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海南境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吊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海南东南部,北纬18°43′―18°58′,东经109°43′―110°03′。2008年1月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历史沿革
吊罗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前身是海南省吊罗山林业局(公司)。
1994年10月被批准建立省级吊罗山森林公园。
1999年5月经国家林业局批准建立国家森林公园。并被列入环海南岛2条精华旅游线路定点单位。
2008年1月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吊罗山位于海南东南部,北纬18°43′―18°58′,东经109°43′―110°03′。地跨五指山、保亭、琼中、万宁、陵水等五个市县,距海南东线高速公路陵水出口以西20公里,有省道相通,处于海南东海岸旅游热线的结合部,是海南东线旅游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总面积3.8万公顷。
地质地貌
吊罗山自然保护区属花岗岩地质构造,出露的岩性主要为花岗岩和混合花岗岩两大类。花岗岩类主要为黑云母花岗岩;混合花岗岩类主要有斜长角闪岩、片麻状混合花岗岩、细粒花岗质片麻岩、眼球状混合岩、条带状混合岩和细晶质混合花岗岩等。保护区属中山地貌,海拔范围100-1499m,地形破碎复杂,地势北高南低,在保护区的边缘有一些低山。
土壤
保护区范围的土壤类型主要为山地黄壤和山地赤红壤。
气候
属热带海洋季风气候,年均气温为24℃,最高月均气温Z8℃(七月),最低月均气温15℃(十一月),雨量充沛(年降雨量1870—2760mm),光照和热量条件也十分丰富,总辐射量110kcal/cm,年平均日照时数1676—2150h。全年暖热,年平均气温24.4℃,最冷月份平均气温15.4℃。相对湿度月均80%—85%,多雨月份达90%以上。
水文
吊罗山自然保护区雨水流向较集中,南坡主要流入吊罗河、南喜河、大里河、白水河等河流,最后汇入陵水河,北坡则主要经乘 坡河、牛路岭水库,流入万泉河。
自然资源
植被可划分为:3个植被型组,7个植被型(含两个亚型),18个群系,43个群落。在保护区内主要有热带低地雨林、热带季雨林、热带山地雨林、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山顶常绿阔叶矮林等5种植被型。
由于保护区地形复杂,河流落差大,雨水又比较集中,因而水能蕴藏量很大,水力资源丰富。已建成水电站6座,每年总发电量为3243万瓦,水库1座,总库容为4500万立方米。
保护对象
植物
药材有槟榔、益智、沉香、粗榧、巴戟、灵芝、金银花、鸡血藤。
动物
脊椎动物337种96科26目,其中有珍稀濒危、重点保护脊椎动物79种。属国家级保护的珍稀动物有云豹、海南大灵猫、穿山甲、孔雀雉、白鹇、猕猴、原鸡、水鹿、蟒等20余种,以及大量的昆虫,仅蝴蝶就有近四百种。
著名景点
河谷听泉
从海南省林业局出发行走大约2千米,就到了吊罗河,清澈冰凉的溪水诱惑你恨不得立刻跳进潭水中冲刷一身的疲劳。
后山热带原始森林
后山热带原始森林坐落在度假村后面,从度假村步行几分钟就可以进入。首先是低海拔的热带沟谷雨林风光,茂密而幽暗的雨林下面,流淌着潺潺溪水,溪水上空的横亘着长着附生蕨的粗大树木,热带原始雨林溪流绝佳的风光。热带雨林丰富的植被层次:雨林植物从下到上分布为青苔地衣——草类——藤竹、灌木、矮树——高大乔木,以及大量攀缘、寄生、附生植物,不同层次的植物群落茂密地生长着。据调查,吊罗山有植物3500多种,仅兰花便多达250多种。与侏罗纪恐龙同时代而被称为“活化石”的国家一级濒危保护植物桫椤,在林区公路沿线随处可见。
热带雨林穿越
从枫果树瀑布直达度假村,有一条穿越吊罗山白水岭热带雨林自然保护区试验区的羊肠小道,行程8千米,大约两个半小时可抵达。沿途横跨白水岭山麓,穿行于热带雨林区。
枫果树瀑布群
从海南省林业局乘车绕道观景台叉路口,行驶23千米,需时50分钟;或者从度假村出发,行车20千米40分钟可以到达。枫果树瀑布群长约1.5千米,落差达150米,大小瀑布15节,从解山山谷中急流而下,气势磅礴,号称“海南第一瀑”。其中最有观赏价值的仙泪瀑布,丰水季节落差近百米,宽30米,山顶有野生的杜鹃花盛开,一条弯曲的石阶从瀑布顶端追随瀑布而下,直坠一泓潭水。
小妹湖和大理瀑布
从海南省林业局北上4千米就可到小妹湖,这里原是由水库形成,水面有50公顷,四周青山环抱,湖中还有几座翠峰点缀,波光粼粼。继续前进8千米,然后顺小路走六、七分钟就到达大理瀑布之一的姐妹潭瀑布,顺岩壁朝上游不过十分钟就是托南日瀑布。姐妹潭瀑只有四、五米高,分左右两条;托南日瀑为三叠瀑,状如马尾落差70多米,气势壮观,轰鸣贯耳。
参考资料
吊罗山国家森林公园.陵水人民政府网.2011-6-16
海南热带雨林大搜罗.新浪网.2013-11-28
最新修订时间:2023-02-18 20:40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地理环境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