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辈群体又称同龄群体,是由一些年龄、兴趣、爱好、态度、价值观、社会地位等方面较为接近的人所组成的一种非正式初级群体。同辈群体在青少年中普遍存在,他们交往频繁,时常聚集,彼此间有着很大的影响。同辈群体是一个人成长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环境因素,尤其是在青少年时期,同辈群体的影响日趋重要,甚至有可能超过父母和教师的影响。青少年从家庭逐步走向社会,首先面对的就是如何进入同辈群体,并在群体生活中实现某种社会需要。
简介
同辈群体的平等性与自发性
同辈群体具有平等性和自发性。同辈群体
亚文化,对学生社会化有重要影响。正面的影响主要是提供最初的比较正式的角色承担的机会和提供人际交往的机会。而负面的影响是背离
主流文化。
同辈群体的产生
很多父母发现,由于同龄人交往的日益增多,孩子与父母的关系也发生了一些变化。这是许多父母在孩子逐渐长大后的共同发现,是长大的孩子开始渐渐脱离家庭进入同辈群体的开始。
同辈群体的功能
主要功能是作为社会化主体(又译社会化中介)对群体成员进行社会化。
特点
同辈群体作为伴随青少年中普遍存在的人际环境,一般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较强的内聚力
由于是个人自由选择结合的结果,因而同辈群体的成员之间容易产生较高的心理认同感,交往是在自然随意的过程中进行的,常常在彼此相互依赖和随意的冲突中实现彼此的沟通,最终获得心理归属和价值认同。群体成员虽然在价值取向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但以感情接近、观点相同为基础的青少年同辈群体往往具有统一的群体意志和较强的内聚力。
基本上是平等关系
即使有领导和服从,也是相互自然协商的结果,是个体愿意接受的。因此,同辈群体使个体练习平等交往的技能,为成为正式的社会成员做好准备。
交流、交往的内容十分广泛
同辈群体提供了个体间交流各种社会信息、看法的平台。其成员可以商讨自己对社会的看法,交流一些为成人不允许谈论的话题,扩大了个体社会经验及社会思考力。 ?
有自己的亚文化
这种亚文化提供了新的价值标准和行为方式,从心目中的崇拜偶像、英雄榜样到沟通的语言、交流交往方式、消费方式乃至服装、发型等都体现出群体特有的旨趣分明的亚文化特征,这种亚文化对个体思想价值观念与品德发展有重要影响。
一般有较强的权威性的核心人物
作为非正式组织的同辈群体,其核心人物既非任命或派遣,也非选举产生,而是在群体活动中凭借自己的知识、才能、阅历、品德等各种内化的因素获得成员的普遍认可后自然而然产生的,他对群体成员的影响依靠的是权威而非权力,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青少年同辈特点
当前,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生存环境的变化,青少年同辈群体与以往相比具有了一些新的特点:
交往的对象基本上是家庭以外的伙伴
在多子女时代,家庭中的兄弟姐妹是过去的孩子们相互之间接触最多也最便于接触的同辈群体,家庭里的孩子都可以互为玩伴。而在现代的家庭中,已缺少了这种伙伴关系,在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的今天,孩子们只好眼睛向外,在同学、邻居中寻找自己的同辈伙伴。
群体成员间交往的情感因素弱化
由于家庭伙伴关系的减少,以往蕴藏在家庭伙伴关系中的彼此照顾、宽容忍让、同情、关心以及兄姐对弟妹的责任感因素在今天的青少年同辈群体交往中已较难获得。
同辈群体间的交往时间比以往相对较少
一方面是由于缺乏家庭伙伴,另一方面是由于当前青少年面对家长教师越来越多的期望要求及由此而来的各种课业负担,加上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家庭居住环境、生活条件、生活方式、生活节奏的变化,使得青少年伙伴相互自由交往的时间越来越少。
群体成员之间交往的方式上转向多样化
以往的青少年群体交往大多以面对面的直接交往方式进行的,交流的对象相对稳定,但由于现代通讯工具的发展,使现代青少年之间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展开交流。如电话沟通成为相互交往的重要形式(为此出现越来越多的煲电话粥现象),还有通过互联网交友(这不仅是一种交往方式的改变,也使当今青少年的交往范围得到大大拓宽,交流的内容更随意,还能进入成人世界)。
积极影响
同辈群体环境对青少年成长发展的积极影响
同辈群体对青少年的成长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美国
社会心理学家M·米德甚至认为:“在现代社会中同辈群体的影响甚至大到改变传统的文化传递方式的地步。”同辈群体对青少年成长发展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积极的一面表现在:
满足情感交流的需求
满足青少年的情感交流的需求和促进情感的发展成熟。
同辈群体间相互的理解与支持、关心与尊重,可满足青少年交往的需要、归属的需要及尊重的需要,从而避免了这些正常需要得不到满足而带来的消极不良的情感,从而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另外,同辈群体是一种特殊的情绪接触形式.意识到自己是哪一个团体的成员,体验到
团队精神和同伴间的相互帮助,不仅有助于青少年脱离成年人而自立,而且会使他产生极为重要的情绪安定感。青少年能否得到同伴,同学的尊重和爱戴,对他的自尊心发育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促进青少年学习和兴趣爱好发展
同辈群体的成员不仅在生活上、感情上相互支持,学习上也互相帮助,互相启发,有时彼此间还开展竞赛,这都有利于他们学习成绩的提高;在兴趣爱好上,共同的兴趣爱好不仅使他们有了更多的共同语言,同时在一起的切磋和探讨也进一步促进了他们兴趣爱好的发展。
是获得生活经验和社会信息的主要来源
与师生间的交往相比,同辈群体成员间的交往更直接、更经常、更亲切,他们无话不谈,彼此从对方获得大量的生活知识经验和社会信息,而这种信息获得的渠道要比从书本上获得来的更直接、随意,留下的印象也更深。因此,同辈群体中获得的信息成为学校教育、书本知识的重要补充。
对生活目标和价值观的影响
生活目标是指通过个人努力与争取可以实现的目标。如有的人想当工程师,有的人想当教授,有的人想成为医生等等。这些目标的核心是一个人的价值观。所以选定生活目标与培养价值观是密不可分的。一般来说,一个人最初生活目标的选定,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家庭的影响,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接触了更多的人和更广阔的社会,家庭的影响便逐渐减弱。到了青少年期,由于同辈群体成员间的频繁交往和相互信任,使他们能自由探讨一些问题,自由交换对问题的看法和意见,更由于心理上、感情上的相容,使他们较容易接受对方的影响。所以到了青少年期,在确立生活目标上及价值观念上,同辈群体的意见逐渐取代了父母的态度。除此之外,同辈群体的成员在其他很多方面都向同伴认同和模仿,行为举止、兴趣爱好、消遣方式,甚至发型、服饰、语言等。在许多情况下,青少年与成人的价值观是有差异的,青少年遵从了师长的教导,常常会遭到同辈群体的拒绝,所以,虽然明知师长的教导不会错,但为了自己适应与同辈群体的环境,不得不积极寻找办法,以期得到同辈群体的认同。如被群体接纳了,他们就会感到极大的满足,感到生存的快乐。对于青少年来说,在同辈群体中他们往往可以得到更多的价值认同,并且他们与群体的相处,代表着他们的未来,因为未来的合作与竞争更多地要发生在他们中间,所以很多情况下,在同辈群体与成人之间,青少年往往更多地看重同辈群体的评价。
培养社会角色、学习行为规范
个体社会化的最后结果,是为社会培养一个符合社会要求的社会成员,使其在社会生活中担当一定的角色,而每个角色都要按社会体系中为他制定的或约定俗成的规范行事。而同辈群体虽然是自发形成的,但每个成员在群体中都有自己特定的角色和地位,甚至还有一个自发形成的核心人物,其他成员自愿接受他的领导。同辈群体也有自己不成文的行为规范,如不准把团体内的事情告诉给师长、对外发生冲突是要团结一致等,谁违反了这些规则,群体就以诸如不准其参加今后的团体活动而给予压力等。由于成员对群体高度的认同感,为了避免受到群体的排斥,他们都能自觉遵守这些规范。而这为他们以后进入社会,能正确认识自己的社会角色,自觉遵守社会的道德规范、法律规范及各种规章制度奠定了基础。
环境适应能力和合作竞争的本领
同辈群体中的相互关系是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每个人都以其适应环境的能力而获得他应有的地位。它使得儿童形成社会相互作用的必要技能,服从共同利益的能力,以及维护自己的权利,将个人利益与共同利益联系起来的能力。如果没有同辈群体的交往,个体便不能培养起成人所必需的交际品质。通过同伴间的交往,群体成员逐步学会了如何与别人沟通与合作,学会了宽容与谅解别人,学会了同情与帮助别人,学会了接受别人的指导与建议。这对他们以后在工作中与别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与别人团结协作是非常重要的。
消极影响
同辈群体环境对青少年成长发展的消极影响
当然,同辈群体对青少年发展的影响并非总是积极的,也可能对青少年产生消极影响,并造成破坏作用,促使青少年逆向成长和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与社会主流文化存在着相悖
青少年群体性质的不同,传递的文化特质也不同。积极型群体往往载荷社会主流文化;中间型群体所承载的主要是同辈群体亚文化,它并非代表社会期望的主流文化;而且群体趋向于提供反权威的支持,引导与众不同的行为方式,甚至反社会行为,如结伴酗酒、抽烟、打架等,使群体的性质向消极型转化,从而其传递的文化也与社会主流文化背道而驰,对青少年成长产生不利影响。有关学者也指出了现代青少年文化异化现象,在价值观方面,他们过分关注自我,缺乏鲜明的是非观念,呈现文化理想主义倾向。这易导致人格扭曲,无法适应社会。?
一定的自卫性和排斥性
一旦群体形成属于自己的小圈子,“圈内人”就会构建出一道无形的屏障将自己与“圈外人”隔离开来。群体的归属感较强,这易使被排斥者产生孤立感,自尊心受损,影响到往后的情感表达,还可能导致在“报复心”驱使下的各种反社会行为。同时,它也不利于群体之间信息交流,抑制情感交流,阻碍社会化过程。 ?
行为规范非正式性
群体内部非制度化的行为规范对成员的控制是非正式性的,随意性较强。
一旦群体内规范与社会行为规范相悖时,群体内强大的无形的制约力会促使青少年屈从于群体行为规范,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特别是由一些常有不良行为表现的青少年组成的同辈群体,他们经常聚集在一起对整个群体的健康成长会带来很大的消极影响,如少数群体内的成员会结伴抽烟、喝酒、打架、整天泡网吧玩游戏,甚至出现偷窃、抢劫、损坏公物等,成为青少年违法犯罪滋生地。另外群体内部的行为规则,也使师长不容易了解掌握青少年的思想和行为的发展动向。
单一的感情纽带
维系同辈群体存在的单一的情感纽带,不具有稳定性,缺乏理性的指导,易导致意气用事。
一旦青少年之间发生冲突,所属群体会凭着“朋友义气”、“有难同当、有福同享”等观念,不加思考地帮助群体成员解决各种疑难问题,这不仅不利于群体成员形成正确的行为模式,无助于培养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还易形成反社会行为。若感性因素不加以理性指导,一旦群体内发生矛盾冲突,易导致群体内部分裂,更无益于青少年的社会化。
易导致盲目性
青少年易受群体核心人物的影响,但这种魅力型权威也易导致盲目性。
青少年在思想和行为上追随核心人物,一旦他的言行偏离了正确的轨道,群体成员也会误入歧途,产生各种反社会行为。 另外,同辈群体的活动有时与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争时间,一些青少年过于热衷于同辈群体开展的活动而对学校正常的班集体的活动缺乏热情,从而影响到班集体的正常工作,对班集体的凝聚力产生不利的影响,有时还会引发小群体成员集体逃学现象。?
引导的积极作用
引导同辈群体对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积极作用
对同辈群体,既要认识到它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又要注意研究青少年同辈群体形成的规律,及时地了解青少年中各种同辈群体的类型和性质,以充分引导发挥同辈群体对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积极作用。引导发挥同辈群体对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积极作用,是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责任。?
要重视同辈群体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对青少年同辈群体的交往给予必要的关心、引导。
家长、学校要鼓励支持青少年积极主动地开展必要的同辈群体的交流交往,并积极培养青少年的各种社交技能,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交友意识,学会用批判的态度和敏锐的思考去分析和评价他们涉足其中的伙伴关系给对方带来的好处以及它的发展方向,使之意识到评价友谊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准是看对方能否从友谊关系中得到进步与成长,促进青少年在共同的学习生活中交知己之友,交知心之友,交志同之友,交德高之友,并帮助青少年认识到“江湖义气”、“
拔刀相助”等不健康关系与友谊的真正区别。
区别对待承载不同文化的群体,并通过引导,尽量避免其消极作用。
对于承载着社会主流文化的群体,应鼓励积极,并创造条件发挥它的优势,促进青少年的成长;对于中间型群体,要扬清去浊,促使其不断向积极型群体转化;其中对以情感为纽带的群体,要引导其内部的感性因素向理性因素不断上升,积极向主流文化靠拢,在未向反社会群体转化之前加强防范,做到未雨绸缪。而对于那些传递反文化的破坏型群体,尤其是青少年犯罪团伙,要用法律手段加以制裁,如有悔改之意的,也不应放弃对其的教育、引导和改造,培养其形成
亲社会行为。?
尽量满足青少年的各种合理需要,避免不良群体对青少年的消极影响。
由于青少年的多种需求不能在一些正式群体中得到满足,他们就会另求渠道,在同辈群体中满足自身的需求。经调查,有50%以上的独生子女反映最大的烦恼是孤独、无聊,因而转向同龄人寻求情感支持;有一些青少年因在学校中无法满足发挥自身特长的需要,而自行结成各种团体。因此,需要建立各种积极向上的群体来满足青少年的需求,使青少年的结伴活动处于可控制范围之内,群体对青少年的不利影响也尽可能得到避免。
加强对群体核心人物的重点教育,以此带动对整个群体的影响向积极的一面发展。
群体核心人物的一言一行足以影响到整个群体的性质发生变化,因此,对核心人物应进行重点培植,使之成为学校和班集体的好帮手。对那些消极型群体的核心人物也应以说服、说理的形式加以引导和教育,而不应采取“杀一儆百”的措施,否则会事倍功半,甚至引起群体成员的反抗;相反,一个好的核心人物所起的参照和领导作用,会带动群体成员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实现消极型群体向积极型群体的转变。?
家庭、学校、社会应相互配合、加强沟通,共同引导同辈群体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
家庭要充分利用纵向亲子关系,积极引导子女的参与群体行为,家长与子女要保持良好的交流沟通,以保证彼此间的共同语言及情感的共鸣;一旦遇到问题,家长就可无障碍地凭借累积多年的经验进行理性指导,避免亲子间的冲突。学校教育直接服务于青少年的社会化,积极引导青少年群体行为也是责无旁贷。学校承传着社会主流文化,应通过加强德育,向青少年传递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培养他们的交友技能,形成各种亲社会行为,从而促使青少年的结伴行为向着健康方向发展。而且青少年从群体中感染的不良习气也易在学校教育的威慑下得到改善。因慑于学校、家庭的威严,青少年在校外、家庭外的结群活动还有赖于社会的教育管理,如对群体中反社会行为的法律制裁,各种业余学校和心理咨询机构的建立,以满足青少年的多层次需要,都离不开社会。另外,社会各方要为青少年开展积极有益的同辈群体交往创造更多的机会与条件,特别是学校和社区,要通过组织各种兴趣小组、社团活动,建设各种青少年学习活动场所,为青少年的成长发展创设良好的环境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