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镇
云南省普洱市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辖镇
同心镇,隶属于云南省普洱市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地处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南部,东接勐先镇,西南和南面为思茅区云仙彝族乡和南屏镇,西北与德化镇相连,北连宁洱镇,行政区域面积333.65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同心镇户籍人口为15986人。
历史沿革
民国时期,为宁洱县灵源镇和礼良乡。
1949年,镇、乡合并为灵礼区,辖同心、合力、曼海、民主、永庆、富强、石膏井街7乡。
1958年6月,撤区,所属区域合并为同心、合力2乡;同年11月,2乡合并为同心乡公社。
1961年9月,同心公社改区。
1969年,改同心公社。
1983年4月,改同心区。
1988年,改同心乡。
2012年12月,同心乡撤乡设镇。
行政区划
2011年末,同心镇辖10个行政村:同心、那柯里、曼海、锅底塘、石膏井、那勐勐、大凹子、马鞍山、富强、会连;下设138个村民小组,有89个自然村。
截至2020年6月,同心镇辖10个行政村:同心村、那柯里村、漫海村、锅底塘村、石膏井村、大凹子村、那勐勐村、马鞍山村、富强村、会连村,镇人民政府驻锥栗河。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同心镇地处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南部,东接勐先镇,西南和南面为思茅区云仙彝族乡和南屏镇,西北与德化镇相连,北连宁洱镇,行政区域面积333.65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同心镇境内地形东西宽,南北窄,呈长方形状,东部山高谷深;西部峡谷低凹,呈掌状分布;北部群山交错。最高点位于会连村大庙山,海拔2080.5米;最低点位于漫海河与思茅河交汇处,海拔896米,相对高差1184.5米。
气候
同心镇属亚热带高原性季风气候,其特点是降雨集中,干湿分明,光照条件好,年终积温高。多年平均气温16.5℃,极端最高气温33.8℃,极端最低气温-2.3℃,年均日照时数1921小时。多年平均降水量1420毫米,多年平均风速1.3立方米/秒。
水文
同心镇境内河道属澜沧江水系,其中较大的河流有锥栗河、那柯里河和普洱大河,锥栗河发源于大凹子村、锅底塘村,流经那勐勐村和石膏井村、同心村,与那柯里河一并由东向西注入普洱大河,流经漫海村并最终汇入澜沧江;锥栗河主河道长24千米,流域面积225平方千米,普洱大河主河道长99千米,流域面积18711平方千米。历史记录最大流量1250立方米/秒,最小流量0.96立方米/秒。
自然灾害
同心镇主要自然灾害有干旱、洪涝、山体滑坡、地震等。因同心乡地处地质断裂带,地壳运动剧烈,地震较多,半世纪以来曾发生过5次5级以上破坏性地震,最近一次发生在2007年6月3日,震级6.4级,震源浅,破坏程度强。
自然资源
同心镇境内主要矿藏有铅、锌、铜、铁等。其他自然资源有地热资源,那勐勐热水塘、漫海回龙寨臭银井热水塘、石膏井大沙坝热水塘、同心村蛮蚌热水塘等。
2011年,同心镇有耕地面积29663亩;林地面积23.049万亩。
人口
2011年末,同心镇总人口16104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779人,城镇化率4.8%。另有流动人口140人。总人口中,男性8418人,占52.3%;女性7686人,占47.7%;18岁以下的2993人,占18.6%;18—35岁4498人,占27.9%;35—60岁6285人,占39%;60岁以上2328人,占14.5%。总人口中,以彝族为主,达7196人,占44.7%;汉族6491人,占40.3%;另其他少数民族白、哈尼、傣、回、拉祜、佤、傈僳等20个,共2417人,占15%。2011年,人口出生率9.8‰,人口死亡率5.2‰,人口自然增长率4.6‰。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47人。
2017年末,同心镇常住人口为15389人。
截至2019年末,同心镇户籍人口为15986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同心镇完成财政总收入406万元,比上年增长18.7%。人均财政收入252元,比上年增长18.9%。农民人均纯收入1538元。
2012年,同心镇农村经济总收入1.6684亿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808元。
2013年,同心镇农村经济总收入2008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504元。
2014年,同心镇农村经济总收入2060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551元。
2015年,同心镇农村经济总收入2.2136亿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572元。
2016年,同心镇农村经济总收入2.7159亿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683元。
2019年,同心镇有工业企业45个,其中规模以上2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9个。
农业
2011年,同心镇种植业总产值2422万元。
同心镇粮食作物以玉米、水稻、小麦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6880吨,其中玉米1960吨,水稻3100吨,小麦980吨。主要经济作物有蚕豆、油菜籽、豌豆等。
同心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大牲畜、羊、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37267头,年末存栏21043头;大牲畜饲养量3665头,年末存栏3247头;羊饲养量2269只,年末存栏1642只;家禽饲养量10.2万羽;畜牧业总产值2465.59万元。
截至2011年末,同心镇累计造林13788亩,其中退耕还林12134亩,特色经济林300亩,一般造林1355亩,林木覆盖率67.2%,活立木蓄积量168.3万立方米。2011年,水果种植面积26.5亩,产量203.9吨,主要品种有梨、香蕉等,其中梨149.9吨,香蕉44吨。2011年,大型农业机械264台。
工业
2011年,同心镇有工业企业23家,从业人员584人。
商业
2011年末,同心镇有商业网点38个,职工74人。2011年,社会商品销售总额182万元。
金融业
2011年末,同心镇有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6627万元,比上年增长30.5%;各项贷款余额3489万元,比上年增长0.4%。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同心镇有小学6所,在校生1076人,教职工151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569人,教职工51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98.4%,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达100%。2011年,教育经费达842万元,比上年增长11.7%。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798万元,比上年下降1.3%。
科学技术
2011年末,同心镇有各类科技人才1924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228人,经营管理人才25人,技能人才813人,农村实用人才858人。
文体事业
2011年末,同心镇有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1个,图书馆1个,藏书4000多册。2011年末,有广播电视站1个,直播卫星“村村通”接收设备2597套,户户通用户705套,中频分配网10座118户,有线电视网络覆盖3个村13个村民小组426户,全乡电视覆盖率97%,广播覆盖率97%。
2011年末,同心镇有体育场地10处,体育社团1个,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4人。1处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20%。
医疗卫生
2011年末,同心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1个,其中卫生院1所,卫生所10个;病床18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1.1张,固定资产总值200万元。专业卫生人员11人,其中执业医师1人,执业助理医师1人。2011年,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11000人次。2011年,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85%,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25.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6325人,参合率99%;孕产妇死亡率0,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分别为19.87‰、11.4‰、11.4‰。
社会保障
2011年,同心镇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28户,人数156人,支出29万元,比上年增长27.6%,月人均155元,比上年增长28.1%;城镇医疗救助5人次,共支出1.6万元,比上年增长318%。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125户,人数1300人,支出109.2万元,比上年增长156%,月人均70元,比上年增长75%;农村五保集中供养25人,支出2.4万元;农村五保分散供养22人,支出2.112万元;农村医疗救助140人,共支出24.84万元;农村临时救济59人次,支出4.9万元,比上年增长12.1%。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85人,抚恤事业费支出28.9万元,比上年增长45.8%。自然灾害受灾人口16100人,农作物受灾6875亩,救济支出万元,比上年增加11%。社会福利费10.36万元,比上年增长12%。社会服务单位敬老院1家,床位25张。
邮政电信
2011年末,同心镇有邮政网点1个,投递路线单程总长度70千米,投递点10个,乡村通邮率100%;全年投递国内函件5000件,国内汇票业务完成100笔,征订报纸337份、期刊302册。固定电话用户1098户,移动电话用户1164户,光缆线路总长99.191千米,主干电缆10.552千米,互联网端口总数352个,宽带接入用户185户,比上年增加63户。
交通
2011年,同心镇有昆曼国际大通道磨思高速公路过境,长20千米。
历史文化
同心镇取各族人民同心合力建设新社会之意命名。
那勐勐战斗遗址
那勐勐战斗遗址地处同心镇那勐勐村。1980年,农村实行责任制后,村民将遗址作为耕种,现遗址基本被毁,仅存部分古战场防御墙。
风景名胜
那柯里茶马驿站是古普洱府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茶马古道文化、民族风情文化交融,有保留较完好的茶马古道,有河道自然景观、风雨桥、石心树连心桥等18个旅游景点。
荣誉称号
2015年7月13日,宁洱县同心镇那柯里村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旅游局列为第三批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村示范。
2016年12月28日,同心镇那柯里村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公布为第四批美丽宜居小镇、美丽宜居村庄示范。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1-08 21:47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行政区划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