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吉林大学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于2001年由教育部和国家计委首批联合批准设立,并顺利通过教育部组织的中期评估和验收。
学科建设
2011年首批获软件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13年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15年全国第一个通过中国工程教育软件工程专业认证,2018年顺利通过第二轮专业认证。学院拥有完整的本科、硕士和博士培养体系,设有“软件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本科专业和“软件工程”硕士、博士专业,其中软件工程专业于2007年获批吉林省特色专业,2014年又获批吉林省高等学校本科品牌专业,2018年获批吉林省特色高水平专业。
教学建设
软件工程专业2007年 遴选为吉林省特色专业,2013年获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14年入选首批吉林省品牌专业,2015年和2018年两次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20年被认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3年获批吉林省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2.0专业建设点;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2019年获批建设,2022年被认定为吉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质量工程
学院拥有1万平方米的办公和实验用房及功能齐全的现代化教学设施,依托两个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和1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或工程中心建设。学院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成绩突出,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省部级教学成果特等奖和一等奖10余项;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4个;拥有5部国家级规划教材、1部101计划教材、4门国家级一流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和4门省级精品课程。
校园文化
师资力量
专业任课教师88人(70人具有博士学位 ),其中教授25人,副教授37人,讲师26人
科研成果
近3年,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吉林省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2项、吉林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14项;拥有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3门、教育部微软精品课程1门、教育部IBM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2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