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西站(Jilinxi Railway Station),位于中国吉林省
吉林市境内,是
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管辖的货运二等站,是
沈吉铁路的区段站,也是吉林市的内陆港集装箱专办站。
历史沿革
民国17年(1928年)初,吉海铁路总站始建;11月20日,吉海铁路总站的站舍及票房建成并投用运营。
民国18年(1929年)6月30日,吉海铁路总站续建钟塔。
民国19年(1930年),吉海铁路总站钟塔建成。
民国20年(1931年),吉海铁路总站被日寇占领,更名为黄旗屯站,改属新京铁路局。
民国35年(1946年),中国国民党政府占领吉林市,黄旗屯站划归“中华民国”交通部吉林区铁路管理局管理。
民国37年(1948年)初,黄旗屯站划归东北铁路总局驻吉林办事处领导;9月,黄旗屯站交由吉林铁路管理局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黄旗屯站划属吉林铁路分局管理。
1985年,黄旗屯站更名为吉林西站。
2009年9月1日,由于
吉林站重建,吉林站部分列车改为在吉林西站办理客运业务。
2011年8月28日,吉林西站停止办理客运业务。
交通区位
吉林西站位于中国吉林省
吉林市船营区新生街22号,位于新生街西北侧,口岸路东南侧,在
沈吉铁路上行距
马相屯站9千米,下行距
吉林站9千米。
建筑规模
建筑设计
吉林西站站房是一座大型哥特式尖屋顶建筑;站房设计继承了古典主义建筑设计的方法,在设计中追求古典柱式比例和尺度,讲究建筑的细部塑性的表现,在颜色上吉林西站采用砖红色、带有爱奥尼柱廊的塔桉和折形的屋顶带有古典主义孟莎顶的造型,地基用油浸红松打桩,石墙石柱,以榆木或椴木为梁,带有典型“折衷主义”风格的特点;站房造型如雄狮伏卧,象征着中国如雄狮初醒,象征着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侵略行径不甘示弱、奋起抗击;狮尾被设计成钟塔,塔顶塑有飞利浦旋轮。
截至2011年12月,吉林西站共有货运仓库2座,面积为882平方米;露天货位2座,面积为96000平方米;一次堆货量可达10.1383万吨。
截至2019年10月,吉林西站站房面积897平方米,高14.65米;钟塔高29米,长宽各为4.5米。
整体布局
吉林西站站舍坐北朝南,主体建筑为方石结构,屋顶为折型木结构,室内有壁画装饰。
吉林西站站舍北侧设有大候车厅、头二等候车室、女候车室、售票处和行李包裹处;中间设有钟塔,钟塔塔内有螺旋型木制阶梯,旁有食堂、厨房、卫生间和夫役室;南侧有站长办公室、电报室和车务稽查办公室。
吉林西站货场设有货物仓库、露天货位,货场南侧设有信号楼,北侧设有联检大楼。
站台线路
截至2011年12月,吉林西站站台规模为3台16线,设货物线4条,专用线12条;途经该站的线路为
沈吉铁路。
运营情况
业务运营
截至2011年12月,吉林西站货场主要办理业务如表格所示。
设备设施
截至2011年12月,吉林西站货场设有货品与货运信息系统、物流仓储设备、集装单元器具、检验设备、装卸搬运设备、运输设备、分货拣货设备、流通加工设备、包装设备等仓储设施。
运输流量
交通换乘
据2021年10月吉林公交官网查询显示,共有2条公交线路途经吉林西站。
建设成果
文化特色
车站文化
截至2012年,吉林西站站房候车室采用具有中国传统图案的地面铺装,楼外通风口采用“寿”字形的铁算子作为装饰,以展现中华传统文化。
截至2012年,吉林西站售票厅的脚下有中间镂空的铁艺,壁炉的烟道通过地下管道从此经过,管道中的热量通过铁艺散发出来,在冬季时为售票大厅采暖。
吉林西站因其建筑风格和时代特色而成为《
天若有情Ⅲ烽火佳人》《
2009迷失的记忆》等影片的外景地。
文化保护
建设规划
吉林西站定位为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公司的集装箱物流基地和集装箱战略装车点,主要办理
沈吉铁路国际联运和集装箱列车的始发终到业务和其他列车的通过业务。
价值意义
吉林西站不仅见证着近代以来吉林城的发展历程,更是中国近代建筑史上少有的杰作。(吉林市船营区文化新闻出版和体育局 评)
吉林西站作为中西合璧的建筑物,它既富含中国传统建筑的底蕴,又有西方现代建筑的风格,堪称我国近代建筑史上的杰作之一。(时任吉林市政协文史研究员张海川 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