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二子说
宋代苏洵创作的散文
《名二子说》是宋代文学家苏洵创作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说明了苏洵两个儿子苏轼苏辙的不同性格,对他们的一生作了十分准确的预言。表现出苏洵对两个儿子深切的了解,以及伴之而来的希望和担心。文章情致错落起伏,曲折含蓄,短小凝练,富于哲理。
作品原文
名二子说1
轮辐盖轸2,皆有职乎车,而轼独若无所为者3。虽然,去轼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4。天下之车,莫不由辙5,而言车之功者,辙不与焉6。虽然,车仆马毙7,而患亦不及辙,是辙者,善处乎祸福之间也。辙乎,吾知免矣。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白话译文
车轮、车辐、车盖、车轸,在车上都各有职能,而唯独车轼好像是没有用处的。虽然这样,如果去掉轼,那么我们看见的就不是一辆完整的车了。轼啊,我担心的是你不会掩饰自己的内心。天下的路没有不从辙上碾过的,而谈到车子的功劳,辙从来不参与。虽然这样,遇到车翻马死的灾难,祸患也从来波及不到辙。这辙啊,是善于处在祸福之间的。辙啊,我知道你是可以免于灾祸的。
创作背景
庆历六年(1046),苏洵赴京赶考落榜,由此对科举失去了信心,转而把希望寄托在两个儿子身上。第二年(1047)返乡后,苏洵写了一篇寄寓深重的《名二子说》。当时,苏轼十一岁,苏辙八岁。
作品鉴赏
整体赏析
苏洵有子女六人,长子景先和三个女儿均早卒,“唯轼与辙,仅存不亡”(《祭亡妻文》)。此文即论说二子取名轼、辙的原因。文章开头,说车上的各个部位“皆有职乎车”,都是车子不可或缺的部分。只有车轼“若无所为者”,好像没有什么用处。但轼并非真没有用处,它是车子露在外面用作扶手的横木,可扶以远瞻,故苏轼字“子瞻”。车轼的突出特点是露在外面,因此苏洵说:“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苏轼一生豪放不羁,锋芒毕露,确实“不外饰”,结果屡遭贬斥,险致杀身之祸。“辙”是车轮碾过的轨道,更是车外之物,更无职乎车;但车行“莫不由辙”,仍是必不可少的。因它是车外之物,既无车之功,也无翻车之祸,所以说它“处乎祸福之间”。苏辙一生冲和淡泊,深沉不露,在当时激烈的党争中虽遭贬斥,但终能免祸,得以悠闲安度晚年。
这篇文章说明了苏轼兄弟的不同性格,对他们的一生作了十分准确的预言。表现出苏洵对两个儿子深切的了解,以及伴之而来的希望和担心。曾巩在《苏明允哀辞》中称赞苏洵的文章“少或百字,多或千言,其指事析理,引物托喻,侈能尽之约,远能见之近,大能使之微,小能使之著”。这篇仅八十馀字的短文,就充分体现了苏洵散文在“引物托喻”中,远能见近,侈能尽约,小能使著的特点。同时文章虽短,却总不使一平直之笔。句句作转折,在无限婉转之中,传达出无限情思。
名家点评
明·钟伯敬:读此及《奸论》乃知老泉有大识见。(《古文小品咀华》引语)
明·杨慎:字数不多,而婉转折旋,有无限思意,此文字之妙。观此,老泉之所以逆料二子终身,不差毫厘,可谓深知二子矣。(《三苏文范》)
清·王符曾:只从“轼”“辙”二字发论,而长公、次公全身都现。宾主双彰,小品中绝唱也。两“虽然”字极转得好,便觉纸上无限曲折顿挫。(《古文小品咀华》)
清·浦起龙:两片各四折,幅窄神遥。(《古文眉诠》)
作者简介
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考进士未中,乃发愤读书,通六经、百家之说。嘉祐间,携子轼、辙入京师开封,为欧阳修、韩琦所重,荐为秘书省校书郎,以文安县主簿与修《太常因革礼》一百卷,书成而卒。其诗文明畅、雄健,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与二子合称“三苏”。有《嘉祐集》《老泉文钞》。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8-31 01:08
目录
概述
作品原文
注释译文
参考资料