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综合性农业科研机构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Jili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是吉林省人民政府直属的综合性农业科研机构,又称中国农业科技创新中心,承担着国家和吉林省农业重大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等方面的工作任务。
历史沿革
1913年,南满铁道株式会社公主岭农事试验场建立。
1938年,改称伪满洲国国立公主岭农事试验场。
1946年,国民党政府接管,改名农林部东北农事试验场。
1948年,东北解放,建立了东北行政委员会农业部公主岭农事试验场。
1950年,改为东北人民政府农林部农业科学研究所,是当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接收的三个成建制专门农业科研机构之一。
1953年,改称东北行政委员会农业局东北农业科学研究所。
1954年,改为农业部东北农业科学研究所。
1958年,改为中国农业科学院东北农业科学研究所。
1959年,下放到吉林,成立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2004年,吉林省政府和中国农科院依托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共建“中国农业科技东北创新中心”,与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合署办公。
2020年12月11日,吉林农业大学与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新农科”建设合作签约仪式在吉林农业大学综合教学楼一楼报告厅举行。
2023年4月16日,洮南市人民政府与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2024年7月30日,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科企合作联盟成立。
科研条件
人员编制
截至2022年4月,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共有在职职工1123人,科技人员849人,其中高级研究人员429人;博士生导师8人,硕士生导师142人。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董英山、王立春、任军、朱平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董英山、王永军
农业部农业科研杰出人才:董英山
(注:名单不全,只列出部分人员)
科研部门
截至2022年4月,吉林省农业科学院设有18个研究所、1个试验地综合服务中心、1个主粮工程研究中心共32个机构。建有1个科学实验基地、1个综合试验站。
科研科辅机构:畜牧科学分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动物生物技术研究所、动物营养与饲料研究所、草地与生态研究所、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农村能源与生态研究所、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植物保护研究所、作物资源研究所、经济植物研究所、玉米研究所、水稻研究所、大豆研究所、花生研究所、果树研究所、试验地综合服务中心(洮南综合试验站)
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大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国家工程实验室:玉米国家工程实验室(长春)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大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吉林分中心、国家玉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吉林)
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农业部东北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农业部东北中部玉米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农业部东北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农业部东北植物营养与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农业部东北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农业部东北作物遗传改良与育种重点开放实验室
农业部科学观测试验站:农业部公主岭黑土生态环境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农业部公主岭寒地果树资源国家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农业部水稻盐害科学观测实验站、农业部东北中晚熟大豆产区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农业部东北地区果树科学观测实验站(吉林)、农业部公主岭作物有害生物科学观测实验站、农业部作物高效用水公主岭科学观测实验站、农业部东北中晚熟大豆产区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
吉林省科技创新中心:吉林省玉米科技创新中心、吉林省有机水稻科技创新中心、吉林省肉牛繁育及养殖技术科技创新中心、吉林省农作物营养调控与新型肥料科技创新中心、吉林省作物转基因科技创新中心、吉林省种猪遗传评估及繁育科技创新中心
吉林省重点实验室:吉林省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吉林省农业微生物重点实验室、吉林省旱作农艺节水重点实验室、吉林省农作物生物技术改良工程实验室、吉林省食品加工与微生物工程实验室
其他国家和部级科研平台:吉林高淀粉玉米加工检测公共服务平台、中国农业科技东北创新中心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吉林省星火农村信息化基地、国家大豆改良中心吉林分中心、国家玉米改良中心公主岭分中心、国家水稻改良中心公主岭分中心、国家转基因玉米、大豆中试与产业化基地(公主岭)、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长春)、国家转基因大豆检测与监测中心(北方)、国家乳品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转基因大豆环境安全评价与检测技术中心、国家果树种质公主岭寒地果树圃、优质安全农产品生产技术创新中心、农业部东北玉米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东北种猪测定站、吉林省玉米区域技术创新中心、吉林省水稻区域技术创新中心、吉林省优质水稻新品种原原种扩繁基地、吉林省种牛质量检测中心
其他省级科研平台:吉林省主要农作物常规与生物技术育种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吉林省农作物种质资源研究中心、吉林省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程研究中心、东北区域农业发展研究中心、吉林省公主岭市国家级农作物品种农业区域实验站、吉林省小杂粮原原种扩繁基地、吉林省农业科技创新专家服务基地、吉林省科教兴农咨询服务中心、吉林省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吉林省优质米中试基地
设施资源
截至2022年4月,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共有仪器设备15496台套,其中1万元以上的3876台套。收集保存玉米、水稻、大豆、杂粮杂豆、特色蔬菜、抗寒果树、工业大麻等各类农作物种质资源78575份。收藏科技文献30万余册,各种珍贵档案资料7万余卷。设有“农友网”“吉林星火计划网”“吉林玉米网”3个网站和“吉林星火计划网”55个市(州)、县子网。
国际合作
截至2022年4月,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先后与美国、丹麦、荷兰、英国、俄罗斯、白俄罗斯、澳大利亚、日本、韩国、西班牙、波兰、芬兰、乌克兰等多个国家的科研机构、大学和企业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
科研成就
科研成果
截至2022年4月,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共获得各类科技成果1486项。获得授权专利(软件著作权)638件,发布标准223项。育成并通过审定(登记)动植物新品种450个,获得植物新品种权194件。获得各类成果奖励270项:国家级奖励7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6项(推广贡献奖2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光华工程科技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励164项(其中特殊贡献奖1项,一等奖29项,二等奖92项,三等奖46项);其他奖励92项。
学术期刊
东北农业科学》(原《吉林农业科学》),1960年创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全国农业核心期刊,吉林省一级期刊。被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等8家权威数据库收录,2004年获全国优秀农业期刊三等奖,2006年获农业学术类期刊二等奖。辟有“作物育种、耕作栽培、生物技术、植物保护、土壤肥料、畜牧兽医、果树园艺、农业经济和农产食品加工”等栏目。主要报道研究报告、文献综述、农业生产新技术和新方法等。
农业科技管理》为中国农业科技管理研究会会刊,创刊于1982年。辟有特约稿件、专家论坛、科技体制改革、发展战略、科研管理、三农问题研究、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推广、知识产权研究、转基因生物安全、产业发展、科技企业、科技人才、成果推介(新书推介)等栏目。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成成为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源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和吉林省一级期刊。
玉米科学》1992年创刊,由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玉米科学》是玉米专业学术期刊。2008年第二次入选中文核心期刊。主要报道有遗传育种、品种资源、耕作栽培、生理生化、生物工程、土壤肥料、专家论坛、中国国内外玉米科研动态、新品种信息等方面的内容,适合科研、教学、生产及管理方面的人员。
人才培养
学科建设
据2023年8月博士后工作站官网数据,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共设229个学科,其中一级学科54个,二级学科175个。
博士后工作站一级学科:动物生物工程、植物营养与肥料、农业经济、农业信息技术、植物遗传转化、作物分子设计、水稻遗传育种
博士后工作站二级学科:饲料科学、动物营养、果品贮运技术、果品加工技术、节能技术研究、节能设施研究
(注:该词条只列出部分一级学科和二级学科)
工作建设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于2003年12月被人事部批准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06年被省人事厅批准为吉林省博士后科研创业基地。2008年全国博士后管理协调委员会批准该院单独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并更名为“中国农业科技东北创新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截至2021年12月,工作站累计招收博士后120人,在站24人;培养的博士后大多数已成为该学科的学术带头人或骨干力量,有13人获得省级及以上人才称号,14人被提拔为研究所所长、副所长,25人成长为研究团队首席专家;获批国家和省博士后资助项目84项,获得资助金641万元。2012年,工作站被评为吉林省先进博士后工作站;2015年和2020年在人社部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工作站评估中连续获评优秀等级。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的院徽为三个小水滴,颜色分别为绿色、橙色、蓝色,下方为科学院的英文简称。
文化院训
团结、奉献、求实、创新
文化活动
2019年9月5至6日,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第十七届职工田径运动会在公主岭举行。
现任领导
参考资料
院简介.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院历史沿革.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02 14:19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