远在巴黎的法王不那么恭敬。法国王室也很难在政治统领和经济需要方面,在弗兰德斯身上得到幻想中的满足。
14世纪初,这种不可调和的矛盾演变了成了持续几十年的战争。佛兰德斯的市民们勇敢的抵抗着法兰西军事精英,虽败犹荣。随即,不放弃希望的他们又引来了与法王矛盾深重的英国人。当英国人在英法百年战争中显出颓势,他们又索性委身于勃艮第公爵。可以说,这块香饽饽一直是法国人面前的烫手山芋。
但马克西米连对于能够驾驭弗兰德斯也没有什么把握。自由惯了的低地人可不仅仅会站出来对抗法王,一样会在感到不舒服的同时,起兵反抗勃艮第。如果不是勃艮第人将公国的核心搬迁至当地,并以强大的军事力量进行弹压。1479年的哈布斯堡公子哥,可能连争取一下的机会都不会有。
在这个处境微妙的关键时刻,还是法王的霸道帮了马克西米连一把。这年的8月7日,一支11000人的法军,在昔日的勃艮第大将菲利普率领下,从法国北部的皮卡第地区北上。决心不屈服于法王淫威下的弗兰德斯人,为马克西米连奉上了27000人的民兵部队。
两种思维的较量
无论是法王的军队还是马克西米连的民兵,都拥有不少昔日勃艮第公国的军官与老兵。
法军指挥官菲利普就曾是公爵麾下的悍将,出于对传统封建继承规则的认同,而站在法国王室一边。他的步兵也以过去勃艮第军队的样式为班底,包括了少量的长枪步兵和大量的火枪手、弩手。他曾经参与组建的勃艮第军队,是欧洲最早大量普及火绳枪的军队。而更多步兵则来自法国人在百年战后期组建的职业民兵,不仅有法国本土士兵,更有大量来自德国、西班牙等地的职业战士。他们主要装备弓弩,并通过服役获得了免税权。
相比之下,马克西米连的步兵队伍则学习自击败他岳父的瑞士人。由于弗兰德斯人在14世纪就开始尝试用规模庞大的长枪方阵来抵抗法国军队,所以各个城市里都能找到合适的兵源。东面瑞士山区的山地居民,则更是将长枪方阵的威力发挥到了极致。所以,马克西米连的步兵,大部分都构成了2个巨大的方阵。使用火绳枪与弩的轻步兵则在方阵的外围与之间,进行掩护。马克西米连还依照弗兰德斯当地传统,与200名大小贵族一起步行作战,加入到方阵之间。这样既方便指挥,又鼓舞了平民士兵的士气。
法国军队最大的优势来自他们的骑兵。从百年战争后期开始,法军就尝试组建直属于中央的宪兵骑士连队。这些连队分驻于法国的各个地区,每个连队由一名可信任的队长指挥。连队中包括了1名骑士1名侍从重骑兵和2名骑马弓箭手。当这些服从统一号令的骑兵与步兵被集中到战场上统一指挥时,无疑是世界范围内都堪称一流的作战力量。而马克西米连麾下不多的骑兵部队则依然由更为传统的封建骑士与城市雇佣兵组成。
法军在当时对欧洲其他国家的另一大优势是其先进的炮兵部队。然而这层优势在有着更先进炮兵作战经验的勃艮第老兵面前,就显得平淡无奇了。弗兰德斯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火炮的研发和制造基地,为周边各国提供着第一流的炮兵装备。
当菲利普与马克西米连同时摆下战阵后,双方都将步兵集中于中央位置,两翼则交给了骑兵部队。炮兵阵地则部署于步兵阵线的侧翼靠前位置。
法国人的优势骑兵首先发难。他们以传统的法式战术发起冲锋,将部队战线拉长到只有2排纵深的大型横排。对面的德意志封建骑兵则更偏好于至少5排纵深的纵队。这样一来,他们很快就面临被技术更为娴熟的法国同行所包围的威胁。短促的骑兵交锋,就以德意志与弗兰德斯骑兵的溃败而告终。杀红了眼的法国人企图追上他们,一举歼灭,也因此逐渐离开了主战场。
随后的步兵交战中,法国人依然靠着优势的远射火力,占得头筹。他们在左翼获得大胜,不仅逼退了当面的弗兰德斯长枪方阵,还顺便夺取了侧翼的炮兵阵地。熟练的法国人开始将大炮调转方向,朝弗兰德斯步兵射击。照这样的剧本进行下去,法国人将获得一场淋漓尽致的胜利。
然而,不甘心失败的马克西米连稳住了正要撤退的低地民兵,并且带领他们发起反击。规模庞大的长枪方阵,以排山倒海之势,向着以远射武器为主的法国轻步兵压来。他们的数量优势很快显然出来。面对枪矛林立的方阵,法国射手们来不及完成填装,便已经被骇人的气势所震慑。不少民兵出生的法国人开始撤退,并逐渐演变成了溃逃。弗兰德斯步兵很快就夺回了自己的炮兵阵地。
此时,姗姗来迟的法国骑士们终于返回了主场。但在自己一边步兵已经溃退的情况下,他们不可能用冲锋来击溃展开四面防御的长枪方阵。他们明智的选择了撤退。
深远的影响
1479年的吉内加特战役,并不是一场荡气回肠而伤亡惨重的知名战役。但正是这场战役,在很多方面,影响着此后的欧洲历史走向。
首先,保住了弗兰德斯领地的马克西米连,拥有了一个较为稳固而富裕的基本盘。他开始着手向着东面的奥地利地区发起反攻。而法国人则几乎算是永远的失去了弗兰德斯。哪怕在以后的历史上,法国军队还曾经踏足这里,却已经没有了合法的依据。
其次,这一战也影响了双方的军队建设。尝到好处的马克西米连,继续尝试使用按瑞士长枪方阵训练出来的弗兰德斯步兵部队,为自己建立霸业。但当桀骜不驯的市民再次作乱犯上,他也开始对民兵部队心灰意冷。1486年,忍无可忍的他终于开始着手组建属于自己的雇佣步兵部队。崭新的德意志雇佣军力量被建立起来,并成为了近代军事革命向欧洲各地推广的桥梁。
在这一战中吃亏的法国人,也痛定思痛的进行了改革。他们在也在15世纪80年代开始改组自己的民兵部队,用瑞士式的长枪方阵,逐步替代了过去的民兵弓箭手部队。
1494年,下一任法国国王查理八世入侵意大利地区。已经在1490年收复维也纳的马克西米连也已经加冕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双方再起战端,并将这场战争持续到了下一代人的1659年为止。而双方的梁子,早在1479年的吉内加特就已结下。
两个在欧洲地区都分量十足的家族,将为意大利乃至整个欧洲的霸权,厮杀近百年。并将周围的几乎所有国家都拉入其中,上演一场文艺复兴年代的微观世界大战。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0-29 17:39
目录
概述
事件背景
公爵的遗产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