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中国吉林省吉林市境内公办高校
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Jilin Railway Technology College),位于吉林省吉林市,是经教育部批准的省属公办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是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吉林省“双高计划”建设学校、吉林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入选中俄交通大学联盟、中国-东盟轨道交通培训联盟、鲁班工坊建设联盟、人工智能产教融合国际联盟等成员单位,是国家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全国首批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培育单位、全国“一带一路”教育行动部省品牌培育共建单位、全国首批示范职业技能鉴定所、吉林铁道职业教育研究基地、省高等学校工程创新训练中心、省职业教育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
历史沿革
前身溯源
1948年10月,吉林铁路管理局成立吉林铁路职工学校。
1950年2月, 更名为吉林铁路局技术学校。
1953年2月, 更名为吉林铁路学校、吉林铁路管理局职工学校。
1955年9月, 更名为铁道部吉林铁路运输经济学校。
1958年9月, 更名为吉林铁路中等专业学校。
1960年9月, 铁道部批准成立吉林铁道学院,设大专部和中专部。
1961年6月, 撤消吉林铁道学院,更名为吉林铁路中等专业学校。
1962年8月, 更名为吉林铁路经济学校
1970年11月,更名为吉林铁路局技工学校。
1972年9月, 更名为吉林铁路局技术学校。
1980年6月, 更名为吉林铁路运输经济学校。
1980年11月,教育部确定学校为全国重点中等专业学校。
1987年2月, 经铁道部批准,更名为吉林铁路经济学校。
1958年8月, 吉林铁路管理局成立吉林铁路职工业余大学。
1960年9月, 更名为吉林铁道学院业大部。
1961年6月, 更名为吉林铁路局职工中心业余大学。
1962年6月, 吉林铁路局直属机关职工业余学校并入。
1969年10月,吉林铁路局职工中心业余大学因“文革”停止办学。
1978年10月,恢复成立吉林铁路局职工中心业余大学。
1982年4月, 经铁道部批准、成立吉林铁路局职工大学。
1983年5月, 吉林铁路局职工学校、吉林铁路局教师进修学校、吉林铁路局电视大学工作站、吉林铁路局职工中等专业学校并入。
1983年10月,原吉林、沈阳、锦州三个铁路局合并为沈阳铁路局后,经铁道部批准更名为沈阳铁路局吉林职工大学。
1988年12月,更名为吉林铁路运输职工大学
1993年7月,吉林铁路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吉林铁路干部学校)并入。
合并发展
2001年6月18日,经沈阳铁路局批准吉林铁路经济学校与吉林铁路运输职工大学合并,校名为吉林铁路经济学校(吉铁职大)。
2005年8月,沈阳铁路局与吉林省人民政府签属协议,将学校移交吉林省管理。
2006年2月,经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改建为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2013年12月,学校顺利通过吉林省示范校验收工作。
2014年7月,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2018年8月,学校入选教育部第三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被确立为“吉林省高等学校工程创新训练中心”立项建设单位。
2019年7月,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10月,入选吉林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12月,被教育部、财政部列入第四类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C档)。
2020年12月,学校入选吉林省高水平高职院校。
2021年9月,学校通过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组织的现代学徒制第三批试点验收。
2022年7月,获评首批“省级创新创业学院”。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3年11月,学校设有9个二级学院,开设41个高职专业。
师资力量
截至2023年11月,学校有国务院特殊津贴2人,全国黄炎培杰出教师2人,全国技术能手3人,全国职业教育轨道交通行业名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省拔尖创新人才6人,长白山技能名师8人,省有突出贡献的专家5人;有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创新团队2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
教学建设
截至2023年11月,学校拥有国家双高专业群1个,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专业2个,全国职业院校交通运输大类示范专业点专业2个,国家骨干专业4个,国家现代学徒制专业3个,省双高专业(群)9个,主持制定全国铁道类专业标准7个,参与制定9个,拥有国家级在线精品开放课程1门,省级在线精品开放课程12门,省级精品课程6门,省优秀课程23门,省级学科育人示范课程2门,省级一流核心课程5门;获评国家级样板支部2个、省级5个,“复兴号”党建品牌获评首批“吉林省高校党建优秀品牌”;获评省铁道职业技术教育科研创新示范基地、省高等学校工程创新训练中心、省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
截至2023年11月,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中国政研会优秀研究成果二等奖1项、吉林省教学成果特等奖2项,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师教学能力比赛二等奖2项,入选国家“十四五”规划教材7本。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根据2022年5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有吉林省高等学校工程创新训练中心1个。
科研成果
截至2018年12月,学校完成国家级课题研究成果5项,省级课题研究成果422项,市级课题研究成果49项;取得专利发明9项;公开发表EI、ISTP和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论文312篇,其中获奖论文67篇。
学术资源
据2024年5月学校官网信息,学校图书馆有纸质图书85.6万册,中文期刊316种,电子图书58.7万册,采购试用中国知网数据库、笔杆网等多种数字资源。
合作交流
截至2023年11月,学校与俄罗斯交通大学联合创办东北亚高铁学院,与乌拉尔国立交通大学合作举办铁道车辆技术专业,与韩国又松大学合作举办铁道机车运用与维护、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等专科教育项目;与泰国东部职业教育中心、泰国春武里技术学院合作共建“中泰詹天佑学院”,输出中国职业教育方案和专业标准。先后培养了肯尼亚、哈萨克斯坦等38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336名铁路行业官员及留学生。每年选派师生赴俄罗斯、韩国等国(境)外研修学习。
截至2021年12月,学校与沈阳铁路局、广州铁路局、青藏铁路集团公司、郑州铁路局、南宁铁路局、乌鲁木齐铁路局等大型国有企业实施“2+1”定向培养;与吉林市祥隆铁路救援技术开发公司等组建4个产业学院、与吉林省博尔特隧道装备有限公司等合建2个协同创新中心。
文化传统
学校标识
学校校徽的基础色调为“铁院蓝”,即是创新、引领、发展之蓝,也是包容、开放、共享之蓝。标志整体采用盾牌形状,内部核心结构由“地球”、“铁道”简化构成,与“盾牌”浑然一体。“地球”寓意学院是“两职两高”人才培养基地,体现了学院的教育模式与国际接轨,伴随“一带一路”,不断发展壮大,走向世界的态势。“铁道”象征着铁道类院校,铁路建设四通八达,铁路行业飞速发展。顶端形似托起的双手,表示学院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精心培育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同时彰显了学院师生和谐融洽的学术和学习氛围。中间绶带上为学院中文名称,表示学院为国家铁路建设做出重大贡献,满载荣光。“1948”是学院创校年份,展现学院的历史发展与文化传承。
精神文化
明德、弘业
明德,出自《大学》开篇“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意思是治学者要学到高层次的学问,必须推崇高尚的品德和德行。具有崇高的品德和完备的人格。
弘业,弘,大、发扬;业,学业、事业、职业。就是要有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精神来完成事业。
现任领导
校友情况
所获荣誉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28 18:16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