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College of Biological and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JLU)是
吉林大学二级学院。
历史沿革
吉林大学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的前身,是始建于1955年的长春汽车拖拉机学院的农业机械专业和拖拉机专业。
1957年,学校开始招收本科生。
1981年,学校建立农业机械设计制造博士点。
1988年,学校农业机械化工程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
1989年,学校建立农业工程博士后流动站。
2001年5月,学校农业工程及其相关学科组建了吉林大学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
2016年8月,罗锡文、陈学庚作为吉林大学双聘院士加盟学院。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根据2017年12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开设4个本科专业。
师资力量
截至2017年3月,学院有教职工131人,有教师83人,其中教授36人、副教授30人,有博士生导师25人;有专职院士1人,双聘院士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入选者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4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1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1人,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项目获得者3人,教育部骨干教师3人,部、省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8人,“长白山学者”特聘教授3人,唐敖庆特聘(讲座)教授12人。
双聘院士:
罗锡文(中国工程院院士)、
陈学庚(中国工程院院士)
教学建设
截至2017年3月,学院有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首批试点专业1个,教育部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专业1个,吉林省级特色专业1个,吉林省高等学校本科品牌专业1个;吉林省精品课程3门。学院是教育部、财政部农林学科试点实践基地建设单位,在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建有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先后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和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2篇。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首批试点专业: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
教育部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专业:农林经济管理
吉林省级特色专业: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
吉林省高等学校本科品牌专业: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
学科建设
根据2017年12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有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吉林省重中之重建设学科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二级学科博士点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5个,专业学位硕士点1个。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农业机械化工程
吉林省重中之重建设学科:农业工程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农业工程
一级学科博士点:农业工程
二级学科博士点:农业机械化工程、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仿生科学与工程
一级学科硕士点:农业工程
二级学科硕士点:农业机械化工程、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仿生科学与工程、农林经济管理
专业学位硕士点:农业
在2012年教育部一级学科评估中,学院农业工程一级博士点学科的整体水平全国排名第三。
合作交流
学术科研
科研平台
截至2017年3月,学院有基础研究创新基地4个,应用研究创新基地8个,国际合作研究创新基地5个,协同创新平台5个,其中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吉林省普通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1个,吉林省工程实验室1个,联合实验室1个。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仿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工程仿生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吉林省普通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吉林省普通高等学校智能化农业装备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吉林省工程实验室:吉林省智能农产品生产装备与技术工程实验室
联合实验室:吉林大学-诺丁汉大学中英联合仿生实验室
科研成果
2005年,学院任露泉、韩志武教授承担的 “土壤生物减阻表面力学原理及仿生优化” 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和“基于逆向工程学的新型齿轮耐磨机理及关键技术研究”吉林省科技厅科技发展计划项目通过了吉林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组验收、鉴定。任露泉教授主持的“金属材料表面的纳米仿生改性技术开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通过了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组鉴定。
2013年,学院参加的863计划 “特色植物功能基因组学研究与应用”项目正式启动。
学术资源
《
仿生工程学报》(Journal of Bionic Engineering)是国际仿生工程领域唯一的学术类英文专业期刊。2006年被EI收录,2007年被SCI收录。2013年、2016年《仿生工程学报》连续两次获“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支持。
期刊主要刊登仿生学与仿生工程方面的原始论文和综述文章。包括动植物仿生学方面的基础研究。如:动物的运动和行为,植物仿生和天然材料的结构、成分、形态和物理特性,以及这些基础研究在工程、技术和设计方面的应用。
文化传统
院徽
色彩:稳重的植物绿色,象征农业的基础地位和植物的勃勃生机。
整体外形:在主体部分运用了正负形设计,正形体现了粮仓、铲尖、笔尖、仿生学、机械手等,铲尖代表了深松铲、精密播种开沟器铲尖、犁尖及其它农业机械触土部件的铲尖;负形体现了手臂、螺母、扳手等视觉元素。主体部分基于下方齿轮、麦穗的组合,代表立足农业机械,关注民生。
主要元素:环中上部为学院英文名称,下部为学院中文名称,与吉林大学校徽风格一致。
下部数字1955表示学科始源,齿轮表示工科背景,排列有序的麦穗表示源自农业机械的相关学科构成良好的学科生态。
上部的粮仓寓意关注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注民生;顶天立地的形象表示科学研究范围下至钻探、中至播种与收获、上至探月,寓意钻研、探索、锐意进取与创新;粮仓形似笔尖,又似耒耜,寓意笔耕不缀,诲人不倦。
院训
明志,笃行,精耕,创新
释义:明志-源自《
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加强道德修养,合天地之德,立鸿鹄之志,明于心,践于行,是自立自强的前提。
笃行-源自《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笃行,是在求学、思辨后,树立远大理想、明确奋斗目标,不懈求索、锲而不舍的过程,是行有所成的保障。
精耕-借用先秦古诗《
击壤歌》“凿井而饮,耕田而食。”表达了以农为本,关注民生,期待人民过上耕田凿井,悠然自得美好生活的愿望;又引申出为人师者传道解惑,立德树人,乐业安耕,得“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之乐。
创新-好奇是人类的天性,创新是进步的灵魂。宽容失败,不墨守成规,敢于向权威挑战,是不可或缺的品质。
学院领导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